全部

涉老风险提示要重视精准性可及性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2021-05-18

无论是四类表现形式还是三大风险提示,显然是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梳理、提炼的,具有很强的总结性和针对性。不仅提示各地有关部门有效防范养老领域的非法集资,更是提醒广大老年人及其家人认清非法集资活动存在的陷阱,从而避免上当受骗造成双重损失。同时,为了使这些涉老的风险提示能直达老年人群,要重视传达的精准性与可及性。

银保监会网站消息,全国老龄办、公安部、民政部、中国银保监会17日联合发布关于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称,近期,一些机构和企业打着“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存在重大风险隐患。

这不是国家部门第一次就养老领域非法集资发出风险提示。2018年8月20日,民政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养老服务领域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提高老年人防范非法集资能力”。2019年12月3日,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以养老服务名义非法集资、欺诈销售“保健品”的风险提示》指出,请广大老年人和家属提高警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自觉远离非法集资和传销,防止利益受损。如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另外,多地也发布相关风险提示。

应该说,这些风险提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更多老年人遭遇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但相关风险提示发布后,仍有一些机构和企业继续对老年人实施非法集资,仍有不少老年人继续成为受害者。所以,上述四部门再次发布风险提示,内容包括四类表现形式(涵盖“养老服务”“养老项目”“老年产品”“以房养老”),以及提示“高额利息无法兑现”“资金安全无法保障”“养老需求无法满足”。

无论是四类表现形式还是三大风险提示,显然是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梳理、提炼的,具有很强的总结性和针对性。不仅提示各地有关部门有效防范养老领域的非法集资,更是提醒广大老年人及其家人认清非法集资活动存在的陷阱,从而避免上当受骗造成双重损失。

不过,这些涉老的风险提示能否直达老年人群,能否入心、入脑,还需要观察。从之前相关风险提示的效果来看,部分老年人并未看到风险提示,或者对相关风险提示不够重视,所以仍然参与非法集资。同时,由于不少老年人仍缺少风险意识,一些机构和企业继续实施非法集资活动。由此而言,风险提示要重视精准性与可及性。

所谓精准性,即风险提示的对象要力求精准。虽然说很多家庭都有老年人,公众都有必要了解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老年人都有退休金或储蓄,财务是自由的,参与非法集资时子女们往往不知情,自然也无法劝阻。所以,这种风险提示的对象要突出重点,即要对老年人群实施精准的风险提示。

如何才能做到精准?笔者以为,应该根据老年人群的特点,量身定制风险提示方式、提示渠道,使这种风险提示在老年群体中实现可及性。换言之,把官方严肃的风险提示转化成老年人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的语言或图像,并直达老年群体,使风险提示产生真正的效果——让老年人集体对非法集资用脚投票,让非法集资实施者希望落空。

想做到精准性、实现可及性,各地相关部门需根据此次发布的四类表现形式和三大风险提示,结合辖区老年人群的具体特点,采取更细致、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知识普及措施,最好能把正反面典型案例作为这种风险知识普及的生动“教材”。养老领域非法集资活跃的地区,有必要把普及风险提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考核。

另外,相关执法部门、金融机构等,也要真正了解养老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内容,自觉加入防范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大军。这方面,可以借鉴打击电信诈骗的某些经验。比如,凡是对外汇款数额较大的老年人,银行工作人员应该与其充分沟通了解真相,配合警方打击涉老非法集资活动。对涉老非法集资的实施者要依法严惩。(本报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凡留威]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