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穿越千年的佛光儒影————寿圣寺双塔

来源:周道客户端

作者:

2021-06-28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王晨 通讯员 周建山 唐涛

在历史悠久的中原大地,一处处文化遗存、一处处名胜古迹,它们虽然历经黄河泛滥冲刷和无数次的兵灾战火,却依然穿越千年,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向今天的人们传递着历史的讯息。

在周口境内有两座距今千年的古塔,一座在商水,一座在太康,它们都被称为寿圣寺塔,都是六角形楼阁式砖塔,都是始建于宋、重建于明,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么多的相似,想必一定会引发我们很多的好奇:它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风吹雨打,又各自埋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屹立千年的寿圣寺塔


位于商水县郝岗镇(今分为南社村和北社村,寿圣寺塔位于北社村)的寿圣寺塔始建于北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元代毁于兵燹,塔身仅存五级。明正统元年(1436年)在五级塔身上重新修建了上面四级,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进行大修。1998年再次进行大修,2018年又进行局部维修。太康高贤寿圣寺塔也始建于宋代,现存建筑为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在宋代塔基上重建。

周口市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传媒专业委员会委员周建山介绍,这两座古塔历经沧桑,屡遭兵燹及黄泛等自然灾害的侵袭,至今巍然屹立。其建筑艺术价值之高、文化价值之大,实为宋代古塔建筑的珍品。两塔先后于2006年、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水寿圣寺塔,高41.5米,为九级楼阁式砖塔。塔体从底至顶渐收匀称,平面呈正六边形。塔顶用铸铁铸成葫芦形宝顶,给人以挺拔隽秀之感。塔的层檐收放尺寸设计精妙,既保护了塔墙免遭雨雪侵蚀,又使塔体显得庄重肃穆。塔身诸层外壁皆辟有圆券门、破子棂假窗,塔身各角砌出倚柱,檐下密布砖雕斗拱。塔内砌出塔心室和盘旋梯道,可逐层登高至塔顶。塔第一层,南面辟门,门楣上刻“明道二年癸酉岁三月一日丙寅时戊寅日,葬舍利院主。僧□□建□□功德塔”。说明建塔的年代是北宋。塔室为穹窿顶。东南、西南两壁有破子棂盲窗各1个,西壁另辟一拱券门,有踏道可登至第二层塔心室。第二层,南面辟门,东南、西南两壁各砌一盲窗,东壁另辟一门可沿踏道进入第三层。以上诸层大同小异。第四层,塔心室内北墙嵌石雕佛像3尊,两尊盘膝正面像,一尊盘膝背面像。刹柱下端插入塔心室,上端置铁质宝瓶,在不同部位还发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周王千岁千千岁”“大明嘉靖二十八年九月吉日”“河南周府施舍西华小瑶集寿圣寺塔一座”等字样,这些都说明了明代嘉靖年间,又重修了塔身。1998年9月,在维修该塔时,在天宫清理出明代铜佛像3尊,白釉瓷盘1只,白釉黑花瓷碗、白釉褐花瓷碗各1个,刻印大弥陀经1卷。铜佛像高约20厘米,其中一尊有“嘉靖三十一年”字样,这一时期的周王为周敬王朱在铤,这说明嘉靖三十一年周敬王朱在铤为祈福曾将这批器物和经卷,置入了塔顶的铁质宝瓶中。

太康寿圣寺塔,高28.3米,为六角形七级楼阁式砖塔,上有塔刹。塔身第七层为实心,一至六层为空心,但层与层相隔互不相通,在南面辟圭形门,檐下均置砖雕斗拱。塔身南面正墙除第七级外均有真门,每层檐下都饰有砖雕斗拱,塔身共嵌砌石雕佛像211尊、石刻题记14方。  

寿圣寺塔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佛教特有的一种建筑物,用于供奉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等。在公元前1世纪的东汉初期,它随着佛教一起传入中国,随着佛教的本土化,佛塔建筑借鉴吸收了我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和文化内涵,起初是一种宗教文化需要,用来储藏舍利或佛经等,后来扩展到民俗文化需要,用于镇灾辟邪或颂贤扬善,直到近代至今衍生出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周口市考古所副所长唐涛介绍,塔最初就是佛教建筑,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塔就是佛的象征。但中国的塔是人的建筑,它凝聚人的情调,所以对老百姓而言,不仅可以指示方向、距离,而且可以镇邪驱恶,保境安民。总之,塔是一种佛教建筑物,也是一种文化艺术建筑物,但凡历史悠久的文化城镇一般都有古塔,古塔便是这个地方历史文化久远的象征。

从宗教文化方面看,中国是佛教活动中心,建塔是为了供奉佛教经卷、舍利,有顺应民意、强化皇权统治的作用;从民俗文化方面看,每逢年丰节庆等重要日子,信众们都要聚集朝会,古塔就成为镇邪驱恶、颂贤扬善的地方;从军事防御方面看,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周口地处中原腹地,建塔可以瞭望敌情,有料敌制胜的作用;从现在文化旅游方面看,塔是地标性建筑,也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久远的象征,可为当地产业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带动一方经济发展。这就是塔有别于其他建筑的一个独特之处。

把周口两座塔放在历史与文化的背景下来比较,它们也有着不少的相同之处。

周建山说,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是我国古塔发展的高峰时期。唐宋时期古塔的建筑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首先从建筑年代看,两塔都始建于重文轻武的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文化相对发达,佛教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寺院、佛塔等佛教建筑也遍布各地。二是从建筑关系看,都曾是当时著名寺院——寿圣寺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寺毁而塔存,塔也因寺而得名。三是从建筑艺术看,都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这两座塔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地基稳固,结构严谨,颇具匠心。特别是商水寿圣寺塔在同类建筑中,样式别具一格,不仅形体高大,而且施有平座、券门、斗拱、破子棂假窗和刹柱,还有建塔题记等,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四是从佛教艺术看,都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造像艺术水平。商水寿圣寺塔室内嵌砌有3尊石雕佛像,太康寿圣寺塔身镶嵌有211尊石雕佛像,这些佛教艺术造像,庄严慈祥,栩栩如生。五是从佛教发展历程看,对研究佛教文化及其传播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北宋和明代,统治阶级都重视佛教,佛教文化相当兴盛。这两座塔都始建于宋、重建于明,就是这种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对佛教文化在豫东大地的传播,具有实证价值。

寿圣寺塔的建筑艺术

古塔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西汉后期到唐朝初年。第二个历史阶段,从唐朝经两宋至辽金时期。第三个历史阶段,元代经明代到清代。

周口境内的两座寿圣寺塔始建于宋代,而唐宋时期古塔的建筑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塔的总体数量较前代大增,建塔的材料也更为丰富,除木材和砖石外,还使用了铜、铁、琉璃等材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塔的平面从四方形逐渐演变为六角形和八角形。            

就现存唐塔的情况来看,大多还是方形塔。但进入宋以后,六角形、八角形塔很快就取代了方形塔。塔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建筑工匠从长期的造塔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所致。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高层建筑特别是砖石结构的高层建筑,非常容易在地震中受到破坏。古代工匠们从对地震受损情况的观察中,已经认识到了建筑物的锐角部分在地震中因受力集中而容易损坏,但钝角或圆角部分在地震时因受力较为均匀而不易损坏。所以出于使用和坚固两方面的考虑,自然要改变古塔的平面。其次,为适应人们登塔远望的需要,也是古塔发生变化的原因。改为六角形或八角形后,不仅能有效扩大视野,而且有利于减弱风力,其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由于社会风习的变化,唐与宋、辽、金时期的古塔,在审美特征上也有了明显的差异。大致来说,唐时修建的塔一般不尚装饰,唐人追求的主要是简练而明确的线条、稳定而端庄的轮廓、亲切而和谐的节奏,唐塔表现出来的是唐人豪放的个性和气度。而宋人却是追求细腻纤秀、精雕细琢、柔和清丽,所以宋塔的艺术便在装饰、表现、外在等方面开拓新的境界,极力渲染其令人目眩的轮廓变化和颇有俗艳之嫌的形式美。至于与宋对峙的辽和金,则是在唐风宋韵的混合当中,谱写了中国古塔黄金时代里又一辉煌篇章,宗教内在的感染力,是造塔者极力要表现的唯一主题。

周口境内的两座寿圣寺塔都由塔基、塔身、塔顶、塔刹、地宫组成。商水寿圣寺塔塔身各层都辟有门、盲窗、倚柱、斗拱,塔内设穹窿顶塔心室。唐涛介绍说,看过《西游记》里唐僧夜扫宝塔的观众更能感同身受,因为商水寿圣寺塔的内部构造和唐僧夜扫的宝塔基本是一样的,只是有大小之分。

商水寿圣寺塔塔顶置宝瓶塔刹,使塔体得到完美的点缀,给人以挺拔隽秀之感。塔的层檐尺寸收放自然得体,既保护塔墙免受雪雨浸淋,又给塔体以美的装饰,看上去既规整肃穆又不呆板。

用“寿圣”命名是儒释文化的融合与共存

本来是佛教建筑的寺院,被命名为寿圣寺,体现佛家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有机融合。圣是儒家追求和崇尚的人格境界,寿是基于儒家文化背景下的民众的人生期盼。

周建山解释,周口境内的这两座寿圣寺塔之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其依存的寺院,且都是北宋年间建造的。寿圣寺在宋代遍布全国各地,其寺名的使用,可追溯到北宋英宗治平年间,当时英宗皇帝以自己的生日正月初三日设立了“寿圣节”,并以赐额的形式,将当时全国范围内那些规模大、香火旺、佛法严谨的寺院,统一命名或改名为“寿圣寺”。当时全国各地以寿圣为名的寺院达百余所,寿圣寺内所建的佛塔即称为“寿圣寺塔”。今周口境内商水、太康的两座寿圣寺塔,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命名的。

那么什么是“寿圣”呢?寿,《说文》谓之“久也”,意思是年岁长久。圣是指道德高尚、智慧超异。期之以寿,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美好愿望;追求圣明,更是儒家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体现。以“寿圣”命名佛教寺院,并被广为接受,沿用千年,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儒释文化的融合与共存。

从北宋初年到元末,寿圣寺塔一直屹立在中国大地上的角角落落。它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这种独特的寿圣寺文化现象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历史上,因为战争频繁、社会动乱,当时的人们时常受到死亡的威胁,身心痛苦,需要寻找精神寄托,于是佛寺和佛塔就成为人们祈福免灾的场所。

寿圣寺塔自建成以后,一直是宋明以来人们的精神寄托,同时也成为一方历史变迁的文化记忆,成为地方的文化性地标。尽管这些宗教建筑历经风雨,所剩不多,风光不再,但它们都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与其所在的城市融为一体,相互依存、相互映衬,成为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所以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它们理应得到必要的保护,以尊重历史、传承文化。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自北宋开始,延续了近三百年,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百余座寿圣寺,香火缭绕,梵音袅袅,信众如云,一番多么虔诚的景象,而历史风吹雨打过后,如今只有十多处寿圣寺塔,还在昭示着当年的“寿圣”盛况。

寺院尽毁而塔犹存 见证古代匠人的智慧之光

寺毁僧去,铁钟落地,屹立千年的宋代古塔见证了太多周口大地的风霜雨雪与战火纷争。如今适逢盛世,又该是它焕发新颜的时候了。

而周口的两座寿圣寺塔能够保存至今,一是由于砖石材料建成,既不易着火,也不容易朽腐,同时建筑结构严谨,符合力学原理。二是古塔主要用来供奉、埋藏佛教圣物,人们心存敬畏、禁忌,不敢或不愿拆作他用。三是已成为地标性建筑,是一个地方历史久远的象征,可以提振地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因此得到人们的维护。于是,千年之下,莽原之上,周口境内的两座寿圣寺塔默默而顽强地向世间昭示着“寿圣”的祈盼。

寺毁有多种原因,或是自然灾害,如黄水泛滥、地震、雷击等。或是战争频繁、社会动乱,造成焚毁、破坏等。或是长期失修,自然坍塌。或是人为毁坏,挪作他用而拆除等。

古塔,一般情况下都建有地宫,用于供奉佛教圣物。近些年,考古工作中也多有发现,如陕西法门寺地宫、南京栖霞寺地宫、杭州雷峰塔地宫等。按照常理推断,周口的两座寿圣寺塔,也应该有地宫,但经过明代或重修或复建,是否还保留有原来的地宫或者地宫内供奉的佛教圣物,目前没有进行科学调查,还不得而知。历史上重修的古塔,主要是为了弘扬佛法,也有些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地宫不受侵扰等。所以,历史现象是复杂的,要具体分析看待。我们相信,随着考古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这两座寿圣寺塔会有更多的秘密得以揭示。

千年古塔,犹有竟时;砖石冰冷,何来德智?两座塔的寿圣是无从保证的。但两座古塔在时光中的投影,则交织着佛的慈悲与儒的仁德,引领我们追寻寿圣的境界。周口寿圣双塔先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有效保护,如今我们有责任把它们保护好、研究好、利用好,让它们传承久远、润泽社会、造福未来。②8

[责任编辑:张鲁莎]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