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千年学府大程书院——书声与思想的穿越

来源:周道客户端

作者:

2021-09-12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王晨 通讯员 李全立 唐 涛 张 璐

坐落在扶沟县城书院街的大程书院,是一座家喻户晓的古书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建筑布局为“四进”院落,以中轴线贯穿前后,左右对称,前后有序,主次分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严谨、庄严、厚重之特点。其青石台阶,朱漆大门,高柱重梁,雕梁画栋,青砖灰瓦,重檐叠脊,砖雕石刻,匾额楹联,古柏参天,营造出了清幽静雅的书院气氛。

在书院徐徐而行,仿若能听到穿越近千年的朗朗书声,他们或侃侃而谈,或凝眉思索,那是思想的碰撞和交流,更是文化的灿烂和传承。

承载读书人人文理想与社会责任的书院

自宋代始,书院就是理学家活动基地和传播、研究中心,书院作为一种与官学并存,并且与官学互为补充的一种教学场所,也为我国古代文化传承与教育制度的完善,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程书院是宋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奠基人程颢在任扶沟知县时创建的,相传“书院”二字系先生亲笔。

程颢和他的弟弟程颐都是著名理学家,因程颢居长,故称“大程”。扶沟人常常感怀程颢的功德,为寄托对程颢高山仰止般的敬仰和思念,相继将程颢创办的书院,称为明道先生祠、明道书院。清乾隆年间改称为大程书院,并一直沿用至今。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又独特的地位,承载读书人的人文理想与社会责任的书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成为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教育机构。

大程书院博物馆原馆长张璐介绍,大程书院是程颢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至元丰三年(1080年)任扶沟知县时创建。现在的书院格局,是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重建而成。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而程颢就是在扶沟的这段时间,完成了一个从研究型学者到思想型学者的转变。

程颢在扶沟为政之余,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在大程书院传道授业解惑。同时完成自身对儒家思想的改造和升华,提出了世界的本源问题,从而形成浓厚的哲学色彩的理学。 比如,大程提出“天者理也”“心者,性也,顺心即是理,无心即天命”“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把孔子、孟子的儒家思想原来解决人与人关系的的社会学意味上升为更为鲜明的哲学意味。

大程认为,人的认识和世界上的真理都是由一个人的内心独立完成的,“理”是可以脱离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并由它生成和主宰万物。这为儒学确立了“理”本体,他汲取了儒释道各家精华,构筑起宋代理学完整而严密的自然观、认识论、人性论的思想体系,这是他们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由此,我们也可以认定,大程书院是中国儒家思想形成更强的思想统治力的重要场所 ,也进一步成就了宋代理学。

程颢字伯淳,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卒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世称明道先生;他和他的弟弟程颐阐发儒经义理,继承往圣绝学,开启前贤未发,使儒学思想进一步哲学化或者说是进一步社会化,奠定了宋代理学基础,影响中国历史近千年。而程颢手创的大程书院,集讲学、藏书、祭祀、考试功能为一体,是程朱理学的重要发源地和传播地,在我国思想史、哲学史、教育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建筑风格质朴、选址考究的大程书院

大程书院从北宋建院开始,历经宋、元、明、清四朝,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现书院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坐北朝南,分两进院落,从南至北由大门、龙门、东西文场、立雪讲堂等依次布局于中轴线上。院中保存清代石刻6通,房屋81间,面积1328平方米,房间布局严谨,层次分明,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大程书院有大量的学田为维持书院的日常生活。“学田”也称为“院田”,是书院的经济基础。自北宋开始二程讲学以来,在大程书院讲学、读书的师生一直靠院田维持生活。专心教学的老师和认真读书的学生不可能去种田,这些学田都租给当地的农民,按照一定的数额收取地租。

书院主体建筑立雪讲堂,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师长讲学授业的场所。它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十架椽,单檐硬山式,筒板瓦屋面,民式脊饰,建筑前面设有月台,月台前设青石踏步。整个书院建筑,工艺古朴,结构严谨,砖雕精美,是研究河南建筑地方手法及书院建筑形制特点的重要范本。

大程书院的整体建筑风格十分质朴、清雅。这与大程书院的功能有关,也与程朱理学的文化内涵是深度契合的。首先,书院的功能是用来读书的,需要一个端正质朴的环境氛围,建筑风格也要能体现这一点。其次,大程书院是传播大程理学思想的,而源于孔孟之道和当世关学,濂学之上的大程理学,更注重经世致用,更具有朴实无华的特点,也会体现在建筑风格上。

程颢理学思想的质朴也决定了大程书院的简朴。大程书院建筑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中轴对称,布局严谨,书院中轴线上的建筑层次分明,两侧建筑对称布局错落有致。具有官方建筑特征,又有明显的地方风格。二是试院功能突出。讲堂两侧分布着两排考棚,是当时供莘莘学子科举考试的地方。大程书院兼具了读书、考试两种功能,这在其他书院也是不多见的。

受古代文化传统中以山水比德和隐士文化的影响,中国书院往往都是坐落在自然环境优美和文化积淀浓厚之地,总体布局上也彰显着建造者的理想追求。

而历代书院对于选址都极为讲究,大程书院的选址既和程颢的任职有关,也和地处中原腹地的扶沟的资源禀赋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虽然扶沟不依山,但傍水的扶沟一马平川,沃野千里。建筑布局为“四进”院落,以中轴线贯穿前后,所有建筑左右对称,前后有序,主次分明,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严谨、庄严、厚重的鲜明特点,也契合了书院独有的清雅肃穆风格。

大程书院与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的异同

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和睢阳书院(也叫应天书院)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中国古代四大书院的确立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这几个书院都与当时的政治、名臣硕儒及其社会影响力有很大的关系。

——共同特征

书院建筑的布局特征,都是按照轴线方式布局,最常见的是向纵深方向发展的纵轴线,有的时候还有垂直于中轴线方向的横轴线。一条纵轴线上的一组建筑叫作一路,有两条轴线并列就是两路。例如岳麓书院建筑群就由书院和文庙并列两条轴线构成。

其次就是书院一般以讲堂为中心。讲堂的前方有比较开阔的庭院,这是书院的主庭院。庭院两旁成排的斋舍,是学生住宿、自修的地方。书院的藏书楼一般都是在书院的后部,最后面最安静的地方。书院里山长和教师的住宅,一般是在书院中轴线上主体建筑的旁边靠后的位置,也是在比较偏僻安静的地方。

还有就是都有名师硕儒讲学其间。就是说书院之大在于有大师传道,是影响之广、声势之大的代指。

——不同之处

大程书院位于县城中心,因而规模较小,简约质朴的书院建筑与二程浩瀚深邃的思想交相辉映。还有就是它的东、西文场,也就是考棚的出现,比较特别。

校士馆,民间称考棚,是封建科举制童试之地。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是读书士子的晋升之始。应试者不论年龄大小统称童生。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绵延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科举制度的出现,打破了入仕做官的社会阶层藩篱,给中下层人士提供了通过公平竞争、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在千余年的历史中,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了无数的优秀人才。

随着科举制度的终结,全国的书院改制为大中小学堂。以大程书院为例,在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大程书院为“县立小学堂”,书院完成了它的华丽转身,汇入了现代教育的洪流之中。这件事情当时还专门立“邑侯田公创建小学堂碑记”碑记载了下来。由此可见,书院与科举的关系十分密切,基本与科举相始终。两者结下了不解之缘,相互依存而兴衰与共。

很多地方的考棚都已不复存在,而扶沟大程书院依然保存还如此完好,为研究科举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可以说是研究科举制度的很好的实物标本。

考棚在大程书院非常引人注目。明清乡试、会试均有三场考试,考生一场考试就要在号舍里连续待上三天两晚,三场考试下来就是九天六晚。每间号舍三面有墙,内墙离地半米左右,砌有上下两道砖槽,上置木板,板可抽动。白天,下层木板当座位,上层木板可作几案写作;夜晚,抽出上板与下板相拼接,便成了一张简易的床榻,供考生蜷曲而眠。考试三日,考生吃住均在号舍之内,直到交卷才可以离开。

集讲学、藏书、供祭于一身的大程书院

古代的书院既是一个讲学的地方,又是可以藏书、供祭的地方。

走过大程书院的大门是“龙门”,龙门面阔三间,作中柱造,三间一门,前后出廊。龙门与大门风格相似,面阔三间,两侧各有耳房4间,由掖门通向东西耳房,各成小院,清静幽然。

越过龙门,东西两侧即是青砖灰瓦的柱廊式建筑——文场,东、西文场,每侧两排,每排面阔13间,均为单檐硬山,灰布瓦覆顶。是目前国内保留最为完好的古代科举考场之一。文场边的两株古松,高大挺拔,是当年重建书院的县令缪应缙亲手所栽。

穿过文场,迎面为程颢塑像。程颢塑像之后就是书院主体建筑立雪讲堂,是师长讲学授业的场所,是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讲堂大门上方悬挂著名书法家吴三大题写匾额“立雪讲堂”四个大字,大门两侧还悬挂楹联“立雪见精诚,树尊师以令范;设堂明理性,遗重教之高风”一副。

在大程书院,书院的功能在清代之前都是比较齐备的,在讲堂月台前既可以露天讲学,也可以利用考棚进行讲学、供士子读书学习。藏书楼也是书院建筑必不可少的配置,用于收藏儒家的各种经典图书,原来位于讲堂后,可惜后来毁掉了。至于书院的祭祀功能,在其西侧有明道先生祠,祠内有豫国公(程颐)祠、程台(纪念程颢的高台建筑)。还有空同(李梦阳)祠,有祭祀之功能。

书声已远而思想永存

千百年来,扶沟人才辈出,既有李梦阳这样的朝廷大员、诗文大家,也有吉鸿昌这样的民族英雄。这和程颢在此兴学,与扶沟尊师重教的传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程门立雪的故事发生地虽然不在扶沟,故事的主人翁也不是程颢。但是“立雪”的尊师重道精神感人肺腑,值得我们弘扬和传承。

“程门立雪”故事发生在北宋,也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杨时与游酢也不负众望,通过刻苦学习,各自成为一代理学宗师。这个故事中的杨时、游酢和吕大临、谢良佑被誉为程门四先生,都曾在扶沟大程书院学习研究理学。其中吕大临,不仅是北宋时著名学问大家,还是“考古”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

程颢在扶沟治政5年,时光短暂。但其对于扶沟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是对民众文化性格的影响。扶沟人民不尚浮华、朴实重干、勤劳敬业的人格特性,都蕴含着二程理学思想的色彩。其次是对扶沟教育影响深远。直到今天扶沟尊师重道之风依然兴盛,教育水平仍然比较高。可以说宋代以来至今,扶沟重视教育与程颢创办书院、重视教化是密不可分的。

书院内“学田膏火记”碑,记述了清嘉庆十六年至二十一年(1811-1816)时任扶沟知县江心筠重视教育,捐俸助校,广置学田,作为维持书院运行等费用的事迹。

“大程书院续捐学田记”碑,刻立于清光绪十一年,记述了知县孟县璋任内,有意复兴大程书院,规划初定,扶沟百姓闻风兴起捐钱捐地义举,使书院经费宽裕,士气兴奋,文风丕振。

繁花万树,代谢有时;梁园虽好,终是过客。如今书院已经沉寂杳寮,书声不再,回望大程书院,它对扶沟产生的影响绵绵不绝。

二程去后,不复二程。他们身上传递出的那种不断探索、求实、创新的求知精神和学者的家国社稷意识,还有那充盈于荒寒长空中的立雪情怀,至今还常常给我们以启迪,历久弥新。而大程书院,则寄托了历代文人对于文化思想的追求,永远驻留在这方土地上。当教育回归教育,文化回归文化,书院就呈现了它最原本的样子。大程书院这样一处清雅肃穆之地,一定会根植于莘莘学子心中,默默无声地发挥着它独特的精神文化作用。②6

清代大程书院原貌图

大程书院外景

程颢塑像与立雪讲堂

清代“大程书院续捐学田记”碑

清代“学田膏火记”碑

[责任编辑:王笑含]

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周口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