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医共体提升胡集院区医疗服务能力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徐松通讯员 闫灵灵
医共体成立以来,郸城县第二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胡集院区在集团总医院县中医院的带领下,深入贯彻医共体理念,认真落实医共体各项决策部署,内抓管理、外树形象,通过优质资源共享与下沉,三年的医共体建设,胡集院区逐步实现医共体内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疫情防控能力。规范设置了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预防接种门诊,壮大了核酸检测队伍,集团总医院医政、院感、检验、护理、医改办等科室主任多次为胡集院区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指导,核酸采集人员从原来的7名到现在的91名,从原来单日采集1000人次到现在的单日采集最高4万人次,大大增强了核酸采集能力。挂职护理控感副院长李赛男多次为全乡医务人员培训考试疫情防控知识和核酸采集,手把手地教,一个一个地过,在这91名医务人员中上有60多岁的医生,下有不到20岁的护士,面对疫情胡集院区全体医务人员全员上阵。5月4日以来,已采集核酸31万人次,结果均为阴性。
中医药服务能力。胡集院区中医馆成立于2018年12月份,建筑面积2198.91平方米,设有中医全科门诊科室两个,理疗室两个,床位50张。拥有副主任中医师3名、硕士研究生2名,主治中医师1名、执业医师1名、住院医师2名、康复治疗师6名、护士18人。开展中医项目26项,中医药服务人次已经达到17万余人次,2021年通过“河南省示范中医馆”验收。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卫生院每天煎制1000多副预防中药汤剂,免费赠送给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乡村干部、乡村医生、执勤卡点人员、教师、敬老院职工等。
综合服务能力。胡集院区基础设施、医疗水平相对薄弱,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加入医共体以来,像一针强心剂给了胡集院区新的生命。在集团总医院县中医院的帮扶带下,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员技术的配备,全面提升了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及医疗服务质量。在县级专家的指导下,强化医防融合思路,成立了流动健康服务小组,由集团下派的硕士研究生、胡集院区副院长孙军担任组长,依托医共体优质资源,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切入点,将活动开展与家庭医生签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服务能力提升等日常重点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远程专家会诊,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胡集乡距县城较近,下辖25个行政村,人口密度大,特别是这次突发的疫情,居家隔离人员多,疫情防控任务繁重,单日采集核酸最高就达43823人次,为全面打赢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胡集院区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基层医疗服务团队,为全乡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县人大代表、第二医疗健康服务集团胡集院区党支部书记、院长张永红说。③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