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结束,专家开出心理疏导良方
周口日报·周道客户端记者 王珂
一年一度的中招考试结束,考生的压力瞬间得到释放,家长也从辛苦的陪考中华丽转身。近日,记者从几家医疗机构得知,考后心理问题也接踵而至,在不少考生身上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考试结束后,考生们可能会出现哪些心理问题呢?我们该如何调整?就职于周口六院的青少年心理与精神障碍专家魏海燕为学子们开出了心理疏导良方。
据了解,考后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以下几种:
放纵型心理。部分学生认为考试结束意味着苦日子熬到头了,不用早起,不用做题等等,感觉特别放松,就想把以前没时间做的都补回来。如:与老师同学聚会,睡懒觉,看视频,上网玩游戏等,养成晚睡晚起,昼夜颠倒的不良习惯。
焦虑型心理。其实考后焦虑型心理也比较常见,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患得患失的状况,有一些考生对自己的期待值比较高,由于不确定性而变得焦虑。这种焦虑对于有些考生,还会持续加重,如由焦虑到失眠,再从失眠到抑郁等。
抑郁型心理。中招考试结束后,有一部分考生仍无法从紧张焦虑的情绪中走出,表现为吃不好、睡不好,情绪低落,不愿与亲朋接触。
迷茫型心理。很多同学觉得考试结束后就可以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了。但是考试结束在家几天之后,却发现每天没有事情可做,心里空空的,百无聊赖,一下子就失去了目标。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调整呢?
作为学生,一要注意休息。考生经历了考前的思想焦虑和心理疲劳,又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的压力,精神高度紧张、疲惫,这个阶段要多补觉、多休息。二要合理安排娱乐时间。考生可以制定一个活动计划,循序渐进地增加娱乐项目,合理安排娱乐时间,丰富活动内容,如听音乐、运动、玩游戏、看书等。三要表达感受,释放情绪。考试已经结束,对此已经无力挽回。可以尝试改变情绪的感受,难过时可以找父母或者朋友倾诉,释放自己的情绪。四要学会接纳,勇敢做自己。 接纳自己的努力,停止自责,及时肯定自己的努力,不管考成什么样,我们都在整个初三期间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们都应该感谢自己曾经付出的努力,然后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并告诉自己我是最棒的!
中考结束,大部分家长会很焦虑,尤其是成绩出来之前。这时,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及时了解报考高中学校的信息和对新生的要求,做好初高学段的衔接准备,尊重孩子的意愿,做好孩子最坚实的后盾。作为家长,要营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既然成绩已成定局,考好考坏都不要再埋怨孩子;要引导孩子规划未来的人生,家长和孩子可以充分交流、探讨。
分数出来后,对于考得好的学生,要多鼓励,一定要肯定他的“努力”;对于正常发挥的学生,家长同样要多鼓励、多肯定孩子做得好的方面,肯定时要注意具体、真实、真诚,家长可以对孩子提出较高要求,但同时也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对于没考好的学生,其实这个时候,孩子一定是最难过的人,所以家长要先安慰,允许孩子释放情绪,要帮助孩子正视现实,家长也一定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免对孩子造成误会,更加难过。
最后,该院表示,这届孩子们很难,遇到了三年疫情,经历了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家长要放平心态,坦然接受,允许孩子放松一下,把积压的情绪释放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