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智慧司法——西华县人民法院正义审判“不掉线”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永团 通讯员 容静 孙云云
疫情防控期间,网上开庭已成为西华县人民法院常态。2022年元月至11月底,西华法院网上立案5747件,网上立案率98.88%,网上开庭1248件,电子送达32074次,电子送达率98.84%,网上保全33件,网上保全率91.67%,诉前网上调解成功1976件,调解成功率52.58%;结案9383件,其中审判结案6531件,执行结案2852件,结案率92.9%。
“对于在线诉讼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如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联系我。”书记员卫玉昊在指导当事人如何进行网上开庭后说道。
“被告人能听见我的声音吗?”
“可以听清。”
“好,现在开庭……”
11月24日9时,一起催收非法债务罪案件在西华县人民法院5G智慧法庭开庭。被告人陈某、葛某某等十人分处多地,通过智慧庭审平台连线开庭。庭审中,在法官王俊武的主持下,控辩双方就案件争议焦点展开举证、质证,并发表意见,整个庭审过程,声音清晰,画面流畅,程序规范,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了“隔空”庭审,十名被告人均自愿认罪认罚,法庭将择日宣判。
“第一次参加网上庭审,很方便,画面和声音都很清楚,而且也避免了人员聚集,降低了疫情传染的风险,保证了大家的健康安全。”参加完网络庭审的被告人陈某说道。
当事人能感受到网上开庭的便捷、高效,主要得益于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广泛运用。近年来,西华法院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利用5G网络、数据中心、大数据等新技术,建设了5G庭审系统,实现了超高清、无时延的网络庭审,可提供在线证据提交、证据交换、询问、调解、庭前会议等多用途、多场景、全流程的诉讼服务。
据了解,利用微信办案是西华法院适应新形势下案件审理的新要求,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实践办案方式的一种新途径,缩短了案件办理时限,审判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依托移动微法院等智慧平台,集中办理案件信息查询、法律文书查收等事项,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网上保全系统作用,基本实现网上立案、网上裁定、在线担保。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统一送达平台的数据查询、电子送达、邮政送达等功能,实现一键查询、一键送达。当事人通过微信小程序等4种渠道接收查看案件承办法官发送的诉讼活动通知、电子送达文书等,极大缩短了法律文书的送达时间。“互联网+执行”模式,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对执行行动远程指挥、实时调度,实现政法综治平台协助查人机制常态化运行,以科技引擎助推破解执行难。
此外,西华法院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所有案件的立案、分案、审理、结案、归档、上诉等阶段建立网上监控节点,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的情况。通过审判流程办案系统查询、统计功能,对比历史审判数据,分析审判运行规律和态势,预测审判工作目标,为科学决策提供精准服务。西华法院通过信息技术与诉讼服务深度融合,不断促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让人民群众享受信息时代的司法红利。①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