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访市人大代表、淮阳区长 王献超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张华伟
“政府工作报告紧扣了中国式现代化周口绚丽篇章的目标和任务,紧扣了新时代民生需求、百姓意愿、群众期盼,是一个站位高远、求真务实的好报告,也是一个鼓舞人心、提振信心的好报告。”市人大代表、淮阳区长王献超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王献超说,他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争当践行会议精神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为实现“两个确保”贡献淮阳智慧和力量。他们将主要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锲而不舍推进更大力度招商引资。实施系统、定向、精准招商,盯紧塑料制品、装备制造重点区域、龙头企业,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供应链堵点断点,深化“五职领导”带头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协会招商、商会招商、驻点招商。
二是锲而不舍推进更快速度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工作理念,全力破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力争2023年210个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353亿元以上。以落实工业项目“五个五”工作机制为抓手,推动特鑫智能装备、通源管业(二期)、鸿辉科技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投产达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源头活水”。
三是锲而不舍推进更加强劲创新驱动。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四化改造”,支持河南联塑、银丰塑料等企业实施智能化场景应用,推动龙翔电气、中玻玻璃、瑞能服帽等工业企业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启动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面支持河南银丰与郑州大学共建河南省高分子功能性材料产业研究院、河南联塑与郑州大学共建工程管道研究实验室。
四是锲而不舍推进更广范围的文旅融合。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加快推进太昊伏羲文化博物馆、平粮台古城遗址博物馆、时庄遗址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建设,着力打造博物馆群。积极创新龙湖沉浸式夜游新模式,举办好2023年朝祖会暨第十三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第二届周口荷花节等节庆活动。持续打造28公里的沙颍河生态旅游型功能区,把沙颍河建成经济河、生态河、幸福河、文化河。
五是锲而不舍推进更高品质城市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高质高效推进城市建设项目,打造有品位、有特色、有底蕴的精品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六是锲而不舍推进更加协调的乡村振兴。完成以“智慧良田”为目标的1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确保全年粮食产量在20亿斤以上。打造四通、新站区域副中心城镇,加快建设安岭教育用品、刘振屯板材加工产业园,全力推进西红柿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建设,再实施5个乡镇1700余亩的西红柿产业种植基地项目。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引江济淮(淮阳)配套工程建设、“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推动城乡品质同步提升。
七是锲而不舍推进更可持续民生保障。实施“归雁”工程,加快建立返乡创业信息平台,持续壮大返乡经济。加快建设周口市全民技能培训中心,再培育一批职业技能人才。全力推动清风学校等7所中小学幼儿园建设,确保2023年全部投入使用。新改建乡村寄宿制学校30所、幼儿园13所,加快移交9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加快推进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等5个项目建设,新增床位2000张以上。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奥体中心、老年健身活动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健康淮阳”。积极推进区第一康养中心、第三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实施19个乡镇(街道)养老驿站试点建设,争创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