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向“小眼镜”说“不”
晨曦
前段时间,年仅八岁的儿子被检查出双眼不同程度近视,笔者为此忧心忡忡,带孩子进行眼睛复健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反省自己没有尽好家长的责任。
据媒体报道,近年来,近视发病率越来越高,儿童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很多儿童第一次来医院检查时,度数就已经很高,有的孩子三四岁就出现了近视,农村儿童的近视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
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呼吁“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诚然,坚决向“小眼镜”说“不”,坚决打赢这场“光明保卫战”,已然迫在眉睫。
事实上,相关部门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危害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也采取了不少行动。比如教育部多次联合多部门印发文件、召开会议、组织活动,不断夯实综合防控体制机制基础;比如全国各地学校大力落实“双减”政策、课间活动改革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减少“小眼镜”作出努力。
然而,家庭才是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最为关键的一环。遗憾的是,有些家长对此并不上心。当孩子的学习成绩与视力健康发生冲突时,一些家长会下意识选择成绩,让孩子因学习强度太大导致用眼过度,影响视力健康。此外,还有一些家长为了哄孩子,就把电子产品交给孩子任其玩耍,导致孩子过早地戴上眼镜。今年春节家庭聚餐时,看着几个小孩一字排开坐在房间一角玩手机,笔者颇觉触目惊心,显然,家长的杜绝疏忽大意和侥幸心理是“小眼镜”激增的祸首之一。
或许有人认为,孩子近视没什么大不了的,戴上眼镜就好了。殊不知,近视是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疾病,还会带来一系列健康方面的问题。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要把防治近视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杜绝“小眼镜”,让孩子拥有明亮双眸,尽情瞭望未来星空。②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