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如痴如醉写人生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金月全 文/图
笔走龙蛇,妙笔生花。 如痴、如醉、追梦。作为县级媒体记者,采访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级报纸发稿多篇,得到同行和河南省军区领导广泛认可。为新闻而生,爱得痴狂,扶沟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编辑聂海在新闻岗位上已经奋战了29年,大家眼中的他,是一个永远闲不住的人。
厨房电器不知道如何使用,衣服放在哪里问妻子才能找到。遇到新闻题材充满兴奋,稿子不过夜,吃饭时眼睛忽然凝视一个方向就知道他又进入了自己的写作“花果山”,这些,家人已经习以为常。
“扶沟县融媒体‘劳模劳动工匠’专栏、‘学习强国’供稿、河南卫视《中原国防》专题策划采访制作,每天20条左右的稿件编辑任务,随时采访。”“每天得到的都是感动,主要是喜欢,干这么多活也不觉得累,每天都充满挑战,感到很充实。”聂海笑着对记者说。
住牛棚、睡棉花垛,在滴水成冰的寒冷冬夜里跟拍,脚上沾满泥土。在县融媒体《乡村采风》栏目期间,聂海一年中有半年时间是在老百姓家中生活。吃着粗茶淡饭,旁边牛在拉屎;跟随一群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半个月,记录她们把挨家挨户收上来的钱用来建设村里高跷队的事儿;在农家小院倾听107岁老太讲述往事;拍摄专题片动员全县为患白血病的女生捐款。20多年来,聂海骑摩托车采访的路程超过了3万公里。
2020年3月,扶沟县融媒体中心成立。虽然年过半百,但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除编辑好稿件外,还采写了大量作品。2020年疫情期间,聂海在扶沟融媒各个平台宣传防疫科普知识,报道先进典型,配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短视频《隔空拥抱》成为中华儿女抗击疫情的经典镜头。
在2021年抗洪救灾报道中,他扛着摄像机蹚着齐腰深的水采访,坐着木筏在8米深的水面上拍摄,留下《受灾群众含泪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珍贵镜头,他拍的视频被新华社、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采用。2021年7月27日,抗洪抢险的关键时期,早上下起了细雨,心猛一下收紧的聂海20分钟时间写出题为《到大堤上去吧!》的千字文章,发布仅半个小时转载量就超过5000,阅读量达10万+……
2021年聂海配合河南省军区、河南卫视《中原国防》栏目采访“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一等功臣孙江涛,与省军区建立了紧密联系。紧接着,配合省军区采访参加过战斗的离休老干部20多人,孙志明、翟边等老英雄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九死一生,见证了上甘岭战役的惨烈、黄继光的英勇,看着身边战友一个一个倒下仍勇敢冲锋。每次采访,聂海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制作的专题目前已经在河南卫视播出12期。“我要把采访的感动事迹整理出来,义务到学校演讲,让学生知道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真理。”聂海说。
2022年7月,聂海跟随省军区领导到西藏日喀则军分区采访边防战士余振孺。在海拔4800米的巡逻路上,聂海气喘吁吁,体力耗尽,却见证到了边防军人的坚守与忠诚。“他们那真诚的笑容是最美的。很多战士要转业了,30多岁了还在哭,营区的每一块石头我们都摸过啊!营区的野花哪一天开我们都知道。”聂海采写的文章先后在《解放军报》《河南日报》发表,《中国村庄杂志》发表了他1万多字的文章,《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他2000字的文章,这些对于广播电视编辑出身的聂海都是挑战。
聂海向书本学,向媒体的老师学,向身边同事学,他笃信,三人行,必有我师。他采写全国劳动模范徐秋萍、“桐丘大工匠”温娇霞的文章相继在《河南日报》《河南工人日报》《周口日报》发表。2022年他写的反映劳模劳动工匠的新闻稿件在《河南日报》刊发2篇、《周口日报》刊发3篇、“学习强国"河南平台刊发5篇、全国平台刊发1篇。
多篇作品获河南省新闻奖,成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周口市优秀供稿员,两次被评为市优秀新闻工作者,2023年周口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荣誉的背后,是他对新闻事业、对生活的无限热爱。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