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沟:传统文化润童心
周口日报全媒体记者 金月全 通讯员杜桂云 颜燊
“玉洱银苍远万里,白山黑水任奔流。何时尽除倭寇去,佩剑铿锵渡九州……”5月25日,伴随着抑扬顿挫的经典词文《松花江上 抗联英雄》的诵读之声,由中共扶沟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团县委、县新闻出版局主办,县教体局、新华书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承办的2023年“典籍里的中国·书香扶沟”经典诵读展演在扶沟县大程文化广场拉开序幕。
活动现场,配乐朗诵《木兰辞》、直接式朗诵《沁园春·长沙》、团体式诵读《满江红》……14个节目形式多样,精彩纷呈,时而铿锵有力,时而轻柔绵长,时而庄重肃穆,时而慷慨激昂,掀起了一阵又一阵高潮,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声觉与视觉的盛宴。
“我们以诵读展演为载体,诠释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亲近中华经典,推动全社会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扶沟县语委办负责人杜香梅说。
活动现场,该县志愿者向未成年人发放了绿书签,鼓励他们绿色阅读,汲取知识养分,涵养进取品格,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健康茁壮成长。
“参加这次经典诵读活动,我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扶沟县红卫小学学生刘晨曦满脸自豪地说,“岳飞精神让我对祖国有了更深厚的感情,我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塑造自己,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少年。”
近年来,扶沟县始终把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戏曲、书法、武术、民族乐器等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课本,常态化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传承红色基因”“非遗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强化在日常学科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注重实践体验环节,抓好德育课程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心。今年以来,该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286场,受众达9万余人,营造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有效帮助了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进一步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巨大热情。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将始终突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持续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弘扬传承千年文明,守住中华传统文化的根与魂,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扶沟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高红梅表示。③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