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6日
第06版:专题 PDF版

2019年第二季度“周口好人”评选结果揭晓

高玉荣

马常伟

张天保

朱荣伶

赵祚东

王新华

李红霞

刘丽

张孟婷

马湘娟

2019年7月22日,周口市文明办组织“季评周口好人”评审委员会成员进行了第二季度“周口好人”评选。根据《周口日报》《周口晚报》、中华龙都网、周口广播电视台、周口网等市级主流媒体第二季度报道和各县市区文明办上报的各类好人好事,按照群众公认、事迹突出、社会影响面广的原则,公平公正地从20位(含群体)候选人中评选出10人,他们分别是:助人为乐类2人,高玉荣、马常伟;见义勇为类1人,张天保;诚实守信类2人,朱荣伶、赵祚东;敬业奉献类2人,马湘娟、王新华;孝老爱亲类3人,李红霞、刘丽、张孟婷。

现将他们的事迹简介刊登如下,请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结合我市开展的“五城联创”“六村共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组织学习先进道德典型的感人事迹,持续推进道德周口建设,在全市营造向上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社会氛围,为周口决胜全面小康、实现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丰润道德滋养。

第二季度“周口好人”事迹简介

□ 助人为乐类

A1 高玉荣,女,38岁,项城二中教师,阳光爱心公益团队发起人。从教20年来,高玉荣爱岗敬业,创新教学方法,获得周口市教师基本功大赛第一名,先后被评为项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周口市优秀班主任、项城市三八红旗手、项城市十佳巾帼志愿者等。多年来,她热心公益事业,创立了阳光爱心公益团队,通过自己捐款、社会筹款等多种途径,为贫困家庭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援助,并借助微信平台建立阳光爱心公益群,定期组织队员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公益活动和妇联举办的巾帼志愿者活动,从关爱敬老院老人,延伸到关爱留守儿童、孤儿。几年来,阳光爱心公益团队组织活动80多次,累计捐款8万余元,捐物折合人民币5万余元。其事迹多次被《周口日报》、项城电视台报道。

A2 马常伟,男,回族,41岁,太康县城关镇居民,太康县豫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太康县第九届“十行百星”。马常伟关注民生、扶危济困,资助贫困学生、关爱孤寡老人,4年来,向社会捐助公益款60多万元。2017年1月,他为太康县符草楼镇皇王村白血病患者王坤送去3000元救命钱;3月,他为扶沟县患胰腺癌男子杨松林送去13000余元;8月31日,他了解到清集镇黄口村26岁的陈先生身患尿毒症,冒雨为其送去5000元钱;12月下旬的一个深夜,太康新天地小区居民孙先生因饮酒过量跑到楼顶跳楼轻生,马常伟不顾危险,一个猛扑抓住男子胳膊,奋力将其救下。除此之外,从2016年起,他每年都拿出1万多元,为太康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购买棉鞋、棉衣等,让孩子们温暖过冬,被群众称赞为当代“活雷锋”。

□ 见义勇为类

B1 张天保,男,56岁,太康县城关回族镇大梁社区居民,现任太康县新天地小区保安。2019年4月20日晚,张天保所在的新天地小区1号楼2单元4楼一房屋突燃大火,一醉酒男子和一名女子被困屋内,生命危在旦夕。张天保顾不上危险,一口气冲上4楼,冒死冲进屋内。由于受到惊吓,被困女子已不能站立,躺在地上的醉酒男子任凭张天保怎么呼喊就是不肯出屋。屋内大火越来越旺,张天保使出全身力气,把两人拖到了屋外。救出两人后,他累得瘫倒在地。事后,被救男子带着礼品和现金多次上门向他道谢,均被张天保婉言谢绝。张天保是一个心脏病患者,双腿还曾做过手术,其奋不顾身英勇救人的壮举被大河客户端、《周口日报》、中华龙都网报道后,一时传为佳话,群众纷纷为他点赞!

□ 诚实守信类

C1朱荣伶,男,47岁,川汇区综治办巡防队队员。9年来,他坚持无偿献血,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朱荣伶每次献血前,都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保证休息好、不喝酒、不抽烟,从而确保血液的合格率。自2012年12月7日首次献血以来,他无偿献血180次,单采血小板178个治疗单位,全血两次共800ml。在全市无偿献血人员中排名前20位。2019年3月的一天,朱荣伶正在上班,接到市中心血站的紧急求助电话,告知急需B型血血小板。他二话没说,向单位请了假,赶到献血屋,捐献了400毫升血。由于献血量大、献血次数多,朱荣伶于2017年荣获国家卫计委、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颁发的“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C2 赵祚东,男,49岁,太康县清集乡赵楼行政村人,太康县龙曲镇中心校教师。2019年5月3日晚10时30分许,太康县居民孙振涛和朋友在饭店吃饭后,不小心将装有万元现金和银行卡、身份证的钱包掉在了路上。钱包被外出接孩子的赵祚东捡到。他连夜查找失主下落,经过多方找寻,了解到失主居住在该县未来华府小区11栋。此时已是深夜,赵祚东通过小区保安找到孙振涛,放下钱包后就匆匆离开了。事后,大河客户端、《周口日报》、中华龙都网、大河网等媒体对赵祚东的义举进行了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群众纷纷为他点赞,称赞他是“活雷锋”。

□ 敬业奉献类

D1 马湘娟,女,40岁,扶沟县韭园镇董村小学教师,1999年,参加教育工作。她秉着对工作的热爱、执着和对学生的高度责任心,严以律己,尽职尽责。近两年,她的公婆相继病重住院,儿子严重脊柱侧弯需要手术治疗,她仍然顶住压力,不辞辛苦,忙完学校忙家里。巨大的生活压力使其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晚上回家做理疗,白天就用手按着腰给学生上课,疼得实在无法忍受了,就趴在床上给学生辅导功课。校长和同事多次劝其请假回家休息治疗,她总是说:“没事,我能坚持,晚上不上课在家治疗就行。”她的行为感动了老师、学生和家长。扶沟电视台、《周口日报》、大河网对她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D2 王新华,男,54岁,参加工作以来,王新华始终在农村基层工作,脚踏实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特别是担任刘振屯乡中片党总支书记、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期间,他心系群众,起早贪黑,走村到户,带领群众创业增收,在淮郸省道公路修筑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淮阳干群一起创造了激人奋进的“淮阳S324精神”,被评为“优秀乡干部”“全县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7月,他被中共淮阳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作为共产党员,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基层干部,他与人为善,为民着想;作为扶贫干将,他勇于担当,辛勤劳作。2018年12月19日,王新华积劳成疾因病去世,终年53岁。《周口日报》及搜狐网、凤凰新闻、中华龙都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他忠诚党的事业、致力脱贫攻坚的感人事迹。

□ 孝老爱亲类

E1 李红霞,女,44岁,西华县箕子台街道城隍庙居委会十组人。1998年,她初嫁入王家时,公公患有阿尔兹海默病,如同十岁孩童,婆婆患有偏瘫不能自理。二老经常住院治疗,为给二老看病,让家庭生活好转一些,她毅然决然支持丈夫外出务工挣钱补贴家用。2013年,外出务工的丈夫突发脑出血,经抢救虽保住了生命,却留下了严重后遗症,成了植物人。她坚持照顾丈夫,每天给丈夫喂饭、擦洗、喂药、按摩,每隔两个小时为其翻一次身。在她的精心照料下,丈夫终于醒了过来,经过长期康复治疗,如今,丈夫已经能慢慢地站起来了。她每天早上5点起床,做好饭后先帮丈夫穿衣洗漱,带他到院子里进行康复锻炼,之后再给婆婆穿衣洗漱,端屎倒尿,打扫房间,收拾妥当后,再喂他们吃饭、吃药,十多年如一日。作为妻子、儿媳,她不畏艰难,勇敢担当,用坚韧和毅力,担起家庭的责任,为婆婆、公公床前尽孝,为子女奉献母爱,帮丈夫撑起一个完整的家。

E2 刘丽,女,32岁,中共党员,周口市园林管理处工程师。2015年,被评为周口市园林管理处先进个人;2018年3月,被评为周口市“三八红旗手”;2018年6月,荣获周口市城市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刘丽勤劳善良,是大家公认的好媳妇。刘丽的婆婆体弱多病,80多岁的姥姥和智力低下的舅舅,全靠她瘦弱的肩膀支撑。2014年初,体弱的婆婆突然晕倒,送到医院已是昏迷状态,医生诊断为急性脑梗,病情严重。刘丽每天晚上睡在婆婆病床旁边的地板上,伺候婆婆喝水、上厕所,帮助婆婆穿衣、洗漱、擦洗。经过半个月精心的照顾,老人脱离了危险,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她用自己的坚毅和刚强,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和孩子,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真谛。

E3 张孟婷,女,9岁,现为郸城县东风乡大树张小学三年级学生。2018年春,张孟婷的父亲在浙江台州打工时,被一辆工程车上的坠物砸中颈椎,经过抢救治疗后,几乎成了植物人。从此,不满十岁的小孟婷就扛起了家里的重担。妈妈生病了,一家五口人的生活起居就靠小孟婷一个人来操持。每天天不亮,小孟婷把做好的饭端给妈妈、妹妹、弟弟,然后一勺一勺地喂爸爸吃饭。等大家都吃完了,小孟婷再吃饭。一有闲暇,小孟婷就给弟弟妹妹讲故事,给爸爸妈妈按肩膀。她用弱小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用自己的辛劳和努力让家里有了欢乐。课堂上,她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带动班里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在学校,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文明之星、爱心少年。

2019-07-26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73825.html 1 2019年第二季度“周口好人”评选结果揭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