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2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气象服务助力农业生产

记者 窦娜

“今天白天到夜里晴天间多云,偏南风转偏东风2到3级,最低气温23℃~25℃,最高气温38℃左右。”“气温偏高,光照适宜,有利于小麦收获、晾晒和储藏。”6月4日一大早,沈丘县种植户杨海洋便收到了气象部门发来的“温馨提醒”。

杨海洋告诉记者,自5月底开始,他的手机上每天都会收到这样的“温馨提醒”,内容涵盖天气趋势、当前农情以及农事参考建议等,为自家的夏收、夏种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温馨提醒”是气象部门在“三夏”期间开展的服务之一,目的是为了及时将气象服务信息发送至农民手中,方便农民及早安排夏收、夏种工作。

农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气象部门的保驾护航。为确保全市粮食安全,市气象局充分发挥气象在水旱等自然灾害防御中的先导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构建智慧化、无缝隙、趋利避害并举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强突发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及时指导农业生产;开展主要农作物气象条件动态监测,实时指导农业病虫害防治;针对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开展专业化的气象服务;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及时发布土壤旱涝信息,根据土壤旱情,适时开展人工增雨;全力做好春播、“三夏”等关键农事季节系列化农业气象服务,做到全程跟踪、全程服务,防范化解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把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发挥好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为全市粮食安全提供了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保障。

建立健全为农服务体系

建立防灾减灾气象监测网。目前,全市共有11个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181个乡镇自动气象观测站,49个土壤水观测站、13个农田小气候自动观测站,组成了我市自动化的综合监测网,为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提供基础支撑。全市168个乡镇均建立了气象信息服务站,通过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可以及时把气象信息传递到农民手中,指导农民根据天气情况安排农业生产,解决了气象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加强部门沟通协作,为更好地开展夏收、夏种气象保障服务。市气象局加强与各涉农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形成气象为农服务的合力。一是与农业、林业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加强农作物、果树关键时期的农用天气预报发布,并提供相应的防御技术和生产建议。二是做好关键农事季节“直通式”气象服务,制订了《周口市春耕春播期气象服务方案》、《周口市气象局“三夏”气象服务工作方案》,并把责任落实到人,开展重要农事季节、特色农业、灾害性天气的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在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等关键农事季节定期开展农田调查,了解农作物生长状况和发育过程,细化、丰富农用天气预报产品,指导农民科学安排农事活动。

气象为农服务成效显著

6月5日,在商水县张庄乡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观测站和电子显示屏正在滚动播放实时观测数据、最新天气预报信息和每日气象服务信息。

“该站能够对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光照、地温、降水量、土壤水分等十几个气象要素进行全天候现场监测。”气象服务技术人员说,现代农业气象服务观测站的建立不仅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工作依据,还让种植户根据天气实况、预报信息等,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减轻或避免了气象灾害损失。

与此同时,市气象局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为农服务科普宣传,统一制作和印发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气象防灾减灾指南》、《气象科普读物》、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明白卡等,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宣传日等大型科普活动,大大提升农民的防灾减灾能力。

开展人工增雨,防旱抗旱。今年以来,我市整体降雨量显著偏少,造成部分地区土壤墒情较差,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市气象局以农户之忧为忧,坚守岗位、密切监测,分别抓住2月14日至15日、2月26日至27日、3月25日至26日、5月7日至8日的天气过程,启动人工增雨作业,有效缓解了我市土壤表层旱情,增加了土壤底墒,对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气象工作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我们将按照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发展智慧气象,加快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提升气象保障服务脱贫攻坚、现代农业生产、农村综合防灾减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市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①6

2020-06-12 记者 窦娜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02544.html 1 气象服务助力农业生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