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4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周口:城建加速度 崛起正当时

记者 彭慧 文/图

城镇化步伐加快,周口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周口,是座怎样的城市?

同样的问题,时间会让答案变得不同。

“一条马路几盏灯,一个喇叭喊全城”,曾是周口城区真实的写照。

2000年周口“撤地设市”。

时间就像一把标尺,丈量着周口20年的城市建设,见证着城市面貌翻天覆地的传奇:从低矮简陋的旧式民房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从狭长拥堵的市井小巷到纵横交错的宽阔大道,从垃圾丛生的坑塘沟渠到碧波荡漾的河湖之美,从臭气熏天的传统旱厕到特色星级环保公厕……如今,连老周口人也很难找到旧城的痕迹。

紧跟“发展”这一时代强音,周口城市建设没有休止符——

撤地设市 迈上新征程

城市的发展是历史变迁的缩影。

2000年,周口撤地设市,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当年中心城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20万。

那时的周口,还是农业味十足的乡村环绕着的一座小城,连绵的麦田包裹着村庄,散布在狭窄泥泞的乡道两侧,邮电大楼、人民商场、凤凰台等标志性建筑,成为老周口人脑海中抹不去的印记。

为加快建设大周口、发展大周口及加速发展和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可行性,周口提出建设发展新周(口)项(城)淮(阳)“大三角”复合型城市和周(口)商(水)一体化的新思路。

2003年始,全市坚持“三头并举”(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方针,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实施中心城市和重点镇带动战略,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优化经济结构为目标,指导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4年,全市第五轮总体规划原则出台,确定城市规模2010年为60万人,2020年为100万人、面积99平方公里的城市规模以及东拓、西控、南联、北伸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一河穿城、两轴拓展、三点互动、四区共荣的城市总体布局结构,确定430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

由于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起步较晚,2000年以前,主要集中在大庆路、交通路、汉阳路、建设路范围内。2000年前,中心城区桥梁有八一路桥、中州路桥、二板桥、大闸路桥4座,2001年后陆续新建了大庆路桥、贾鲁河桥。2000年前集资修建的滨河公园八一路至中州大道段,是中心城区首次建成的开放式公园,2004年在原址重新修建并延伸至汉阳路。

2001年,周口沙南污水处理厂奠基开工。2002年开工建设周口市沙南污水净化中心,日处理污水能力5万吨,2004年,该中心正式通水运行,结束了城市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入河的历史,水污染防治工作迈出重要一步。

2000年,中心城区绿化覆盖面积519公顷,绿化覆盖率28.83%,园林绿地面积393公顷,绿地率21.85%,公共绿地面积3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1.84平方米。

撤地设市以后,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工程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城市品位大大提升。

城市建设 高质量发展 

20年栉风沐雨,20年砥砺奋进,20年破蛹化蝶。

20年来,城市建设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城市骨架得到进一步延展,城市功能愈加完善,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如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含金量高的“国字号”招牌的取得,更是把城市品位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档次,实现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一批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应运而生:周口森林公园、周口植物园、沙颍河公园(一期)、沙河湾湿地公园、100座街头游园……各类城市公园、广场串珠成链,已然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极佳场所。

特别是2017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全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大机遇,谋划实施了一大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中心城区七条水系综合治理……城市基础建设再次发力,一项项事关民生福祉、社会和谐、城市发展的攻坚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城市发展定位更加明晰,2017年周口明确了“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的建设目标,确立了周口“一极两区三中心”的城市发展定位——打造中原经济区豫东南区域增长极,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区,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中心、豫东南商贸物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全市上下呈现出大干快上、只争朝夕的精神风貌,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市形象显著提升。

五城联创 书写大文章

2019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有利机遇,启动实施重点项目168个,总投资2040亿元,全力做好“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以港促城”五篇文章。

建好生态水系,实现“以水润城”。周口三川交汇,因水得名、因水而兴。2018年谋划建设“以水润城”项目9个,总投资估算101.06亿元,投资19亿元沙颍河城区段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已对市民开放,二期工程快马加鞭;3000亩的引黄调蓄湖、投资约37亿元的七条水系综合治理项目日夜鏖战;沙河湾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将于近期开放;港区沙颍河南岸水系景观提升工程等项目均在加快推进。

推进城市绿化,实现“以绿荫城”。为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利用“两违”治理、旧城改造等契机,通过拆迁建绿、拆违还绿、破硬增绿、拆墙透绿,老城区绿化面积大幅增加。周口森林公园、铁路主题公园一期、周口植物园改造相继开园。引黄调蓄工程3600亩湖面、6000亩建业绿色基地初具形象。40个街头绿地游园先后开放。文昌大道等40条主次干道和4个高速公路出入市口完成升级改造。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提升至40%和35%以上。

整合文化资源,实现“以文化城”。周口以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深度挖掘整理伏羲、老子、姓氏、农耕、女娲、渡口、漕运、民俗等文化资源,培育实现景、城和文化的融合发展。在进一步打造好太昊陵、关帝庙、老子故里等旅游景点的基础上,充分对老工厂、老农场、老干校、老铁路等资源进行改造提升,打造新业态,保护好关帝庙、红石板街等古旧街区,留住周口老符号和城市记忆。目前周口大剧院、国防人防教育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项目已启动,智慧书屋正进行选址,周口漕运博物馆项目,市博物馆群建设项目,文化展览馆等项目也正在规划设计。

加快产城融合,实现“以业兴城”。以“产城融合”为导向,做活做优传统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引进一批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商务中介、电子商务等现代高端服务业,增强城市承载和吸附能力。目前万达商业综合体、天明商务金融中心等项目正在施工;建国饭店、金融中心项目、昌建MOCO新都会、中原国际健康养老城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发展临港经济,实现“以港促城”。临港经济已经成为引领周口发展、建设多式联运枢纽试点城市的突破口和支撑点,规划建设了钢铁园区、口岸功能区、装备制造区、保税园区、物流园区等“五大临港产业园区”。目前周口港正成为中原经济区贯通陆海大通道、连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豫货的“出海口”,一期开港运营,航道成功升为四级。2018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300万吨,葛洲坝再生资源等8个项目投产运营,周口正迎来“向海而生”加快开放的新时代。

规划未来 指引新航向

千家万户吃上了南水北调的丹江水,出门能搭上方便快捷的公交车,走到哪儿都有干净整洁的星级公厕。高铁开通了,道路变宽了,游玩的地方也多了。一桩桩,一件件,采访中,不少市民能深切感受到百城提质和文明创建带来的新变化。

“‘ 十四五’期间,我市继续紧抓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重大历史机遇,力争5年时间,通过实施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实现城市有序建设、合理开发、高效运行,积极融入郑合高铁沿线经济发展轴带、淮河生态经济发展轴带和中原城市群,着力构建‘一中心四组团五支撑’发展格局,中心城区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县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宜居度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安居乐业,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 

按照中心城区“一中心四组团”的发展定位,快速推进周西、周淮、周项快速通道建设,以及武盛大道南延、彩虹大道打通、富民路南通商水等项目,实现中心城区组团城市半小时交通圈。继续完善城市道路网,提升路网密度,通过打通断头路,实施重要交通路口的渠化改造,提高通行能力。

继续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的扩容提升,重点实施“八大工程”——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整治、公厕建设、供水水质提升、供暖、道路交通畅通、燃气延伸、综合管廊建设。

充分利用我市得天独厚的天然水系资源,实施洼冲沟、流沙河、幸福河、贾东干渠、运粮河、交通干渠、杨脑干渠等中心城区七条水系综合治理,形成“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水系生态格局,打造城市文旅新名片。    

老城区以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为依托,完善医疗、养老、体育健身、社区服务等功能,提升老区居住环境。持续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的力度,全面遵循“一手抓老城改造、一手抓新城建设”的工作思路,坚持以民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市提质。2019年全市计划改造的老旧小区共253个,2020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456个,力争2021年全面完成2000年以前的老旧小区。

城建加速度,崛起正当时。一个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周口,正以一种大手笔、大气魄的姿态,由内至外华丽转身,以它无穷的魅力,书写着城建发展的新篇章。

魅力周口,未来可期!

2020-07-24 记者 彭慧 文/图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06038.html 1 周口:城建加速度 崛起正当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