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7日
第05版:郸城新闻 PDF版

郸城县绘就乡村振兴“五色”新图景

本报讯(记者 徐松 通讯员 周申)今年以来,郸城县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及早谋划,统筹协调,从产业特色、党建底色、人才本色、文化亮色和生态秀色入手,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新面貌。

打造特色,产业振兴强根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深化三产融合,抓住国家倡导发展田园综合体的机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田园社区为一体的乡村综合发展模式,促进三产融合的可持续发展。城郊、汲冢、巴集、宁平等乡镇,利用区位优势,迅速扶持发展一批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加大政策支持,继续实施产业和就业奖补政策,全县累计发放产业到户奖补资金7633万元,鼓励引导50152户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新增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3.7万亩,亩均净增收1200元。强化项目带动,2021年投入6300余万元,建设158个日光温室大棚,通过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五统一”保障运行成效,发展特色产业,同时带动158个行政村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67万元。

打好底色,组织振兴固堡垒。全面落实“四有四带”选“头雁”、“四好四强”选“两委”要求,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创新推行村级后备干部挂职培养工作,筛选“两委”干部候选人3077人,有效解决村级无人可用的问题。强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创新打造“一乡一景”党建广场和农村党建“CBD”,使基层党建阵地真正成为教育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的基础平台。

增强本色,人才振兴强支撑。出台了促进人才振兴实施意见,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大显身手。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回引”一大批眼界宽、思路活、资源广、有一定资本的外出致富能手回乡创业。加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培育力度,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021年7月5日,中原名医郸城工作中心举行了揭牌暨签约仪式,17名中原名医签约落户郸城县,进一步促进了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增加亮色,文化振兴铸乡魂。坚持正向激励。深入开展“两建三扶四评”评选表彰活动,建立县、乡、村三级层层评选表彰机制,注重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发扬乡贤文化。成立县乡乡贤联谊会,搭建平台,引导乡贤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鼓励乡村两级把古今乡绅、名人及其事迹、简历进行展示,用贤达精神感化村民,激励约束后人,为乡村治理、乡村和谐提供精神动力,增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凝聚力。强化文化引领。依托书法、诗词、戏曲等11个专业协会,组建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队,成立盘鼓队、腰鼓队、竹马旱船等各类民间艺术团队360多支,扎实开展戏曲进乡村、文艺轻骑兵走基层、“快乐星期天”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宣传党的理论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新风,真正把新时代的文化种子“种”入乡村大地,“种”到群众心窝里。

增添秀色,生态振兴谋福祉。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扫干净、摆整齐、坑塘清”“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标准要求,推广“三拆三清三回收”经验做法,建设“三支队伍”(保洁员、宣传员、监督员),持续深入开展以“六清一改”为重点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着力推动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将农村“厕所革命”进行到底,严把质量关、施工关、验收关,一边抓“已改造”的摸排整改,一边抓“未改造”的任务落实,真正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着力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乡村。

2021-09-07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45339.html 1 郸城县绘就乡村振兴“五色”新图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