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3日
第03版:专题 PDF版

第八届周口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候选人公示

朱金超

王新奇

王新华

张宁博

张鹏程

段雪亚

葛杰

罗友邦

高玉荣

贺翠

李从兰

殷秀花

王国辉

陈国厂

于海岗

张俊鹏

孙彩云

程艳红

侯文超

李新强

罗德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引领全社会学习道德模范高尚品格,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周口军分区政治工作处联合开展第八届周口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工作,并成立活动组委会。本届评选表彰面向城乡基层、各行各业,按照群众推荐、遴选审核、评委会评选、媒体公示等程序进行。活动组委会按照事迹突出、优中选优的原则,评选出12名周口市道德模范候选人,9名周口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候选人。现将道德模范及提名奖人员事迹予以公示(1月13日至19日),接受社会监督。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活动组委会据实反映。

电子邮箱:zkswmb@163.com

电话:0394-8268299

第八届周口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

2022年1月13日

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朱金超事迹

朱金超,男,汉族,196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华县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

朱金超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他办结的“套路贷”案件,涉案金额高达1.59亿余元,受害人涉及全国各地16万余人;他办理了西华县首例恶势力案件,27名嫌疑人全部被依法判处二年至十年有期徒刑,打赢了西华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仗。朱金超32年如一日,扎根在基层、战斗在一线,把工作当生活,把事业当生命,2021年9月1日上午,在连续主持讨论4起案件后,因劳累过度倒在了他一生钟爱的检察工作岗位上,终年53岁。

朱金超去世后,最高人民检察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周口市委主要领导分别对朱金超作出批示,周口市委追授他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检察日报》《河南日报》《河南法制报》、河南电视台、“最高人民检察院”官微、“河南检察”官微等多家媒体分别报道了朱金超的先进事迹。

王新奇事迹

王新奇,男,汉族,1968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国网商水县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主管、驻商水县平店乡刘大庄村第一书记。

2016年8月,他任驻村第一书记后,带领44名党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一系列建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制定“造血式”精准扶贫帮扶计划,鼓励村民利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建起花卉、蔬菜大棚,脱贫致富。他多次邀请专家到村里进行劳动技能培训,为村民寻找外出务工渠道。他多方争取资金303万元,完成村级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和机井通电工程,全村每年可节约灌溉支出约20万元。投资2.8万元,架设路灯线路4000米,安装“平安灯”80只。经过5年的辛苦努力,刘大庄村年人均纯收入9960元,外出务工人员年收入30000元以上,刘大庄村顺利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年10月14日凌晨,连续加班的他突发心脏病,倒在了他奋斗了5年的工作岗位上,年仅52岁。2021年2月,王新奇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王新华事迹

王新华,男,汉族,1966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生前任中共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党支部副书记、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主任。

2022年1月3日下午,王新华接到上级通知,到四通镇执行疫情排查任务。从当日下午5点到1月4日早上6点,他连续13个小时不停地工作,在四通镇3个行政村往返8次、往返医院和四通镇12次,转运50多名医务检测人员及各种防疫物资,确保了四通镇近3500名村民的核酸检测任务圆满完成。1月4日早晨7点,忙了一夜的王新华回到指定隔离点住所,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上午11点10分接到通知,要求下午1点半再去四通镇执行核酸检测采样任务。王新华开始远程指挥调度车辆,准备防疫物资。下午2点,救护车由医院出发驶往四通镇,行至半路,接到上级指令,任务解除,所有人员原路返回医院做核酸检测,晚上6时回到隔离点住所待命。

1月5日,虽然身在隔离点住所,但王新华仍然心系120急救指挥中心的运转情况,坚持远程指挥调度,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1月6日凌晨,王新华因劳累过度,出现心脏性猝死,倒在了医院工作人员隔离点,享年55岁。

张宁博事迹

张宁博,男,汉族,198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扶沟县公安局白潭派出所副所长。

2021年2月9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下午,张宁博辖区内王横村王某手持30多厘米的大剪刀在其家门前的路上乱窜,危及他人安全。在实施抓捕的过程中,张宁博以血肉之躯挡住了王某刺向战友的剪刀,导致张宁博左侧颅骨颞部被刺穿,伤口深达2公分,致颅腔出血30毫升。由于颅内出血,他在医院整整昏迷了21天。当犯罪嫌疑人挥舞着剪刀冲向战友、冲向人民群众时,张宁博挺身而出,舍生忘死,谱写了一曲人民公安为人民、英勇无畏的英雄赞歌,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公安民警的使命和担当。

张宁博英勇负伤的消息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中央政法委长安剑、人民公安报、河南日报等各大媒体广泛报道宣传,感动了全社会。

张鹏程事迹

张鹏程,男,汉族,1982年9月出生,群众,太康县清集镇二郎庙小学校长。

2018年,时任清集镇申庄小学教师的张鹏程看到二郎庙小学环境差、没生源,全校只有27名学生,一度面临倒闭的境地。他主动要求调入二郎庙小学。他瞒着在外打工的妻子,把家里盖房的钱拿出来投入到学校。二郎庙小学的环境渐渐好了起来,可张鹏程又发现,二郎庙村没有幼儿园。于是他又从家里拿出14万元,把校园内闲置楼房改造成幼儿园。2018年9月,学校开学后,二郎庙小学招收了156名学生入学。后来妻子田丽歌了解了事情的原委后,没有责怪张鹏程,反而很支持他,并到二郎庙小学当了一名生活老师。几年来,田丽歌没有拿一分钱工资,但她无怨无悔。幼儿园教师不在编制内,为了发工资,张鹏程先后筹借了21万元。二郎庙小学留守儿童多,他记下了每名留守孩子的生日,孩子过生日时,他就买一些礼物送给他们。孩子睡不着觉,他就搂着睡。担心孩子晚上蹬被子,每天晚上他都要起来三四次。

二郎庙小学的环境变好了,生源增加了,教学成绩连年在全镇名列前茅。可张鹏程家的房子,至今都没有完工。长期的操劳,使张鹏程的头发几乎全白了,脸上也多了几道皱纹。2021年5月,张鹏程被评为“中国好人”。

敬业奉献提名奖

段雪亚事迹

段雪亚,女,汉族,1979年7月出生,农工党员,周口市中心医院感控科主任、周口市新冠肺炎医院感染防控专家组副组长。

守本土、援武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上,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医者的职责与使命。她紧急修订感染防控制度及流程,组织全市及院内感染防控培训60场次,组织防控一线人员考核84场次,流水线式量产出周口首批防疫卫士。疫情期间,她每天奔波于周口7县1市2区的定点收治医疗机构,连续工作30多天不休息,每天现场指导规范全市医疗机构隔离病房、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等具体工作,每天行程数百公里,平均每天接咨询电话100多个。在她的带领下,周口市各县市区迅速建立起卓有成效的防控体系,为千万人口的周口市筑起一道可靠的“防控墙”。

2020年2月下旬,她临危受命驰援武汉,深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病房查找风险点,保障医患安全。历经39天的抗战,实现了周口援鄂医疗队零感染。在抗疫中,段雪亚彰显了“舍小家、为大家、为国家”的责任和担当,被评为“全国抗疫先进个人”。

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葛杰事迹

葛杰,男,汉族,1977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淮阳区风之韵体育场馆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葛杰警校毕业后到北京创业,为了实现创业梦想,他先后尝试摸索了20几个行业,渐渐找到了自己事业的方向,最终根植于保安业,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近年来,他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先后投入150多万元,积极投身于家乡建设和慈善活动,比如修路、装路灯、捐款捐物、帮扶贫困户等。在2020年疫情暴发期间,他义无反顾地率先向党支部全体党员郑重发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倡议书”,号召大家为家乡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捐物。他放下手里所有的事,亲自开车跋涉几千公里,并组织6辆卡车组成车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内蒙古、安徽、河北等地紧急搜集抗疫物品。仅用3天时间,他共募集到490982.52元现金和价值708000元的抗疫物品,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6月,他带领的淮阳区在京务工创业人员党支部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诚实守信提名奖

罗友帮事迹

罗友帮,男,汉族,1940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鹿邑县退休干部、高级农艺师。

今年81岁的罗友帮退休前是鹿邑县科委主任、高级农艺师,退休后他没有享清福,而是继续为家乡的小麦育种与管理做贡献。他动员妻子张素真一起育种,义务向农民传授技术和经验。妻子张素真是地道的农民,初中文化,一开始总是帮倒忙,罗友帮就耐心地教她怎样授粉、怎样做天气记录,细心的张素真慢慢学会了掌握小麦的生长周期,3年后成为了丈夫的得力助手。“一份土地情,一个育种梦”,难以割舍的小麦情怀,让罗友帮扎根中原这片热土。他以2.5亩土地为家,与小麦为伴,以育种为生,20余年执着坚守,把晚年精力挥洒在麦田里。如今,已变成耄耋老人的他培育出“鹿科9号-10号-11号-13号”等小麦新品种20多个,推广面积近5万多亩,增收小麦3亿公斤。

《河南日报》连续四年刊登了罗友帮坚守麦田的报道,他的事迹在中新网、人民网、大河网、腾讯网被转载。他受到省、市、县级农业专家的好评,受到广大网友的赞誉,他被誉为麦地里的“袁隆平”。

高玉荣事迹

高玉荣,女,汉族,198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团委书记、项城市阳光爱心公益团队发起人。

2017年3月5日,高玉荣发起了项城市阳光爱心公益团队。近年来,高玉荣经常带领她的团队到孤儿院、社区养老院,到困难职工、困难学生和贫困户家中,给他们送去吃穿用品,送去党的温暖。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她积极投身其中,协助疫情防控联防队为疫情防控筑牢红色防线。她带领团队募捐现金19000多元,购买防护服、口罩等抗疫物资,送到各个卡点慰问值守人员。她录制的《抗疫日记》在央视新闻网和“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播放,浏览量达170多万次。她带领团队定点帮扶秣陵镇、南顿镇、三店镇贫困户,并发起了“小康路上、伴你成长”志愿服务项目,成立了爱心妈妈团,对贫困家庭的孤儿进行一对一帮扶。

几年来,高玉荣带领项城市阳光爱心公益团队组织活动312多次,累计捐款54万元,捐物折合35万余元,资助孤儿108人。高玉荣的事迹多次被央视新闻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河南新闻联播报道。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

贺翠事迹

贺翠,女,汉族,1964年7月出生,群众,商水县化河乡大柴行政村四组村民。

自结婚起,贺翠既要服侍自幼残疾瘫痪卧床的婆婆,还要照顾身患眼疾,几乎没有劳动能力的公爹。婆婆常年卧床,为了防止老人便秘,她自开菜园,种了好多种蔬菜,换着花样给婆婆调节饮食。婆婆已近80岁高龄,肾脏不太好,一个晚上要小便好几次。贺翠每天起床后先给婆婆倒屎倒尿,端水洗脸,做好早饭后,再服侍她起床吃早餐。虽说老人卧床、坐轮椅,但老人不曾出现过褥疮。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老人的衣服、被褥上没有任何异味,老人的房间也是干干净净的。2003年,贺翠的丈夫突患脑溢血,2013年又突发脑梗,导致他的生活不能自理。每天他必须靠服镇静药维持平静,稍不如意,就摔桌子砸板凳,有时还六亲不认地打人。对此,贺翠默默忍受、不离不弃,依然平心静气地像哄小孩一样哄他,消除他的烦躁心情。通过如此精心调理,她的丈夫现在“乖顺”了许多。

贺翠先后获得“河南省乡村好媳妇”“周口好人”“周口市乡村好媳妇”等荣誉称号。

李从兰事迹

李从兰,女,汉族,1947年11月出生,群众,鹿邑县高集乡香施堂行政村村民。

李从兰今年74岁,是村里有名的孝顺媳妇。她虽然进入古稀之年,却还伺候着家中107岁的婶娘。50多年来,她把婶娘当母亲般孝敬,精心安排她的饮食起居。每天早晨起床后,她帮助婶娘洗漱梳头,为她做可口的饭菜,把婶娘照顾得妥妥当当的。婶娘朱吴氏喜欢热闹,一有时间,李从兰就用三轮车带着老人到村子里的广场、人多的地方溜达散心。李从兰悉心照顾老人的同时,还不忘操持婶娘两个女儿的婚事,为老人排忧解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敬老人,以孝治家,李从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孝老爱亲的美德,对几个儿女言传身教,她用最淳朴真挚的行动为孩子做了榜样。

李从兰孝顺婶娘的事迹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关注。2019年1月,她荣获周口市“乡村好媳妇”提名奖,入选2019年度“周口好人”。

孝老爱亲提名奖

殷秀花事迹

殷秀花,女,汉族,1962年11月出生,群众,淮阳区曹河乡怡心园养老公寓院长。

殷秀花是淮阳区曹河乡范庄村一名普通的妇女,现年59岁,性格率直、待人热情。她孝敬长辈,家中母亲因病早逝,她照顾外公外婆十余年,婚后先后赡养双方7位亲属老人,为老人养老送终。除此之外,殷秀花还先后照顾行动不便的邻居老人20余人,她用心用情服侍照顾着他们,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美满。前些年,她发现农村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大部分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空巢老人无人照料。在乡政府帮助下,她开办了淮阳区曹河乡怡心园养老公寓。自养老公寓创办以来,共爱心赡养老人200余位,其中贫困户人员50余位。殷秀花的怡心园养老公寓还安置一批来自贫困家庭的人员在养老院工作。

殷秀花先后获得淮阳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周口好人”等荣誉称号。

助人为乐道德模范

王国辉事迹

王国辉,男,汉族,197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沈丘县白集镇田营村党支部书记。

2012年12月,王国辉光荣退役后,与战友在武汉成立“武汉三和源食品有限公司”,面向部队和各大院校进行果蔬配送,2015年7月返乡。3年时间里,王国辉带领群众发展棚菜种植,带动近80户500人成功脱贫。2019年9月,王国辉被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2020年大年三十,武汉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他孤身一人带着5吨“爱心蔬菜”抵达武汉。2月24日、3月1日,王国辉又分别携带30吨、130吨“爱心蔬菜”,第二次、第三次逆行。2020年8月4日至8月7日,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邀请,他在武汉参加《开学第一课》节目录制。9月1日,该节目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播出,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21年年初,王国辉又两次逆行河北南宫市,送去10000个馒头、10000个花卷、5000枚鸭蛋、10000桶酸辣粉、200提卫生纸等物资。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故事,展现了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为国家尽责任的精神。

陈国厂事迹

陈国厂,男,汉族,1973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太康县高贤乡汪庄行政村村医。

陈国厂执着扶贫18年,为国家和社会捐资上千万元。2003年,为帮助群众抗击“非典”,他把自家种的25万斤价值约30万元的白萝卜无偿捐出。2004年,他腾出自家诊所4间房子,成立“弱势群体服务站”,义务照顾本村鳏寡老人,为他们养老送终。2004年至2017年,他供养老人的生活和医疗费达40多万元。2013年,他以养猪场为依托,精准对接周边乡镇8个贫困村的5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发放母猪、分红等方式,使2400人实现脱贫摘帽。2018年4月,他把投资600多万元建起来的“医养院”无偿捐献给高贤乡人民政府,收纳近200名特困老人,兜住了特困群众之“底”。他每年自费2万元,组织“医养院”的老人外出旅游,让老人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愉悦身心。

2019年10月,陈国厂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脱贫攻坚奉献奖”,2021年2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助人为乐提名奖

于海岗事迹

于海岗,男,汉族,1975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周口市龙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口市东方会展商会会长。

2013年6月以来,于海岗的爱心粥屋全年免费为环卫工人、空巢老人、老弱病残群体等提供“爱心早餐”。多年来,在爱心粥屋用餐的人员达46万多人次,食用馒头126.9万多个,到粥屋服务的志愿者达3.3万人次,累计投资300多万元。为响应周口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粥屋启动“就餐点送餐”,在中心城区设置6个就餐点,为1000余名环卫工人提供服务。多年来,只要他在周口,凌晨5点他都会起床去粥屋参与志愿服务。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于海岗身先士卒、挺身而出,站到了疫情防控一线。2月2日至2月10日,防疫物资贫乏之时,他感召带领社会各界人士捐赠爱心物资价值15万余元。

于海岗荣获2021年上半年“河南好人”称号。

张俊鹏事迹

张俊鹏,男,汉族,1980年3月出生,扶沟县爱心人士。

2021年11月3日,扶沟出现疫情,张俊鹏不惧风险,逆行而上,组织爱心协会志愿者45人全力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张俊鹏和大家一起5点起床,协助入户采集核酸标本。面对密接、次密接人员,他们暖心服务,悉心疏导,抚慰他们的心灵,做他们的心理医生。11轮核酸检测,张俊鹏入户配合检测300多人次,多次代购生活用品,捐赠口罩、消毒液等物品价值2000多元。他先后驱车300多公里接送3位患者就医,并多次为他们送去急需的药品。张俊鹏日夜奋战,自费加油,行程1000多公里,为疫情防控作出积极贡献。张俊鹏等45名志愿者深入封控区,自备弥雾机、防护服、车辆,义务消杀10个单位小区,消杀面积30多万平方米,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张俊鹏还积极策划并参与“助力高考我们在行动”“重阳节爱老敬老”等公益活动,受益群众达7300多人次,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助人为乐精神,让社会多了一份爱与正能量。

张俊鹏先后荣获“周口市百佳志愿者”“扶沟县优秀志愿者”“爱心使者”等称号。

孙彩云事迹

孙彩云,女,汉族,197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周口市慈孝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会长。

孙彩云长期帮扶8名孤寡老人,先后资助5名贫困大学生和5名孤儿,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孙妈妈”。她组织志愿者深入乡村、社区和敬老院,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慰问困难家庭,让更多弱势群体感受到社会组织的关爱。她还组织志愿者开展“创文”“创卫”工作,参与文明岗值守和交通岗劝导,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等。她还发起“守护沙颍母亲河志愿环保行”活动,每周开展一次,目前已坚持119次。孙彩云主动靠前服务,助力防汛救灾和疫情防控,面对汛情,她带领100多名志愿者在沙颍河两岸劝离疏散危险区域群众10000余人次;组织帮助运送、装卸各类防汛救灾物资23000余件;捐赠防汛急需的对讲机和价值1万余元的救灾物资。

程艳红事迹

程艳红,女,汉族,196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华县“小城大爱”志愿者协会发起人。

2010年,程艳红组建西华县“小城大爱”公益组织。组织现有爱心人士580名,注册会员393名,开展敬老助残、扶危济困、圆梦助学、公益环保、社区服务、心理辅导、水上救援等公益活动4300余次,传递正能量与善念。2020年和2021年,她两次投身疫情防控,组织500多名志愿者开通线上心理辅导,义送胡辣汤2000碗、馒头1900个,捐赠价值44000元的防护服200套和价值70万元的医疗设备,募捐购置价值98000元的防疫物资送到医院、防控岗和劝返点。2021年“7·20”洪灾期间,她为安置点和抗洪一线送餐11天,累计提供15.26万份盒饭。

程艳红先后被授予“省红十字会爱心大使”“市百名慈善人物”“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侯文超事迹

侯文超,男,汉族,1975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项城市防水协会莲花街道分会副会长。

郑州“7·20”特大暴雨当日下午4点左右,侯文超开车经过京广北路隧道由北至南上坡处时,暴雨如注,他的车堵在一个斜坡。下午5点40分左右,路面积水开始暴涨,他赶紧下车查看情况,发现路面积水已经淹到轿车轮胎三分之二处。他知道,这会儿不撤离,水一旦淹到车窗,人就很难出来了。他下车后没走几步,水已涨到腰间,一不小心湍急的水流就能把人冲走。他发现周围还有很多人坐在车中观望,于是站在路边高地,大声喊道:“赶快下来!往前走!”见一些车主还坐在车里,他便一辆一辆敲车窗,劝说他们撤离。听到他的呐喊,周围群众也纷纷帮助受困妇女和老人转移,大家互相搀扶,一同移至安全位置。但有些人比较固执,不愿意下车,他再次下水,挨个敲他们的车门劝说。据统计,听到侯文超呼喊下车的有400多人,他被网友亲切称为“京广路隧道呐喊哥”。

李新强事迹

李新强,男,汉族,198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沈丘县卞路口乡南郭庄行政村人。

2021年5月2日,李新强陪家人到周口植物园游玩,一家人在植物园人工湖边观景拍照。这时,他发现远处有一辆三轮车落水并发生侧翻。情况紧急,他来不及多想,边跑边脱衣服,跳入湖中游向三轮车。他试图将三轮车拉正,但由于车内人多(3个大人,1个小孩)重量大,加上湖中有淤泥,脚底发不上力,没能拉正。这时,车内传来小孩的哭声,他第一反应是先把小孩救上来。他将孩子从车窗抱出驮在肩上,送到岸上,然后又游回湖中打开车门,将其他3人救出。看到他们安然无恙,李新强穿好衣服,带上家人悄悄离去。

李新强勇救落水群众的事经《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南日报》、河南卫视、今日头条等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见义勇为提名奖

罗德强事迹

罗德强,男,汉族,1966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郸城县新城办事处罗堂社区居民。

2021年3月20日下午2点多,罗德强和朋友结伴到郸城迎宾湖公园锻炼身体,发现河中有人不停挣扎,疑似溺水。他来不及多想,纵身跳入冰冷的水中,将落水男子救上岸。上岸后,他不停安慰落水者,并拨打报警电话。警察到达现场后,罗德强默默离开。

2018年7月11日,一对情侣在郸城县新城办事处罗堂村一坑塘边闲聊时,女孩不慎跌入水中。紧急时刻,正在巡逻的罗德强发现险情,与众人联手将落水女孩救了上来。2015年3月28日,汲水乡8岁的仵紫若在公园游玩时不慎滑入水中,罗德强将其救起,然后悄悄离去。

2008年至今,罗德强共救助落水群众14人,是群众交口称赞的“救人英雄”。他先后荣获2018年周口市第三季度“周口好人”、2019年度共青团周口市委“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称号。

2022-01-13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57592.html 1 第八届周口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候选人公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