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7日
第07版:综合新闻 PDF版

用爱诠释奉献的“爱心粥屋”

环卫工人在“爱心粥屋”领取免费早餐。

记者 窦娜 实习生 呼星妤 文/图

在中心城区黄河路、八一大道有这样两个粥屋,虽然它们只在早晨开门,供应的只有馒头、粥、炒菜等不算丰盛的早餐,但依然让前来就餐的人感到温暖。

如果不是特别留意的话,很少有人能注意到它们,可对于附近的环卫工人和孤寡老人来说,这两个粥屋就像自己的家一样熟悉。

这两个粥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市总工会、市慈善总会爱心粥屋(以下简称“爱心粥屋”)。

寒来暑往,每天早晨当整座城市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辛劳的“城市美容师”们却早已出门,洒扫街道、清运垃圾,用心为城市“梳妆”。他们用“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环卫精神,日复一日在大街小巷辛勤劳作。为了更好关爱环卫工人,让他们每天都能安心吃上热气腾腾的早餐,自2017年7月19日起,“爱心粥屋”开始免费供应早餐。

随着“爱心粥屋”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些孤寡老人也渐渐成了粥屋的常客。一些同样热衷公益、心有大爱的人和企事业单位,也主动联系,粥屋有了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一碗看似寻常的“爱心粥”,在短短几年间串联起了一个个志愿服务团队,串联起了一个个热心公益的周口人,志愿者在粥屋享受奉献的快乐,环卫工人和孤寡老人在热粥中感受着社会的温度。

据统计,截至目前,前来“爱心粥屋”就餐的环卫工人和孤寡老人达185737人次,提供服务的志愿者达21006人次,志愿者们用一碗热粥,温暖了一座城市。日前,“爱心粥屋”被市文明办、团市委授予“周口市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称号。

一顿温暖的早餐

洗菜、切菜、炒菜、熬粥……3月12日5时许,整个城市还笼罩在夜色之中,“爱心粥屋”已开始忙碌起来,志愿者们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大家有条不紊地准备着早饭,在微凉的清晨,在锅碗瓢盆的叮当声中,油盐酱醋组合成不同的香味,抚慰着早起的人。

今年42岁的苑述光是“爱心粥屋”的厨师长,主要负责炒菜、熬粥。“为这么多人做饭,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每天4时40分,他都会准时到达位于黄河路的“爱心粥屋”。“虽然6时才开饭,但是得把准备工作做好。”苑述光告诉记者,随着“爱心粥屋”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来就餐的环卫工人和孤寡老人也越来越多,从刚开始的70人就餐,到现在的近200人就餐,每天光炒菜他就要花上40分钟的时间。虽然每天炒完将近80斤的菜累得胳膊不想动,但是第二天他仍然精神抖擞地来到“爱心粥屋”。

“我的父亲也是一名环卫工人,我能理解他们的辛苦,自己的这点累不算什么,只要他们吃得好,吃得开心,我就很满足。”苑述光说。

6时许,如往常一样,环卫工人们在“爱心粥屋”门前排好了长队。门前的长桌上,刚熬好的“爱心粥”配着馒头、炒菜一字排开,冒着热气,散发着香味,志愿者们穿梭往来为开饭做着准备。

今年60多岁的老郭是黄河路“爱心粥屋”附近的一名环卫工人,4年前开始在“爱心粥屋”就餐。他回忆说,一开始他并不完全相信有免费早餐,但过来之后发现真的可以每天免费吃早餐。后来,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附近的环卫工人就都知道了“爱心粥屋”的存在。“因为工作,早上需要起得特别早,以前早饭就是自己准备的馒头和开水,夏天还凑合,冬天就有点难过,挨不到中午就饿了。自从有了‘爱心粥屋’,我们终于可以吃到热腾腾的早饭了。”老郭说。

“这比我熬的粥好喝,每天的菜也不重样。”“每次来喝过粥后,我感觉更有干劲了。”“除了早餐,他们有时还给我们发放生活用品,太贴心了。”“干了一早晨,热粥热菜下肚,感觉特幸福。”正在吃早饭的环卫工人你一言我一语,赞声一片。

随着天色渐亮,前来就餐的人陆续返回环卫岗位,志愿者们又一刻不停地收拾厨房、洗刷锅碗、清扫整理……

一群奉献的人

“1元、2元,对于我们或许不算什么,但是汇聚到‘爱心粥屋’,却可以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吃上一顿可口的饭菜、一顿热乎乎的早餐,让他们的早餐不再凑合。”说起“爱心粥屋”的创办,“爱心粥屋”的发起人之一、志愿者范可可告诉记者,那要追溯到2017年初。当时,他和同样热衷公益的于学美在参加太康县组织的公益活动后,有感而发,觉得应该为环卫工人做些什么,暖一暖环卫工人的心。

心动,还要行动。之后,在范可可、于学美、邓文英、李新红、王琦、孙艳萍、彭燕等人的努力下,2017年5月,“爱心粥屋”被批准成立。当年7月19日,“爱心粥屋”正式运营,范可可他们便开始了爱心事业。虽然各有各的工作和生意,虽然来这里没有一分钱工资,但是大家每天都会来这里无偿帮忙,乐此不疲。

“爱心粥屋”运营后,立即吸引了一大批热心公益的市民关注,机关干部、普通群众、退休职工、企业家、教师、学生等纷纷加入其中。

为了每天早上那顿温暖的早餐,志愿者们自觉排班,分批来“爱心粥屋”帮忙。打扫卫生、洗菜、切菜、摆放桌椅、分发早餐……4年多来,志愿服务团队风雨无阻,分工协作,合作默契。

家住中心城区庆丰路的王丽丽和她所在的舞韵舞蹈队就是众多前来“爱心粥屋”服务的志愿团队之一,自2017年底和同伴一起加入“爱心粥屋”做志愿者后,每周六早晨,他们都会准时出现在黄河路的“爱心粥屋”。

3月12日5时,王丽丽和队友刘红、史爱荣、刘文英、文晴、郭桂英、郭纾显、安春霞、魏华陆续到岗。顾不上休息,他们很快处理好包菜、土豆、木耳、粉条等食材,趁着苑述光炒菜的时间,他们把桌子搬到门口摆放整齐,又抬出粥桶,准备好盛菜的大盆……等到送走用过早餐的环卫工人,他们开始收拾桌椅、清洗碗筷,等把碗洗干净整整齐齐地放好后,他们才会离开。

“虽然辛苦,但在这个团队里我感觉很温暖,累并快乐着。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会一直做下去。”王丽丽如是说。

一件传递爱心的事

4年多来,“爱心粥屋”的公益之光,不仅暖了环卫工人和孤寡老人的胃,也感动了很多人的心,还为众多爱心人士、企事业单位搭建起了奉献的平台。

“免费早餐的费用和食材来自爱心人士和企事业单位的捐赠。”“爱心粥屋”的发起人之一、志愿者李新红拿着手机对记者说,“爱心粥屋”有个微信群,爱心捐款主要通过微信平台的“每日一捐”进行募集。每天,负责统计的人员都要核对捐款人数和善款金额,然后公布到群里,做到账务清晰、收支明确。

爱心人士王东华从2018年开始接触“爱心粥屋”,自加入微信群后,她每天都会在群内捐款,除此之外,她还不定期为“爱心粥屋”捐送食材。

“粥屋汇聚的都是爱心,除了每天有志愿者来义务帮忙之外,还有一大批爱心人士和企事业单位不断向‘爱心粥屋’捐款捐物。”李新红说,其中,市总工会、市慈善总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周口分公司、周口宜轩食府有限公司、周口市节约用水事务中心和周口市水政监察大队一直以来坚持为“爱心粥屋”捐款捐物,对他们的支持很大。

简单的事重复做就不简单,普通的事日复一日做就不普通。“既然做就要把它做好,要让每位来粥屋的人都能吃上质量安全、口味适中的饭菜。一粥一饭或许能量很小,但是大家无偿去做这件事,为的就是把爱传递出去,让需要帮助的人在喝下一碗热粥的同时,感到社会的融融暖意。”李新红说。

除了为环卫工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早餐外,“爱心粥屋”的志愿者还积极为我市各项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开展节日期间慰问帮扶弱势群体行动,参与“创文”“创卫”活动,疫情防控期间为武汉捐款捐物,防汛期间为郑州捐款等。多年来,“爱心粥屋”累计帮助困难家庭56个,捐助善款共计11万余元。②5

2022-03-17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62632.html 1 用爱诠释奉献的“爱心粥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