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08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为有源头活水来

——沈丘农村垃圾清运付费制改革的创新实践

□记者 赵千里 高洪驰

“俺村自从实行垃圾清运付费后,街上的卫生干净多啦。”“可不是哩,俺那儿家家户户都自觉了,垃圾也不乱扔了,人的整个素质都提高了不少。”最近一段时间,在沈丘县听到群众议论最多的莫过于农村垃圾清运付费制改革,让大家感悟最深的是农村人居环境天翻地覆的新变化。近日,记者深入北城、洪山、刘湾、卞路口等多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进行实地采访,感受改革给广大农村带来的红利。

采访的第一站是北城街道办事处大辛营行政村。在通往村庄的道路上,一台挖掘机正在清理路沟中的杂物,几名群众清扫着路面的尘土,道路两边的行道树穿着白色的“围裙”,地里麦苗上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村庄内的大街上不见一片落叶,几名身穿环卫服的环卫工在大街小巷中巡查着卫生。村中间,一座占地几百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广场正在修建……

北城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李锋对记者说:“全县进行的农村垃圾清运付费制改革,彻底摆脱了村里垃圾无人管、办事处想管又缺钱的困境。”2021年11月以来,沈丘县积极探索农村垃圾清运付费制改革,实行清运分离和市场化运作模式,既解决了钱的问题,又解决了人(保洁员)的问题,还很好地解决了垃圾运输和处理问题。全县实施的“三边四化五美”工程,又实现了荒地、废弃地、边角地和空宅院的合理利用,村边、路边、水边的垃圾得到治理,小花园、小游园遍布乡村各个角落,“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美景变成现实,跑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加速度”。

打破传统,由免费制到付费制的创新

多年来,沈丘农村始终沿袭着“各扫门前雪”的传统习俗,垃圾随处乱倒,污水遍地横流,一个茅坑两块砖的现象比比皆是。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开始后,国家以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改水改厕,人居环境一路向好。但是,由于农村面积广、人员多,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生活垃圾,虽然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清理,仍然不能满足垃圾清运的需要,日常卫生清运中“干部干、群众看,前面清、后面扔”的现象仍屡屡发生。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沈丘县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积极探索生活垃圾清运付费制改革,变政府买单为农户付费。改革中,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行政推动、市场运营、全域治理、示范带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基本原则,强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的职能职责,明确村民的责任与义务,发挥市场运营主体作用,逐步建立起了“有制度、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垃圾不落地。同时,建立起了“项目争、财政拨、村列支、农户付、社会筹、政府补、指标换”等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有效弥补了农村垃圾清运处理中的资金缺口。

农村垃圾清运付费制改革,推动了群众卫生习惯的转变。大辛营行政村紧邻沈丘县城,2021年12月,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对村边、路边、水边环境进行整治,植草栽树,整合村内集体土地,建设文化广场,同时进行垃圾付费制试点改革。最初,为保持村内环境卫生,办事处为村里配备了两名保洁员。由于村里有多家饭店、户办企业及商户,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较多,即使保洁员不间断地对垃圾进行清扫,垃圾车每天按时清运,也不能保持村庄整洁,政府头疼,村干部闹心。

“为把垃圾付费改革工作做实、做好,村里组织召开了两次不少于800名群众参加的宣传大会,通过大会向群众宣传垃圾付费制改革的好处。通过宣传,大部分群众都非常支持。”北城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程艳领说。

“原来认为一定会有阻力,当工作开始进行后,才知道群众对这项工作还是非常理解和支持的。”大辛营行政村党支部书记辛丰告诉记者,仅3天时间,全村680户居民、9家企业、3家饭店和全体商户不但足额缴齐了垃圾清运费,还多缴了900余元。

因地制宜 多种付费方式并存

沈丘县推行生活垃圾付费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采用“一事一议”和“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机制。垃圾清运付费制改革按照“谁产生、谁处理、谁付费”的原则收取费用。明确了普通农户每年每户付费50至100元,门店、商铺、饭店等每年每户付费500至1000元,工业企业每年每户付费1000至2000元,红白喜事每次付费100至200元,村民建房每次付费1000至2000元等试行标准。执行中,按照“村民的事村民议、村民的事村民定”的思路,把农户垃圾付费制改革的话语权、主动权交给群众,按户、按人还是按承包的地亩数付费,每户、每人或每亩地每年付多少,监测户、脱贫户、低保户、残疾人等低收入群体及长期在外务工家庭是否减收或免收,完全由群众说了算,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议事会决定。

洪山乡臧庄行政村实行按人地各半征收的办法收取垃圾清运费。“每户一年总共才出几十元钱,门前的卫生每天保持得干干净净,还为每户免费送一个垃圾桶,这样的改革是个好事。”60岁的村民李朝正说。

付井镇郭岗行政村是蔬菜种植专业村,全村609户居民,大棚蔬菜种植户有200余户。该村按照每户每人20元的标准征收;对大棚蔬菜种植户,蔬菜大棚数量在4个以上(含4个)的,每户征收200元,不再征收个人部分,蔬菜大棚数量不足4个的,仍然按每户每人20元标准征收;户办企业每家按1000元,饭店、超市按每家500元的标准征收。“俺家5口人,交了100元,这100元拿得太值了,只要把垃圾放到指定地方,很快就有人清理走了。”村民张翠芝说。

刘湾镇杜庄行政村下辖11个自然村,村里有8个保洁员。面积大、战线长,仅靠保洁员的力量很难保证垃圾及时清运。垃圾付费制改革开始后,经村民理事会同意,每户缴纳垃圾清运费50元,另外,每年每户再出3个义务工。老党员郭振民说:“群众的积极性可高了,都主动到村委会缴纳,在外地做生意的伍振红通过微信捐款1万元;刘学红、刘春华各捐款2000元。”

“老杜,义务工出够没有呀?”采访中,看到村里一条小巷内走出一位肩扛扫帚的老人,村干部开玩笑地问道。

“早出够了!已经出超好几个了。”老人回答道。老人叫杜光彬,是村里的五保户,他几乎每天都主动到街上打扫卫生。他说:“群众有的出钱、有的出工,我也不能闲着,为村里环境变好咱可不能落后了。”

据了解,由于各村情况不同,垃圾清运费收取方式采取按人地各半、全部按人、全部按户和按照承包地亩数收取等多种方式。

改革创新 催生新型村民理事会

在实施农村垃圾清运付费制改革中,各行政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向心力得到加强,还催生了人居环境整治村民理事会。

洪山镇党委副书记武文哲说:“推行农村垃圾付费制改革后,村委会更具有号召力了。群众参与公益活动的意识增强了,主人翁责任感也增加了,原来召开群众大会,需要费很大的劲,现在只要广播一通知,群众很快就会赶到会场。”

杜庄行政村64岁的老党员郝云堂说,垃圾付费制改革后,村里增加了保洁员的数量,他们的工资有了保障,干劲更高了。村党支部还腾出组织党员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党员们的干劲也足了。“虽然我年龄大了,但是只要党组织召唤,我就会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郝云堂说。

农村垃圾付费制改革催生了大辛营、杜庄、臧庄等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民理事会,完善了村规民约。人居环境整治村民理事会由群众选举产生,根据村庄大小,成员10至20人不等,大部分由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和乡贤以及村干部组成,老中青相结合。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义务谋划、监督村级农村人居环境重大事项,做好农户垃圾付费收取和使用管理,开展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监督农村人居环境保持情况,对违反村规民约者进行教育等。

村民李朝正说:“以前,我们村里烂渔网、瓜果皮等随处乱扔,自从有了人居环境整治村民理事会的监督,乱扔垃圾现象就很少了。”把环境卫生保持纳入村规民约,提高了村民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主人翁意识, 村规民约也得到了完善。

为保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专职保洁员队伍也应运而生。各乡镇(办事处)成立了环卫大队,各行政村建立了环卫中队,每个行政村按400人设置1名专职保洁员的标准设置专职保洁员,村庄较大、专职保洁员较少、难以覆盖公共区域垃圾清扫、收集、保洁的,聘用公益性岗位保洁员,保证了垃圾的及时清运,做到了垃圾不落地。

长效机制 在改革中形成和完善

在农村垃圾清运付费制改革中,沈丘县探索出了“网格化管理、垃圾分类减量、门前三包、保洁员管理、村庄清洁日、村庄清洁志愿者服务日、积分管理、星级创建评比、红黑榜、投诉举报”等十项管理办法。沈丘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陈晓东说:“全县开展的农村垃圾清运付费制改革和‘三边四化五美’工程,切实解决了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看、没钱干、一夜回到原样等三大堵点,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和常态化,群众卫生意识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变得越来越洁净,树更绿、水更清、道路更通畅,村庄更美了。”

沈丘县委书记田庆杰表示:2022年,全县要持续开展“三边四化五美”工程,大力推进农村垃圾清运付费制改革,农村垃圾要实现“户分类、村收集、市场转运、县级处理全覆盖”,垃圾分类率、转运率、村级人居环境村民理事会组建率、村规民约完善修订率、农户垃圾清运付费率要达到100%。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人居环境长效工作机制,理顺管理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强化督导考核,匠心打造“绿不断线、纵深成林、四季有花、层次分明”的宜居环境,早日实现“美丽大花园、幸福新沈丘”的奋斗目标。②5

2022-04-08 ——沈丘农村垃圾清运付费制改革的创新实践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64301.html 1 为有源头活水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