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6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务工种田两不误

□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4月11日,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的气温一下子升到28摄氏度。“天气变暖,我趁着中午下班,下地防治一下麦田红蜘蛛。”在县城伞业产业园上班的田俊带着借来的无人植保机回到自家麦田,15分钟就给30多亩麦田喷完了药,还不耽误下午回县城上班。

田俊是郸城县新型农民的典型代表。像田俊这样在县城有房有车,在农村有地种,甚至成为种植大户的大有人在。他们得益于当地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村增收政策的落实。

郸城县位于豫皖两省交界处,是典型的农业大县。“郸城是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建设高标准农田132万亩,小麦病虫害无人机统防统治达90%以上。”郸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柴建振说,郸城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超过80%,农田里建有农业物联网管理系统、物联网植保系统、智能灌溉系统,还开展良种育繁、农机推广、人才培训等科技兴农工作,粮食总产量连年达24亿斤左右。农民由“会”种田变成了“慧”种田,轻轻松松向土地要效益成为现实。

腾出双手的农民放下锄头、走进工厂,成为乡村车间、县城高新区的主力军。记者在郸城县走访看到,郸城县乡乡有工厂、村村有车间,全县19个乡镇488个行政村几乎都有中小企业或加工点,为乡村振兴汇聚了大能量。

裁伞片、钉伞扣、热合、装伞骨、裁顶、装柄、包装……在郸城县伞业产业园三和雨具车间,现代化流水线作业省工省时,200名工人操作着200多台制伞机械,每天能生产5万把雨伞。

郸城发挥豫东南地区面向江浙一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优势,与天堂、梅花、红叶等知名伞企建立合作关系,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伞业产业园,吸引了106家制伞企业入驻,从业人员9300多人,年产值达9亿元。郸城县还推动生产加工向乡村延伸,开办201个乡村加工点,增加近万个就业岗位,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个月4000多元,加班还能多挣点,在家门口能拿这么高工资我很满意了。”在宁平镇万众新能源有限公司电池生产车间,徐楼村的潘环英负责为正极点红色胶水、负极点蓝色胶水,烘烤定型后把电池搬下流水线等待包装。

郸城县充分发挥乡情招商优势,把外出务工大军转化为返乡创业主力军,2021年签约回归的创业资金达120.5亿元。开展劳务培训,提升农民就业能力,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转移就业服务36万人次,实现就近就业8万多人次,实现了劳务输出大县向创新创业强县的转变。据不完全统计,当地近3年来招商引资落地企业538家,总投资311.28亿元,郸城人足不出乡实现了身份转变,口袋越来越鼓。

(原载于4月15日《经济日报》)

2022-04-16 □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64851.html 1 务工种田两不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