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9日
第06版:人物 PDF版

那些麦子

——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杨光宇纪事

杨光宇

首席记者 刘彦章 记者 苑美丽 文/图

5月底,周口市农科院小麦试验田里金灿灿的小麦像精神抖擞的军人,骄傲地展示着自己挺拔的身躯,向自己的“司令”报告辉煌的战绩。

他们的“司令”就是杨光宇。

在常人眼中区别不出麦子,杨光宇一眼就能区分,并从这些粗粗细细、高高低低、品相不一的麦子中,找到自己育种最需要的那一株。

从播种到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再到抽穗、灌浆、成熟,整整8个月,杨光宇几乎每天都“泡”在试验田里,每一株麦子的细微变化,他都记在心里。

一季季,一年年,杨光宇和麦子朝夕相处,整整40年。

如果小麦会说话,它们和杨光宇及其团队会有多少亲密无间的交流?杨光宇的妻子说,丈夫一生对小麦情有独钟。杨光宇说:“一生从事小麦育种,生命很长,似乎也很短,因为只要到了小麦试验田,时间就仿佛凝固了。”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983年,刚从河南省农学院(现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的杨光宇意气风发,手持派遣证,骑着借来的老式自行车,兴高采烈地去周口地区农科所报到。

在周淮路口五里棚,他问一位老伯:“请问农科所在哪儿?”

老伯犹犹豫豫,“没听说过!市区西北角有个农校,大概在那儿吧!”

谢过老伯,杨光宇得意扬扬,骑车半个多小时来到农校,却被告知农科所就在刚才他路过的五里棚附近。

当时的农科所一点也不起眼,几排平房被夏季的树木遮掩,没入周围的苹果林和田地里。加之那时的农科所没多少成绩和影响力,连附近的群众都不太熟悉。

报到后,杨光宇连办公桌都没有,更别说住的地方了。因没有住室,他被安排住在打面房里,与工人何师傅住在一起。他们晚上席地而睡,汗水和浮在脸上的面粉融在一起,蚊虫很多,整夜难眠。杨光宇就这样度过了难忘的酷暑。

后来,杨光宇又被临时安置到兔子房。

兔子房养过肉兔,后来闲置,只有两间房屋,里间被改造成小麦加代春化室。杨光宇支张木床,乐不思蜀,昼夜之间,制冷机轰轰作响。杨光宇乐哉悠哉,全身心投入学习和育种工作。

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那么新鲜。“年轻时真有劲啊!改良土壤,往试验田黏土里加粉煤灰,一个人拉几翻斗车,累得浑身酸疼,睡一觉,没事儿了。给小麦试验田浇水,夜以继日,困了裹着雨衣躺在田畦上就能入睡。小麦收割时,天不明就起床,用镰刀割,布谷鸟叫时,已割5个区了,之后再一捆捆脱粒……”杨光宇回忆道。

“当时杨光宇是小白脸,风风火火,现在黑多了!”73岁的马师傅说起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就这样,在杨光宇的恩师、研究员郑天存的带教下,周麦系列品种一个接一个火遍育种界,火遍黄淮麦区,成为黄淮麦区多年来的当家品种。周口地区农科所因成绩突出,在全省率先升格为农科院。40年来,共培育出40多个周麦系列品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5项,累计播种 8亿多亩,为河南、安徽、江苏、山东、陕西等省的小麦丰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你看这周麦9号,矮秆抗倒伏,株型直立,穗粒大,是黄淮南片亩产超千斤的标志性品种,最高一年仅河南省播种面积就突破3000万亩,几乎占河南省小麦播种面积的一半。这是我毕业后参与培育的第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小麦品种。期间,还育成一个矮秆、大穗、大粒、抗病好的小麦品种叫周8425B,以它为亲本育成的后代麦种,全国有600多个!”

“再看周麦18号,它是周麦9号的后代,参加黄淮南片区试3年取得8个第一,亩均单产突破600公斤。10多年了,还是国家试验的对照品种,是周麦系列品种中的常青树!”

“往前看,周麦49、周麦48都是我们正在培育的最有竞争力的小麦后备品种,它们有望在小麦生产中再立新功。”

说起自己的育成品种及苗头品系,杨光宇满是自豪与骄傲。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十年磨一剑!

杨光宇把自己的青春年华“交给”了市农科院,“交给”了周口、河南甚至黄淮麦区,从一个小年轻,成长为全国知名、全省著名的小麦育种专家。

作为农民的儿子,杨光宇对小麦和土地的感情是天然的,因为他对饥饿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他至今不吃红薯和红薯面馍(小时候吃伤了),看见胃里就泛酸水。而好面馒头或面条,则是童年“高不可攀”的食物。

“最紧张的高考冲刺时期,一个月买不到二两好面馒头,吃的都是蒸红薯和红薯面窝头。印象最深的是没有菜,咸菜也是奢望。当时最金贵的是一瓶只有10毫升玻璃瓶装的香油,蘸着盐水下饭。用筷子在玻璃瓶中蜻蜓点水似的蘸蘸,筷子似乎挨着似乎挨不着,然后在盐水里搅一搅,飘起几个油花即大喜过望。因为这10毫升的小磨香油,要坚持食用2个月啊……”

“高考结束后,父亲带着我在县城吃了一顿大餐:两个变蛋,一碗蒜面条。那滋味,一辈子不会忘……”

杨光宇是恢复高考后分配到周口地区农科所的第一个农学本科大学生,3年后成为全市全所第一个小麦专业研究生。他开朗、能干、敬业,很快赢得了全所上下的认同,更得到了当时的作物育种研究室主任郑天存的厚爱。

郑天存把杨光宇当作自己的学生和得力助手,把自己的学术衣钵全面传授给爱徒。也正因如此,杨光宇一生没有离开市农科院、离开小麦育种。

郑天存今年76岁,1968年毕业于河南农学院。作为农家子弟及农大校友,师徒二人从成长经历到文化基因都高度契合。郑天存及其团队在长达数十年的周麦系列育种进程中,取得了享誉全国的巨大成就,创造了黄淮冬麦区多年独领风骚的奇迹。杨光宇全程参与,是他最得力的助手。

期间,杨光宇有几次工作及提拔重用的机会,但最后都放弃了。

1986年,杨光宇考上河南农业大学小麦栽培专业研究生。当邮递员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递到他手中时,一个全新的世界为他打开了。

研究生毕业后,杨光宇被分配到周口地区烟草局。作为国家专营机构,烟草局收入高,工作轻松体面,且可为他提供一套住房。杨光宇几位研究生同学,都被分配到省、地烟草系统。杨光宇经过反复思想斗争,决定到烟草局报到。

如何跟农科所及恩师汇报呢?他揣着两瓶好酒,买了两条烟,编好说辞,心里七上八下来到老师家。

“郑老师,您爱抽烟,我到烟草局后,保证每个月给您孝敬两条‘喜梅’或‘彩蝶’香烟。”

当时的香烟不好买,杨光宇认为这是个好理由。

空气很沉闷,一向不善言辞的郑天存说,“你学的专业到烟草局有什么用?我不要你的烟,我明天就戒烟。”

杨光宇目瞪口呆。

郑天存视杨光宇为自己事业的继承人,把他当学生也当家人。成家前,杨光宇几乎天天在老师家吃饭。

回到家里,杨光宇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恩师的一声声教诲、一幕幕教导让他不忍离开。而现实是,作为长子,他要照顾老人、养活妹妹,烟草局收入远高于农科所。最终,他决定把档案从烟草局调回农科所。

10多年后,杨光宇成为全市少有的几个正高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科研界如日中天。机会也频频向他招手。

2000年,周口师专升本,生物工程系非常需要有专业背景的杨光宇。学校频频向他伸出“橄榄枝”,希望他担任周口师范学院生物系主任,被他委婉拒绝。之后,当面对母校河南农大的召唤和种子公司高薪聘请,他心如止水。

“在麦田里,我心情最好,啥都不想。只要有时间,我愿意‘长’在麦地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育种是一项团队配合作战的事业。一个优良品种的培育,是育种团队几年甚至十几年科研攻关的结果。要将几万种小麦种子进行比对,择优杂交,优化组合,反复提纯,固优去劣,稳定优良性状,最终筛选出目标品种,然后是各级区试,最后审定。不少农业科研人员穷其一生也没有培育出满意的品种。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郑天存带出了杨光宇,杨光宇又带出了一批新人。几十年来,一代代科研人员接力奋战,把青春写在三川大地上,取得了蜚声国内外的优异成绩。

“杨老师待人友善,总是想着成人之美,别人取得好成绩,他从不嫉妒,大家都很尊重他。他一有机会就带我们参加大大小小的交流会,鼓励我们发言,给予我们指导,他甘当‘绿叶’。我们很幸运,生命中能遇到这么好的领导、老师、朋友。”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韩玉林说。

殷贵鸿在杨光宇的帮助下迅速成长,现为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河南省优秀专家,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内知名中青年小麦育种专家。

殷贵鸿毕业后被分配到小麦研究室,杨光宇看他综合素质高、有发展潜力,就下功夫重点培养他。殷贵鸿参加工作3年,杨光宇就向领导推荐,破格提拔他为市农科院小麦研究室主任。郑天存退休后,杨光宇向院党委推荐,让殷贵鸿接任周麦育种团队负责人,自己退居“幕后”,全力支持殷贵鸿带领周麦育种团队进行科技创新,继续保持周麦育种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培育出周麦27、周麦36等新品种。

杨光宇不吝自己一生积累的口碑与资源,向国内知名小麦专家推介殷贵鸿,让他在全国小麦界迅速站稳并得到同行认可。

殷贵鸿被提拔为市农科院副院长后,为支持母校冲击“双一流”,杨光宇又说服动员院领导和同事,促成他调到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担任副院长、教授。

“我培养的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很多。我对他们毫无保留,只想让他们尽快独当一面。事业总得有人传承,未来属于他们。”

帮年轻人出人头地,倾己力扶助新人。杨光宇表现出的无私品格及宽广胸怀在小麦育种界、学术界广为传颂。

杨光宇及其育种团队有着独特的育种敏锐性,周麦育种整体思路是:矮秆、中大穗、横向结实性好,小麦品种聚合了高产、抗性、品质和适应性等优良性状。周麦系列品种优点很多,缺点较少,既好看又高产,实现了政府放心、农民省心、企业热心。

除小麦育种,杨光宇在芝麻育种界也有很高的成就。

周口是全国少有的几个芝麻生产重地。市农科院原来没有这方面的人才,而国家又亟须发展芝麻等油料作物,他就主动把责任担起来,兼任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芝麻试验站站长,并屡屡创造佳绩。

“现在,市农科院芝麻科研团队共有7人,育成10个芝麻品种。每年体系年终考评时,大家投票,我们团队总是前三名。我去年都到了退休年龄,组织上不让我脱离一线。让我欣慰的是,芝麻站已后继有人,我可以放心把担子交给年轻人了。”

被同事戏称为“劳模”的杨光宇把自己的一生沉浸在“苦差事”里,守护着一粒粒种子,谢绝外部繁华。他是大树,是绿叶,是年轻农科人的避风港。他以农民儿子的身份定义自己。那麦收时大地的金色,就是他最得意的作品。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土地、粮食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收成丰歉关乎社会稳定。华夏先民从最初摸索着在野生植物中筛选作物,到现代农业专家历经艰辛培育良种,所有努力无不是为了满足生存与温饱。

几千年来,中国绝大多数年份都处于饥荒战乱之中!

中国历来以农为本,士农工商,农是基础。

让我们看看周口历史——

明正统十三年(1448年),黄河决口荥泽,漫流商水、西华、太康等县,淹没田地数十万倾,民多逃往他乡。

宣统三年,夏粮歉收,粮价飞涨,饥民集结向富户索粮。

1942年,旱风为灾,二麦歉收。民大饥,饿殍盈野。仅淮阳饿死85221人,绝户6006户,父子离散16757户。

……

“有了小麦就能吃好面馍,有了芝麻就能吃上香油!”这是杨光宇这一代及老一代奢侈幽远的梦想。

让父老吃饱肚子,让乡亲不愁饥饿,让国人从吃饱到吃好,是杨光宇这一代农业科研人员报效国家和社会朴素的阶级基础。

播种、杂交、观察记载、选种、测产……再去等待一个个未知的结果,熬白了几代人的头。地市级农科院条件有限,做出成绩更难。但杨光宇坚守的态度从未动摇,他是农民的儿子,有着让父老乡亲吃饱饭的朴素追求。

就是为了这个追求,杨光宇成了育种道路上的“苦行僧”。他带领团队攻坚小麦育种各项难题。周麦系列品种从中低产到高产再到超高产的每一个阶段,都培育出突破性品种,像周麦9号、周麦18号、周麦22号、周麦27号、周麦36号,到目前正在参加试验的周麦49号,有的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30年来,周麦系列在黄淮麦区都是主推品种,引领、主导了小麦种植方向。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一粒良种背后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辛苦付出。

从一亩地几十斤上百斤到一千多斤,经历了多么漫长的岁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农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实现了以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全世界22%人口的奇迹!

盛世中华,农业仍然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中国人的饭碗,必须装中国人的粮食,必须依靠中国人培育的种子。

这也是像杨光宇一样的中国农业科研人员一生扎根泥土,默默奉献,勇于超越,甘做当代神农的历史宿命。

......

双手粗糙,面色褐红,衬衣褶皱,性格平易和蔼,已过退休年龄的杨光宇让笔者感觉很温暖很舒服。

他是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特色油料产业技术体系芝麻周口综合试验站站长、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主持人;他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超高产多抗小麦育种创新型科技团队带头人;他是河南省农业科研系列高评委委员,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农学会、河南省作物学会理事,中国油料作物学会会员。

这是他一生经历和奉献的概括与浓缩,是他从农学大学生、研究生到国内著名小麦育种专家的学术符号,也是矢志不移扎根农业大地,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作出突出贡献至今退而不休中国知识分子的光荣。

是他们牢牢把握国家种子安全,确保农业稳天下安。

让我们向这些把青春和生命扎根华夏沃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中国知识分子致敬,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行文结束,我想,如果小麦会说话,它会把最美的诗篇念给杨光宇及其团队;如果小麦会跳舞,它会把最美的舞姿展现给自己的伯乐和缔造者;如果小麦会作画,它会深情地呼唤一代一代中国农业科学家,继续描绘出更加绚丽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图景!③11

2022-06-09 ——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杨光宇纪事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69030.html 1 那些麦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