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9日
第07版:特别策划 PDF版

《道德经》第十七章

本期撰稿人:宋丹丹 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李晓英 周口师范学院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十七章。

解析: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出自《道德经》中的箴言:“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几句话写出了执政者与老百姓之间的四种关系。那么,一个国家的治理最理想的状态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道德经》的第十七章。

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生活的时代,天下共苦,战乱不休。将天下无道的乱世恢复成天下有道的治世,是老子心中最大的期盼。在老子心中,最理想的政治愿景是统治者具有诚朴信实的素养,政府服务于百姓,政治权力丝毫不会使百姓感到逼迫,人们生活得安闲自适。为此老子在这一章勾画了一幅不同等级的行政图画,他把领导者治理的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也是最理想的境界是“太上,下知有之”。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章所说的“太上”“其次”这些指的是价值等级的排列,并不是时代先后的排列,其中“太上”指的是最上等的治理境界和最上等的治理方法,和后面的“其次”是相对应的。达到“太上”这种境界的人,是最高明的统治者,他在治理上采取减少干预和束缚,上顺天理下应民情,使得人心淳朴,天下太平安宁。而“下知有之”中的“下”指的是天下百姓。老百姓只知道有统治者或管理者的存在,只知道有天,而不知道有治,只知有君,而不知其政,如同“人在道中不知道,鱼在水中不知水”。所以,对安居乐业的百姓来说,天下这么太平,生活这么美好,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政治,他们只是自然而然地在生活。

第二等是“亲而誉之”。这是次一等的境界,统治者或是管理者能走到老百姓身边来,推行仁政,勤政爱民,不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他可亲可敬,和人们相处融洽,所以大家都亲近他爱戴他赞誉他,这是令人满意的好君主。第三等的境界是什么样呢?答案是“畏之”。统治者以刑罚治理国家,不管合不合理,如同当时秦国建立严刑重罚,老百姓稍微犯一点小错,就会被砍去手脚,在这种高压的施政下,老百姓是敢怒不敢言只能畏而远之。最次一等也是最糟糕的治理境界,那就是统治者全无章法,胡作非为,靠阴谋权术愚弄欺骗百姓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老百姓视他为敌人,以至于大家都会唾骂这样的昏君,就像殷纣王,他骄傲自负,暴虐成性,致使民怨沸腾,众叛亲离,最终落得在鹿台自焚的悲剧。

老百姓和统治者之间的这四个层次关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答案就在于统治者对大道的体悟和认知。大道并不彰显,而且是无形无体无迹无象,因此不是那么简简单单、轻而易举就能掌握的,体悟不到大道的原理也就无法体悟大道自然无为、虚静柔弱、不争处下的特性,自然缺乏从天下大局探讨慈爱的心怀,缺乏以百姓心为心的为民情怀,缺乏不强作妄为的治世理念,能够把握的只是那些权、威、刑、罚等有立竿见影功效的东西,这些自然得不到百姓的认可和接纳。统治者自身修养不够,诚信不足,又如何让人民相信他呢?历史上著名的“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一笑而点燃烽火台,结果失信于诸侯而导致西周灭亡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最好的执政者是“悠兮其贵言”。“悠兮”,是指悠然自然的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重要的条件是“贵言”,“贵言”代表很少发号施令。宋元之际的学者吴澄在《道德真经注》里说:“贵,宝重也。宝重(贵)其言,不肯轻易出口。”现代学者陈鼓应先生说:“贵言,是指言行谨慎,不轻易发号施令”。在《道德经》第五章里老子曾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那么多言和贵言很显然是两种相反的治理方式和路径,多言体现政事纷扰,而贵言呢则喻示天下晏然。所以在老子看来,统治者要时刻以圣人的标准来框定自己的思想与言行,要把握大道的奥秘,懂得“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践行“利而不害”“功成不居”的法则,这种近乎“以道治国”的政治形态有别于古代的“德治”和“法治”。儒家所倡导的德治,首先要求统治者自身要有很高的德行,注重修身和勤政,充分发挥道德感化在治国中的作用,主张为政以德。法家的法治,主张用“严刑酷罚”来统治社会,往往只注重行为有没有违法,人与人之间没有道义可言。虽然老子反对强制和强势,但并不反对法律和竞争。事实上,好的法律制度更是秩序井然的必要条件,合理的自由竞争也是自然秩序下的必然结果。所以,在老子的思想中,道、德、法这三个方面在功能上是一个整体:道化人心,德定言行,法守底线。若是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一定难以实现良好的治理局面,因为执政者再高明再伟大,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百姓的智慧和能力是无穷的,尊重老百姓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一个好的规则和制度里自由发展,自己隐身于其后,能者不居其功,德者不恃其贤,这才是这一章的精髓和主旨。

接下来老子说到“百姓皆谓我自然”。“自然”是道家学说的核心价值,在《道德经》中“自然”一词共出现5次,而本章是首次出现。这里的“自然”,并非指自然界,而是指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以及后面章节会出现的“希言自然”“道法自然”“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都是这个意思,都是用以指天地万物的本性而已,都是突出执政者要放弃干涉、强制百姓的治理,趋向无私、无为、不见痕迹的治理。这种自然和谐的状态我们可以通过老子对水的比喻来说明。在第八章中,老子为我们讲述了水有着“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的至上品性,有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七善美德,这些至上至美的特性中,最显著也是人们赞誉有加的特性便是“润物无声”。水为万物的生长提供不可或缺的生机和养分而使得这个世界繁花似锦、生机盎然,树木的苍翠,鲜花的烂漫,我们在欣赏这些自然美景时却不见它们被滋养与灌溉的痕迹,这是大自然之道,懂得这个自然之道,我们也就明白了至高等级是如何划分出来的。

治理有等级,公众是杆秤。本章中这四种不同的治理等级,其目的不仅仅是在赞美最高等级的执政状态,更是用后三种类型的治理模式和状态为执政者做一个善意的提醒。在对比中我们得知最好的领导是无为的领导,他看起来好像没有做什么,但又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了,不着痕迹不见功劳。而要成为一名无为的领导,他的心性要过三道关:首先是不贪图功名,不贪图拥戴和赞誉。领导若是喜欢赞美,就会伴随有吹捧和献媚,就会有小人云集,时间久了自然会埋下祸患。其次是不要装模作样耀武扬威让人害怕。执政者崇尚个人权威就容易形成以上压下,以强凌弱的高压治理,这完全是一种以强者面目出现的弱者统治。第三道关就是要洁身自好,不让他人轻蔑。执政者身在其位不谋其政,没有责任和担当,问题是别人的好处都是自己的,自身毛病多还不学习不自省,这样不得人心的领导是最让人轻蔑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什么是最理想的治理状态。那么,无论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还是一个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者,都可以针对老子所说的无为和另外三种类型的领导模式,不妨给自己对对号,看看自己处在什么级别和高度。当我们真正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我们就能少做一些无用功,就能避开老子指出的负面后果,从而找到正确的方向。路从来都是自己走的,有的人,能将路越走越宽,有的人却将路越走越窄,以至于最后都容不下自己。②6

2022-06-09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69031.html 1 《道德经》第十七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