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3日
第05版:商水新闻 PDF版

农田高标准 丰收有保障

——走进商水县张庄镇探索夏粮丰收秘诀

记者 马治卫 通讯员 乔连军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三夏”农忙时节,商水的广大麦田里机声隆隆,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田间,不少农人感慨道:“小麦大丰收,多亏高标准农田建设。” 

“今年小麦亩产超过1600斤!我种了一辈子地,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收成。”6月6日上午,商水县张庄镇南陵村种粮大户、54岁的邱守先激动地说。

去年秋季,几次大的汛情让商水麦播时间推迟;今年春季,商水又遇干旱天气,大家都担心小麦减产,可今年小麦亩产却创下历史新高。“为啥大灾之年大丰收?这多亏党委、政府在咱这儿建设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邱守先说。

“那是!我十几岁就种地,种了五六十年,啥都经历过。生产队时,小麦亩产才一二百斤;土地承包后,小麦亩产达到五六百斤;取消农业税后,小麦亩产达到八九百斤。前几年,小麦亩产超过千斤已算是高产了。我说的可都是风调雨顺的年份,要是遇上大旱大涝,产量就没法说了。以前的南陵村,涝了,积水排不出去,村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被淹死。旱了,缺少机井浇地,村里仅有几眼机井,村民浇地得排队,排到跟前了,庄稼也旱死了。”85岁的南陵村老党员邱怀珍说起往事记忆犹新。

张庄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陈庆伟,是商水县3.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的见证者。从考察、规划,到清障、施工,直至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成,离不开时任镇党委书记张军启、现任镇长王文灵及陈庆伟的关心与支持。

据介绍,在商水县张庄镇建设3.5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国家共投入资金1.5亿元。示范区内建有物联网控制中心、田间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病虫害防治监测站,安装了固定式自动喷灌设备、人工降雨设备,实现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高效融合。

在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如果想浇地,只要通过手机下载浇水APP,手指轻轻一点,自动喷灌设备就能工作,想浇哪儿就浇哪儿、想浇多久就浇多久。植保无人机根据作物病虫害防治监测情况,对农作物适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示范区内所有田间道路都修成了水泥路,对沟渠进行了开挖铺设砌衬,新打机井268眼,新建农桥67座,铺设地埋线134公里,铺设地埋管74公里……

“去年小麦播种前,连着下了几场大雨,由于示范区内沟渠相通,排水条件好,积水都及时排了出去;今年一开春儿,就遇上了连续干旱天气,但是我们一点儿也不担心,用手指一点手机上的浇水APP,自动喷灌设备很快就能将耕地浇个遍。如果没有高标准的排灌设施、现代化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技术,大灾之年要想夺取大丰收,那是不可能的。”邱守先说。

南陵村党支部书记、种粮大户邱大永对记者说:“可别小看土壤墒情监测站、田间气象站、病虫害防治监测站,它们能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土壤墒情信息、病虫害发生信息,根据这 些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农田。”

小麦丰收也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创新,尤其是农业的“芯片”——种子。近年来,一些农业科研单位培育出一批优质高产抗病抗灾新麦种。去年年底,邱守先与河南秋乐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秋乐百农307”小麦良种种植合同,收获后,公司将以每斤高出市场价0.25元的价格回收。邱守先的2100亩地种的全都是小麦新品种“秋乐百农307”。6月3日,经过商水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实地测产验收,亩产高达1658斤。

为了保障小麦稳产增收,商水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常驻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业服务中心,随时提供小麦管理技术指导服务,周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人员也常到这里对种粮大户进行技术指导。

“没有辛勤付出,就没有丰厚回报。虽然种地比较累,但如果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有土地可以流转,我还想扩大种植面积,多种地、多打粮,为国家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作贡献。”说起今后的打算,邱守先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让我们这儿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保障农业稳产增收的现代化、信息化设施一应俱全,极大改善了我们这儿的农业生产条件,从而确保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张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文灵说。

2022-06-13 ——走进商水县张庄镇探索夏粮丰收秘诀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69326.html 1 农田高标准 丰收有保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