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13日
第06版:周口文化 PDF版

端午节与伍子胥

柳岸

也许是吴人对伍子胥的缅怀,才有了端午节与伍子胥的传说。

吴人对伍子胥的敬仰超过楚人对屈原的敬仰。倘若伍子胥不被夫差赐死,倘若夫差像阖闾一样重用伍子胥,也许就没有后来的吴越争霸,也没有越灭吴。吴地历史,乃至中国历史就会改写。而夫差在他的时代,并未做错什么,只是用错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伯嚭,一个伍子胥的同乡,因其父被害逃亡投奔子胥的人。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诸多文化渊源,以及诸多民俗故事。从本源上说,端午节是上古时代的天象崇拜,由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故而,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在传承发展中又杂糅了许多民俗。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传说是纪念伍子胥、曹娥等人,与传统文化忠孝节义的价值观相合。相对于屈原,伍子胥名气似乎小一些。伍子胥比屈原大二百一十九岁,对于先秦人物,越早越疏于人知。对于伍子胥,大家所知道的可能是“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关于伍子胥的故事,我在《西施传》里做了详细的描写,他是吴越争霸英雄群体里的主要人物。

伍子胥原本是楚国人,其父是楚平王朝中的太子太傅,受太子少傅费无极陷害,父兄皆被楚平王所杀。说起费无极,倒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楚国人,是笔者在“春秋名姝”四部小说所有人物中,所写的最坏的一个。这个人可以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无中生有,随意谮杀。他本是楚国太子少傅,却不得楚太子建看好,于是想废掉太子。他被派去为太子迎亲,却把新娘转奉给了楚平王,而后挑唆楚平王让太子建驻扎边境,又说太子有谋逆之心,楚平王竟然也相信,下令诛杀太子。伍奢是太子太傅,被费无极一网打尽,而且为了斩草除根,又要杀死伍奢两个儿子伍尚、伍贠(子胥)。伍尚为父赴死,伍子胥逃亡为父兄报仇。逃亡的伍子胥一路遭到楚国军士追杀,才有了“过昭关”的故事。其实,“过昭关”在伍子胥的生命中,只是一个小环节而已。

“复仇”是春秋时期的一个文化符号,有着“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之才的伍子胥,自然逃不掉复仇的窠臼。伍子胥为了替父兄报仇,带着公孙胜(楚太子建之子)逃到吴国。他化装成乞丐在街市流浪,进入了吴王朝廷。而后,他与公子光合谋弑杀吴王僚。公子光即位为王,改号为阖闾。正因为有了伍子胥,公子光才成为吴王。所以,吴王阖闾为了王位,亦为了吴国,答应为伍子胥复仇。在吴王阖闾朝中,还有一个楚国人,就是与伍子胥一样被费无极害得满门抄斩漏网逃亡的伯嚭。伯嚭由伍子胥引荐给阖闾,被封为大夫,后被夫差封为太宰。此人应该是历史上最大的奸臣,不但害死了伍子胥,而且促使了吴国的灭亡。伯嚭虽然有着深仇大恨,却不思复仇,而是一心只想谋身。他的贪婪,导致了吴国的灭亡。因为他接受了越国的贿赂,劝说吴王夫差不杀越王勾践。越国的财宝源源不断流进伯嚭府邸,伯嚭才不断为越王周旋,谗害伍子胥。伍子胥扶助阖闾即位、建城、举贤、立太子夫差,为阖闾谋划霸业,终于使得吴国军队占领楚国郢都,楚昭王逃离,楚平王之尸被鞭,至此,子胥大仇已报,吴王阖闾霸业亦成。被伍子胥建议立为太子的夫差,在阖闾檇李之战战死后即位。夫差为父复仇,在伍子胥的扶助下,练兵三年后对越开战,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山上,伍子胥建议吴王夫差灭掉越国。但是,在伯嚭的周旋下,吴王夫差留越王勾践不死,在吴为奴三年。三年间伍子胥为了吴国基业,多次谏杀越王,而伯嚭因受越贿不惜谮馋子胥。在智臣范蠡的建议下,越王勾践以“尝粪决疾”感动吴王夫差。一位君王,为了你的病情,竟然去吃屎,夫差如何不感动?他问遍群臣,谁能做到?群臣皆言做不到,夫差叹道,就连太子亦不能做到。于是,赦越王君臣归越。得以返越的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后来终于灭了吴国。

吴越争霸中,有六个核心人物,吴国:夫差、子胥、伯嚭;越国:勾践、范蠡、文种。这六个人中,除了吴王和越王之外,都是楚国人。笔者曾有不太准确的定位,子胥忠臣、伯嚭佞臣、范蠡智臣、文种能臣。

夫差倒没有做错什么,只是一心想称霸中原,但遇上了强大的对手,恰巧身边又有一伯嚭。越王勾践经历了“尝粪决疾”的为奴生涯,卧薪尝胆,拜群臣为师,立志灭吴。夫差有父亲阖闾的霸业撑着,想当霸主再自然不过了,况春秋时期哪个国君不想当霸主呢?而伍子胥对阖闾有立国之功,对夫差有立位之功,一心想让吴国强盛,最后却被赐死,骨肉抛于江湖,头颅悬挂城门。笔者在《西施传》中写子胥之死一章时,心生悲怆,如入冰窖,初夏时节却身裹棉衣,仍旧挡不住凉气从脊背窜出。越国灭吴自然不是纯粹的人为,文化时势使然,所谓时势造英雄,然而英雄亦能改变时势。

还说伍子胥,一直强谏吴王夫差杀掉勾践,屡屡被伯嚭驳回。忠烈直谏的伍子胥,在伯嚭的谗言下,渐渐失去君心,直到被赐死。而谮杀伍子胥,早在越国能臣文种的灭吴九计之中——杀其忠臣。文种灭吴九计最著名的是“美人计”,也正是《西施传》故事所在。我怀着悲愤之情写到了伍子胥之死,吴王夫差要称霸中原,讨伐齐国。伍子胥悲怆谏言,让吴王夫差放弃伐齐,养精蓄锐对付越国。吴王夫差不听,并遣伍子胥使齐约战,意为借刀杀人,借齐国杀掉伍子胥。伍子胥出使齐国时,便知道此是伯嚭借刀杀人之计,所以他将自己的儿子带到齐国。此战便是著名的“艾陵之战”。吴国果然胜利,吴王夫差责让子胥,子胥悲愤难抑,再次谏言吴王夫差,伯嚭便以子胥通敌之罪,促使夫差赐死伍子胥。伍子胥之死,虽是为伯嚭所害,然而赐剑的却是夫差。当然,亦有其自身的原因,也许是性格,也许是宿命。吴国终于在伍子胥死后十一年,被越国灭掉。越国智臣范蠡,曾经劝伍子胥离开,并言“君臣之谊,不合则去”。伍子胥却说:自古皆为臣尽忠,未有君为臣报仇之举。所以,为了阖闾,他宁愿选择身死。岂是“愚忠”抑或是“义举”所能界定的?

吴越争霸倒是很有意思,吴国的两位重臣与越国的两位重臣都是楚国人,看起来好像是吴王和越王各自领着楚国人在打仗。更有意思的是,吴国的两位重臣伍子胥、伯嚭,有着同样的仇人、同样的经历,皆逃亡吴国,而被用于吴王。而越国的两位重臣范蠡、文种,也是结伴前往的越国。正是这四个人,决定了吴越的兴衰存亡。

伍子胥与端午节的联系,就是他被吴王赐死的那日,正好是端午节。

端午——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一个充满爱国、忠义、刚烈、悲情的节日,无论是纪念屈原、曹娥,还是伍贠,情理道法同之。

2022-06-13 柳岸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69329.html 1 端午节与伍子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