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6日
第03版:要闻 PDF版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本期撰稿人:陈大明 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秘书长,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宋丹丹 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大家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老子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冥兮窈兮,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在这一章进一步说明道的本体,描述道长什么样,道的本体中含有什么东西,强调准确认识和把握道的重要性。总的看,这一章可分三层来理解。第一层,老子从德与道的关系入手展开论述,开篇就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这里的“道”指的是道的本体,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在宇宙里无形无象地运行,人类就是伴随着道的运行化生出来的。这样,在每个人身上就都包含有道的成分,这些成分就是德。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通过德而显现在人类社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德是道的形式,道是德的内容,二者互相依存。如果没有道,就不会有德的功用;如果没有德,也不能显示道的力量。人不离德,德不离人,但最终德是服从于道的,大德的样态运行,都要以道为唯一的法则和准绳。

既然德要“惟道是从”,遵从道,跟随道,依据道的规律行事,那就要真正的认知“道”。而要真正的认知“道”,必须采取正确有效的认知方法。在老子看来,关键是要弄清楚道体中究竟包含有什么东西,这些东西具有哪些能量与特性,并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准确把握,转化成个人的德性,形成全社会效仿与践行的德行,才能够真正实现“惟道是从”。

于是,就自然进入到这一章的第二层,着重讲道体。老子先总说,后分述。先从总体上描述道体。说它作为一个“物”,不是人们常识中的具体物体和事物,而是“惟恍惟惚”的存在。也就是表面看似乎是混混沌沌、模模糊糊的,但实际上却是一种似无而实有,实有而又仿佛是无的存在。

接下来的分述才是重点。老子具体分析并回答了这种“惟恍惟惚”、似无而又实有的存在是什么状态,也就是道体中所包含的具有超越万物又能够生成万物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让人钦佩的是,老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冥兮窈兮,其中有信。”在老子看来,道体是那样的惚惚恍恍,其中却有迹象;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其中却有精质;是那样的暗昧深远,其中却是可信验的。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老子对道体长什么样、是什么状态、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的最全面、最准确的解释。

历来人们对“象”“物”“精”“信”有不同的理解,我觉得,这个“象”,是没有形成具体的自然物时的形象;这个“物”,是生成万物的原质;这个“精”,是养育万物的纯真精气,是万物的精华、精髓和内在的生命力;这个“信”,是一种生命信息,宏观、中观、微观世界里都存在着这种生命信息。

世间万物丰富多彩、姿态各异,社会万象变幻纷纭,就像万花筒,似乎无法认识,无从把握。其实不然,就是要从道恍恍惚惚、若有若无、似无实有、有无相生的存在形式和表现方式入手,透过恍惚的外表,抓住隐含其中的“象”“物”“精”“信”。通俗一点说,就是透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的根本。这就进入到这一章的第三层,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以阅众甫”,“甫”有开始、开端的意思,“众甫”指很多事物的开端。也就是用来认识和把握宇宙间、社会中万事万物的起始和来源,而且这种起始和来源是“自今及古,其名不去”的存在。

这一章以“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这一自问自答的句式作结。老子直接用第一人称“吾”,意在加强对上述分析的强调,增加了可信度与感染力。

值得提出的是,这一章和第十四章是姊妹篇,都在描述道体。一是说道体是“夷”“希”“微”的状态,二是说道体是其中有“象”“物”“精”“信”的存在。得出的结论,一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二是“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这两个结论是互补会通的,无论是以古御今,还是自今及古,都是道的显现,都是道的规律在起作用。第十四章指出道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的存在,未作详细阐释,到这一章则对“惚恍”展开分析,指出其中有“象”“物”“精”“信”,在第十四章的基础上作了充实与深化。

从“大化流行”角度看是这样。换一个角度,我们说,自今及古,文化没有消失,文明没有消亡,而是“其名不去”,以道的方式保存并传递着人类文化和文明的遗传密码与承续基因,具体表现为地上、地下的文物遗存。现在的考古发掘是“自今及古”“能知古始”的最佳方式。

舞阳贾湖遗址龟甲上刻划的“目”,是距今一万年的人类祖先投向当代的热切目光,而贾湖骨笛吹奏出的,是在皎洁月光下回荡在蛮荒时代华夏大地上的最古老的小夜曲;从天水大地湾遗址的议事厅到淮阳平粮台古宛丘都城南门埋设的陶质排水管道,再到太昊陵遗存,我们看到遥远而真实的伏羲时代和神农部落的先民们沿黄河东行,定都宛丘,一画开天,奠定了华夏民族精神世界的第一块基石,引导先民从蒙昧走向初始的农业文明。

今天我们站在鹿邑太清宫遗址,仿佛看到少年老子在涡河岸边观水悟道,听恩师常枞传授柔弱胜刚强之道的情景。登上升仙台,仿佛听到老子说道论德的声音在两千多年的时空里所发出的遥远而又深沉的回响;站在淮阳弦歌台,能够真切感受到为“克己复礼”而周游列国的孔子师徒,虽陷逆境、遭困顿仍不改其志的执着与坚毅。

这就是文物遗存所蕴含的两千多年前、四千多年前、七千多年前乃至一万年前真实场景的再现。是道转化为人世间的德在贾湖先民、伏羲时代、尧舜禹时代和老子、孔子及其弟子身上的再现。从这种再现中,我们能“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够“以今知古”。这种再现,正说明道是亘古长存、“其名不去”的,老子“道”“德”理念所包含的规律、法则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已经转化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文明追求,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成为鲜活的历史印记和精神文化标识而传承不息。

这一章以道与德的关系领起,阐述道体的基本构成和其中有“象”“物”“精”“信”的基本特征,探讨了通过认知道、体悟道,并最终把握道,透过纷繁事物的表象,抓住万事万物根本的基本途径,强调了“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的重要性,得出了“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的结论。老子的精辟见解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与体悟。(记者 黄佳 整理)②16

2022-08-26 本期撰稿人:陈大明 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秘书长,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宋丹丹 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76985.html 1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