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9日
第03版:专题 PDF版

巩固脱贫成果 推动乡村振兴

——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发言摘要

淮阳区委书记张建党:

健全体制机制 促进高质量衔接

淮阳区今年前三季度,脱贫户人均纯收入1.68万元,同比增加12.6%;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23万元,同比增加13.2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健全“三个体系”,在责任上严起来。在建立区级统筹体系上,淮阳区成立以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严格落实“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每周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区政府常务会推进工作。同时,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系统培训区、乡、村干部5000余人次。在建立乡村落实体系上,淮阳区以“周五帮扶日”为载体,组织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巩固脱贫成果“回头看”等专项活动,排查发现可能导致返贫致贫风险信息2137条,全部核查核实到位。在建立正向激励体系上,淮阳区为19个乡镇(街道)振兴办选优配强95名专职人员,为468个行政村各配备1名信息员,并出台《关怀激励乡村振兴一线干部的若干意见》,提拔驻村干部48人,通报表彰156人。

建立“三项机制”,在帮扶上实起来。在建立监测预警机制上,淮阳区开发“淮阳区政府救助平台”,整合7家单位16个服务事项,建立“群众点单、干部收单、部门办单、政府督单、群众签单”的“五单工作”模式,已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004条。在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上,淮阳区把预警监测网格同疫情防控、安全隐患排查、信访稳控网格相结合,建立“五级”网格6438个,做到人员信息精准掌握、返贫风险精准消除。在建立精准摸底排查机制上,淮阳区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排查、大起底”等行动,筛查十类重点人群6.37万户,采集脱贫户监测户信息3.28万户,落实帮扶政策9782人次,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突出“三个聚焦”,在成效上好起来。在聚焦帮扶政策落实上,淮阳区坚定不移落实就业、教育、医疗、住房、饮水、金融等帮扶政策,实现困难群众参保率、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安全饮水率、兜底保障率四个100%。在聚焦就业增收上,淮阳区以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投资4.8亿元,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园区类项目193个,投资5.3亿元的西红柿产业园项目,已成功申报河南省现代设施蔬菜生产示范园;创新“互联网+电商企业+村级服务站+脱贫户”电商模式,今年1至7月份,交易额66.91亿元。在聚焦村级集体经济上,淮阳区建立健全产业发展“双绑”机制,村级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乡镇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区级成立农投公司,评估全区农村固定资产162亿余元,将农村集体资产整合融入区农投公司,通过资本金循环滚动放大使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资金保障。①6

记者 刘昂 整理

扶沟县汴岗镇党委书记孙小光:

打造“一镇一特” 引领产业兴旺

汴岗镇围绕构建“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产业发展格局,突出“五个引领”,努力把小辣椒变成“群众摇钱树、村居聚宝盆、镇域大产业”,在以产业兴旺巩固脱贫成果、助推乡村振兴上积累了经验。 

坚持规划引领,把小辣椒做成大产业。汴岗镇坚持以扶沟蔬菜产业发展“一园三区十小镇”规划布局为引领,建立了“镇政府引导、村干部带头、合作社服务、种植户参与”发展机制,走出一条以产业“扩规模、打品牌、富群众”的乡村振兴之路。目前,全镇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带动脱贫户240户。目前,全镇正在打造规划面积30000亩的扶沟县汴岗镇辣椒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坚持科技引领,为小辣椒提供硬支撑。汴岗镇始终把新技术作为发展辣椒产业的关键抓手。一方面,积极与河南农大对接,建立了定期培训机制;另一方面,着力培养专业人才,培养辣椒科技研发人员36人,取得各项技术专利12项,推广辣椒产业新技术2项。

坚持品牌引领,让小辣椒提高附加值。汴岗镇采取政策激励、示范带动等有效举措,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打品牌、创特色。依托1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5家专业合作社,先后争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河南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天御红”1个,获得辣椒绿色食品认证6个。 

坚持政策引领,让小辣椒种植动力足。汴岗镇认真落实扶沟县蔬菜产业8项扶持政策,确保群众愿意种菜,卖得好价。如:将发展辣椒产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路畅通,项目区内辣椒由亩产2200公斤增长到2600公斤以上。

坚持党建引领,让小辣椒发展可持续。汴岗镇把发展产业、富民增收作为考核村党支部强不强的主要标准。建立完善“双绑”机制,实现“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如:于营村党支部书记于海军带头成立遍地红辣椒专业合作社,吸收203户村民成为社员,形成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标准化生产模式。今后,汴岗镇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擦亮辣椒特色金字招牌,为全市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篇章增色添彩。①6

记者 苑美丽 整理

项城市永丰镇党委书记高锦:

“小厕所”改出群众“新生活”

永丰镇辖 29 个行政村、97 个自然村,共有1.7 万户 6.9 万居民。永丰镇始终把农村户厕改造工作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广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作为打造幸福美好家园的重要指标。截至目前,永丰镇累计开展农村户厕改造 4 次,现已改成并通过验收 5278 户。

宣传发动,示范引领。镇村两级组织宣传队伍,利用宣传标语、宣传条幅、宣传车等进村入户广泛宣传。在推进方式上,村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率先进行改造,以户带组,以组带村,进一步提高农户意愿,形成了政府主导、村级主抓、群众主动的良好工作局面。

因户施策,严把质量。施工前走访统计农户厕所信息,因户制宜确定改厕方式。施工中严把质量关,明确验收标准,强化质量意识,严防出现偷工减料、敷衍了事等行为。施工完成后严把验收关,对存在质量问题的责令返工重建,严格落实“改一户、成一户,群众满意一户”的标准。

健全机制,做好管护。农村户厕改造三分在建、七分靠管。为做好后续管护工作,永丰镇组建专业清掏队伍,配备抽污车和专业工具,公布服务电话,健全管护台账和维修记录。目前,全镇设立农村户厕改造服务站 1 处、服务点29处,累计开展清掏服务 5000余次、维修服务800余次。

细致排查,抓实整改。在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回头看”工作中,采取“一进二看三记四报五改六销号”六步工作法。一进是必须入户入厕现场排查。二看是看厕屋和厕具,看后期维护和如厕环境。三记是逐厕记录存在问题。四报是每天报告排查进度、存在问题。五改是采取边查边改、立即整改和分类整改相结合的整改方式。六销号是每整改一处,经责任人、农户双签字后,再进行问题销号。

持续推进,长久长效。持续推进“回头看”整改,确保改厕质量和使用效果,提高群众满意度;着力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灵活确定改造方式,让更多群众受惠;健全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市场运行、一体管护、常态监管、综合利用”的后续管护新模式,做好农村户厕改造的“后半篇文章”。①6

记者 王晨 整理

川汇区城北街道办事处邵火庙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孙林林:

培育特色产业 壮大集体经济

今年以来,邵火庙行政村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区位优势, 盘活集体资产,调整种植结构,引进优质企业,大力发展近郊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已培育出清江鱼“养殖加工销售一体”、 食用菌种植、奶牛养殖等特色产业,预计今年村集体收入可增至30万元左右。

建强“一堡垒”,领出致富路。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堡垒”带头作用,依托土地资源和区位优势,党支部领建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引导成立浩阳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成立周口市豫东渔牧农业有限公司,统筹整合村级资产、资源、资金,流转土地 1500 亩,采用“农户+ 合作社+企业”模式,建立农户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龙头企业“双绑”机制,带动和引导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劳动力入股,企业以种苗、肥料、技术等入股村级产业合作社,农民、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按固定比例分红,初步实现了“群众致富、集体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目标。

抓住“一条鱼”,带活产业链。引入豫东渔牧农业公司,发展国内技术先进的水产养殖项目。目前,豫东渔牧项目已投资 6000 多万元,建成标准化“168 鱼池”98 座,今年 3 月底投放鱼苗 98 万尾,8 月底陆续上市,可向市场供应鲜鱼 300 万斤,销售额可达 4000 万元。下步计划利用衔接资金,推动公司投资 2000 万元建设冷库、加工厂房、仓库设施,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年加工销售水产品 1500 万斤,年产值达 1.6 亿元,带动脱贫户、 监测户就业 200 余人。公司还免费为群众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 引导群众投资或租用鱼塘,由公司负责回购销售,让参与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种好“一朵菇”,荒地长出宝。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高标准建设占地120亩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引入食用菌种植大户,打造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综合体。目前,已建成年产 650 吨的食用菌标准大棚48 座,可实现盈利 1300 万元,提供就业岗位 63 个,为村集体创收约 7 万元。

引来“一头牛”,低效变高效。村内原有一家草莓种植企业,在村委的积极协调下,企业与河南蹦蹦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转租协议。目前,总投资 2000 万元、占地52 亩的河南蹦蹦牛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已经建成,产品投入市场后供不应求。同时,公司还探索建立“公司+金融+农户”奶牛托养模式,吸纳农户通过小额贷款参与奶牛养殖,每头牛每年为农户创收上万元。①6

记者 苑美丽 整理

项城市丁集镇东街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刘俊华:

抓党建务求实效 促发展示范带动

聚民心、理思路,破解困局。2021年初,全村建成了村文化广场、文化长廊,硬化、亮化了村内11个胡同,成立了老年协会、妇女舞蹈队。村里定期开展“乡村光荣榜”“道德模范”评选,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村党支部的向心力显著增强,为下一步党员管理、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思路的实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抓党建、重管理,务求实效。一是创新党员管理模式,夯实党建基础。创新性地给全村40名党员每人设置一个二维码,向全村公示。按照“10+X”的模式(“10”即基础分,“X”即加分和扣分)实行十分制考核管理。基础分主要考核党员履行基本义务的情况,加分项主要包含义务参加村服务、带动村民致富增收、累计捐款等项目。减分项主要包括破坏村容村貌、公共秩序、村居建设等方面。二是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对于考核结果,东街行政村党支部规定,10分以上为一般,20分到30分之间为良好,30分到40分之间为优秀,40分以上为典范。党员积分状况实行“十星”评定管理办法,根据党员年度积分值,评定年度星级党员,评定结果与兑换生活物资、享受激励政策、评选“两优一先”等挂钩。

抓经济、促发展,示范带动。一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党支部的名义成立合作社,把全村的土地都吸收到合作社,让村民本着自愿的原则,自己做决定。二是让土地丰收、村集体增收、群众分红。今年,村里入股的508亩小麦卖了90多万元,除去各项成本,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多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秋季的玉米预计增收20多万元,一年下来村集体经济增收60多万元。按照现有的村集体经济状况,计划提取20%公益金8万元,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整治人居环境、发展公益事业;提取5%公积金2万元,增强服务功能,扩大生产规模和弥补亏损;提取35%公积金14万元用于现金股分红;提取5%公积金2万元用于劳务工保底后再次分红;提取35%公积金14万元用于推进土地入股,在每亩保底分红800元的基础上,实现二次分红近300元。初步统计,年底分红时,每亩地至少可以达到1200元。下一步,东街行政村将进一步扩大土地入股规模,逐步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把村集体经济发展更好。①6

记者 杜林波 整理

2022-09-09 ——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发言摘要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78239.html 1 巩固脱贫成果 推动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