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4日
第06版:专题 PDF版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本期撰稿人:宋丹丹 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鹿邑太清宫(资料图)

李晓英 周口师范学院老子暨中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原文: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通读本章之后,大家会发现,这一章的内容和前面的第二十二章极为相似,谈论的都是个人品德和修养问题。第二十二章是从正面说明“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益处,而本章则是从反面指出“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危害。这一正一反的论说方式,辩证地说明了急于求成和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的后果。

首先在开篇老子便从踮着脚尖站立,跨着大步走路这些非正常的“立”和“行”来阐明遵循自然之道的要意。“企”,是指踮起脚尖站立,即使是芭蕾舞演员或者是练过功夫的人,这种姿势也很难保持长久,所以踮脚站立失去了站立的自然之道;跨着很大的步子向前奔跃,这只能是偶尔的动作,必不能走得太远,所以跨步前行脱离了行走的自然之道。我们常说“好高骛远”,其实表达的也正是这种不切实际,“企者”就是好高,“跨者”就是骛远,梦想的实现应该是建立在对自身对当下最精准的认知上,脱离实际偏要向高远的方面去追求,不是自讨苦吃,就是甘愿自毁。与其高歌猛进、好高骛远,不如成熟稳重、行稳致远。人生的路,只有稳步前行,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顺,身体稳、家庭稳、事业稳,才是高质量的人生。《论语·子路》中记载着孔子的学生子夏因为要到鲁国莒地为官,所以特地向孔子请教执政之道,孔子告诉他“做事情不要那么着急,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这就是“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的由来,民间也有一些俗语“食紧弄破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表达的都是这个意思。北宋时期,王安石为了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于是推行了一连串的变法革新活动。他的能力和主张都很好,但坏就坏在他急功近利,没有从实际出发,没能使改革的主张深入人心,也没能培养出一批足以实施新政的人才,导致新法成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来升官发财的工具,最终导致变法失败。“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寥寥数语揭示了“欲速则不达”和“适得其反”的深刻道理,强调了顺其自然的重要性,蕴含着极高深的人生智慧。

本章中的“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这四句话与第二十二章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从字面上看,只是一个倒装句而已,实际上在境界和层次方面还是有差别的。第二十二章的“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这“四不”重点讲的是圣人为人处世的方法和原则,而本章重点讲的是行为的因果关系,强调“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是人生中四种最典型的心理疾病,是成功的大忌。

第一种是“自见”。刻意自我表现是唯恐别人小看自己,其实表现得越多,越容易被人看破,这种心理源于内心的自卑和虚荣。实力不足,还死要面子,以为这样可以美化自己,殊不知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看不清自己,更让别人心生厌恶。唯有多去聆听、敢于请教、谦逊学习才能提升实力,实力决定自信。

第二种是“自是”。自以为是的人往往固执己见,总认为自己的见解最高明,总是反驳与自己相悖的意见。很显然,这样的人往往自视过高,把主观有限认识当成真理,恐怕生活中是争论不休、矛盾不断。有分歧的时候,聪明的人懂得自知,懂得沟通和协调,懂得尊重和让步。

第三种是“自伐”。现实中有不少人,一方面喋喋不休夸耀自己过去的光辉历史,从不提及自己的失误;另一方面夸耀自己对别人如何好,对工作对单位有多么呕心沥血,却很少谈及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和恩情,这样的人虚伪虚荣。成就属于过去,荣誉属于集体,如果大家都这般去表功争功,只会搞得不团结不和谐,到最后谁又会记得这到底是谁的功劳呢?

第四种是“自矜”。能力弱的人容易自卑,能力强的人容易自负,自矜说的就是人的自负。自负常常会因为自身的优越感而恃才傲物,往往会过于相信自己犯经验主义错误,以自己主观想象代替客观现实,没有预留空间,只会把自己搞得穷途末路。

从以上的解析可以看出,“自见、自是、自伐、自矜”完全是执着自我、迷恋自我、标榜自我等心理行为方面的刻意之举,这不仅仅是修身处世的大忌,更是不顺从自然的表现,以道的角度来看,简直就是剩食和赘余,非但无用,还有损身心。自古以来,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和自我标榜,自矜骄傲者多生危险,遭遇灾祸,难以长久,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人生铁律。历史上“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他在巨鹿之战获胜后,便不再把刘邦放在眼里,最后却落得一个“自刎乌江”的下场;三国时期的袁绍,自以为手握雄兵,刚愎自用,草率决定与曹操一决雌雄,最终落得兵败官渡,丢掉大好江山的下场。这类事例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和警醒。与此相反,圣贤立功于世,向来是淡然处之,不居其功。我们都很熟悉《出师表》中的一段话:“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非常谦卑地接受了刘备的请求,出山与刘备共谋天下,他也确实做到了在《后出师表》中所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诸葛亮身上我们看不到老子所说的“自见”“自是”“自伐”和“自矜”,反而彰显出诸葛亮的优秀品质:谦卑能够聚敛人气与智慧,诚信能够施展才能与方略。“惊奇喜异者,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非恒久之操”喜欢标新立异的人,绝对不会有高深的学识和远大的见解;只知道苦苦恪守名节而自以为清高独行其是的人,绝对无法保持长久的恒心,人生需要的是脚踏实地。

在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家、儒家还有佛家,它们不仅是对世界不同的认知观念体系,更是各有千秋的生命哲学体系。道家在的修养身心上重点强调顺从自然,强调敛藏,知足知止、谦逊不争,反对那些极端的行为,主张柔弱与谦和;儒家在修身方面强调“敬”“诚”“静”,这是身心修养的阶梯,也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佛家尤其是中国化的佛学,强调“放下”,去除妄念执念。尽管各家在解决“人如何活着”这一根本性问题上提出各自不同的方案,但修炼身心的最高境界是一样的,原不过是完成一个人的意义之所在。所以任何哲学,倘若最终不能落实在“人”的层面上,不能对人的生命进展有所指引与启迪,那么这种哲学终究是空谈,是不切实际的。

总之,这一章老子以日常行为做比喻,揭示了一切违反自然的行径必然适得其反的朴素规律,不仅是这种刻意躁进的行为不可取,而且暗指肆意妄为的政举也会为人所共弃,为我们勾画出了一幅反面教员的形象图。所以在本章结束前,我们可以综合前面第二十二章的内容为大家做一个合并的总结,老子通过这两章,直言告诫我们因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所以才应该坚持“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顺其自然,不矫揉造作,摒弃“自我、自大、自夸、自傲”的不良风气,培育“自知、自省、自谦、自律”的优秀品质,时刻铭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①6

(记者 黄佳 整理)

2022-09-14 本期撰稿人:宋丹丹 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78560.html 1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