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0日
第03版:要闻 PDF版

“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周口专场答记者问实录

10月9日下午,“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周口专场在省人民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市委书记张建慧作主题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市委副书记、市长吉建军回答有关提问。

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岳文华,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路培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马剑平回答有关提问。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平萍主持发布会。

推动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高质量发展,努力创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刚才主发布中提到,今年4月19日,河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请问,周口国家农高区的功能定位是什么?周口将如何通过国家农高区建设,更好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

张建慧: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周口是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常年粮食总产量在180亿斤以上,稳居全省第一位,享有“国家粮仓看河南、河南粮仓看周口”的美誉。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是我省获批的唯一国家农高区。按照国务院批复精神,结合河南实际,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明晰了“四区一基地”的功能定位,就是建设小麦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黄淮平原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典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和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周口作为建设主体,我们深刻认识到,建好国家农高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生动实践,是率先建成农业强市的重要支撑,承载着黄淮平原粮食生产与精深加工示范的重要使命。我们将牢记责任使命,坚持项目为王,全面推进“四区一基地”建设,强力推动农高区高质量发展,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蹚出路子、做出样子、当好示范,努力创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具体来说,就是聚焦三个方面取得突破。

第一个方面,在小麦种质研发转化上取得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近年来,我们依托市农科院,加强种质研发转化,打造了周口良种品牌,相继推出了周麦系列、周豆系列品种,形成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周口方阵”。目前,我市已自主培育小麦品种30个,其中小麦骨干新种质资源——周8425B,被全国12个省市196家育种单位应用,培育出小麦新品种近600个,形成了国内知名的“周麦”品牌,周麦系列品种累计推广8亿多亩,新增产量1000多亿斤。在国家农高区建设中,我们以打造创新研发平台为基础,注重加强与科研团队合作,一是与中科院院士团队合作,建设伏羲实验室,创建省级重点实验室;二是与许为钢院士团队合作,加快国家农高区小麦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三是与省农科院合作,加快省农科院郸城分院建设,集聚科研人员,奋力在小麦种质研发转化上取得突破。

第二个方面,在田间科学管理上取得突破。这方面主要是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提升田间科学管理水平。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937.2万亩,尤其是在郸城县、商水县集中连片打造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为全省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了样板、作出了示范。目前,我们已经与河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以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期规划核心区30万亩高标准农田提升工程已经开工;二是建设1万亩数字农业基地,今年年底前完成;三是建设智能农机示范园,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四是建设数字农业控制中心,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和监测预警系统,打造智慧(数字)农业示范区,奋力在田间科学管理上取得突破。

第三个方面,在粮食精深加工上取得突破。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殷殷嘱托,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引进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已培育金丹科技、巨鑫药业、正星粉业等规模以上企业79家,其中农业产业化国家、省重点龙头企业5家,在推动粮食由“食”字号、“原”字号向“健”字号、“药”字号转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金丹科技是以玉米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乳酸及系列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乳酸生产规模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也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玉米-淀粉-葡萄糖-乳酸-丙交酯-聚乳酸”全产业链技术企业。目前正在建设的金丹科技年产20万吨聚合级乳酸及配套工程和年产15万吨聚乳酸工程项目,都是全国首台套,有力推动玉米精深加工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同时,我们发挥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实施全域创建,同步推进益海嘉里周口工业产业园、淮阳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园、项城生物医药产业园、商水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围绕打造十大百亿级特色优质产业集群,要求各县(市、区)全面启动“一县一产业园”建设,着力培育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科学谋划特色优势产业,突出科技创新与应用,结合国家农高区创建思路规划,加强合作链接,构建“一盘棋”协同格局,形成“一区多园”发展局面,努力打造全域农高区,以全域农高区建设为牵引,奋力在粮食精深加工上取得突破,持续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朝着率先建成农业强市和乡村振兴走在前列的目标阔步前行!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好“战疫情、抓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四场硬仗

《经济日报》记者:当前,新冠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请问,周口是如何贯彻落实这一重大要求,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

吉建军: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感谢大家对周口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复杂形势,我们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打好“战疫情、抓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四场硬仗,经济社会整体呈现出稳中增固、稳中向好态势。

一是打好疫情阻击战。始终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坚决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落到位,把不确定因素变成确定因素。科学精准下好“先手棋”。坚持关口前移、防线前置,紧盯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三个重点”,持续开展“爱家乡、护亲人、保安全、作贡献”活动,织密基层、卡口、数字“三道防线”,筑牢外防输入屏障。快速果断打好“主动仗”。面对突发疫情,平战急转、提级指挥、以快制快、果断处置多起输入性疫情,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将疫情“圈住、封死、捞干、扑灭”。

二是打好发展攻坚战。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千方百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788.88亿元,稳住了经济基本盘。抓机遇,用好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用足用活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中长期贷款、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争取专项债券137.63亿元,遴选白名单企业(项目)3309家,建立完善政策措施落实责任清单,强力推动政策措施直达快享、落地见效。扩投资,加快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聚焦“三个一批”,结合周口实际谋划了一批利当前、惠长远的重大项目,开展集中攻坚,今年336个省市重点项目前八个月已完成投资1068.3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优环境,打通堵点难点。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出台惠企纾困34条实施意见和一揽子政策措施149条,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减税降费46亿元,市场主体达到71万户,新增就业6.27万人。促消费,提振市场信心。创新开展多种促销补贴活动,积极培育新兴消费热点,强化文旅消费供给,不断拓展丰富消费场景和业态模式。近年来,我市重点打造的综合文旅项目周口野生动物世界,开业两年来累计接待游客150多万人,单日最高峰5万余人,已成为周口旅游名片和著名网红打卡地,激发了消费新动力。

三是打好民生保卫战。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硬核任务,用力用情,推动民生保障更有力度、彰显温度。近三年,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始终保持在75%以上。每年在省定民生实事基础上,新增10件中心城区重点民生实事,把群众“盼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今年我们针对市民群众长期反映强烈的中心城区“大班额”“入园难”问题,投资29.3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38所,秋季开学集中启用29所,一次增加学位4.4万个,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一所好学校。

四是打好稳定阵地战。始终把安全稳定作为底线红线,坚决抓好安全生产、防灾救灾、社会治安等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项工作,妥善化解各类风险隐患。2021年面对严峻的汛情考验,我们科学研判,果断出击,及时组织群众避险转移,做到应转早转、应转尽转,实现了汛期人员零伤亡的防汛“金标准”,受到省委、省政府和国家防总充分肯定。

当前,周口经济企稳回升,社会发展和谐稳定,我们正致力于战疫情、抓发展、惠民生、保稳定,努力在服务全省全国大局中贡献周口力量、展现周口担当。

坚持“项目为王”,推动“五链”耦合,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新华社记者: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请介绍一下,周口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是如何发力的?

马剑平:感谢这位记者朋友对周口产业发展的关注。一直以来,周口都坚持把产业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支撑点和着力点,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以制造业为主攻方向,着力推动“五链”耦合,全面提高产业提档升级。具体来说,就是重点在三个“动”上发力。

第一个“动”是创新驱动。我们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国家农高区建设为抓手,汇聚高端人才,集聚科创企业,率先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同时,我们聚焦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医药、智能零部件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提升市场占有率、产品附加值和产业竞争力。比如,在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领域,郸城金丹乳酸科技公司围绕玉米全产业链发展,深耕乳酸、聚乳酸行业,形成了玉米—淀粉—葡萄糖—乳酸—丙交酯—聚乳酸—聚乳酸制品的全产业链条,成为世界上乳酸、聚乳酸加工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最为完善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生产规模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特别是,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金丹乳酸科技公司先后取得国家专利53项,3项技术填补世界空白。其中,研发的L-乳酸产业化关键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南京大学合作,成功研发绿色催化剂定向聚合生产丙交酯技术,在全球处于行业先进水平。今年4月,全省首个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落户郸城,为我省抢占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领域制高点奠定了基础。在生物医药领域,以乐普药业、巨鑫生物、普瑞制药、海熙生物、四方药业等骨干企业为依托,加快构建创新药物研发体系,部分产品实现了由“仿制药”向“创新药”的突破性转变。比如,郸城巨鑫生物科技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生产半合成光谱抗生素——苄星氯唑西林的企业,这个药品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项城乐普药业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心脏病植介入诊疗器械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是治疗心血管疾病、抗凝血的标准指导药物,市场占有率全国前三。在智能零部件制造领域,我们建立了企业研发需求与科研院所对接合作机制,加大科技成果引进和转移力度,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比如,凯旺科技公司先后突破精密模具设计技术、CCD自动检测技术等20多项核心技术,申报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00余项,在智能安防互联领域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第二个“动”是龙头带动。充分发挥“链主”“链核”企业关键作用,通过引培龙头企业“一个点”,连缀产业链上“一条线”,激活产业集群“一大片”。比如,我们依托益海嘉里等龙头企业,建设生物经济产业园,对内延长精细化粮食深加工的产业链,对外引进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生物制药和生物新材料企业入驻,实现粮食主导产业从“食”字号向“健”字号、“药”字号的逐步拓展与深化。再比如,我们依托富士康、凯旺科技、耕德电子等企业,加快发展智能终端零部件产业,打造全国有影响的智能零部件生产基地。依托周口钢铁公司,积极引进上下游配套关联企业,重点做优做精建筑用材、优特型材等钢铁制造中端产品,完善提升钢铁产业链,打造千万吨绿色钢铁基地。

第三个“动”是集群联动。我们坚持把集群发展作为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形态,大力实施产业链培育工程,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和产业联盟“会长制”,推动空间布局由“平面分散”转型为“集聚发展”,市场主体由“同质竞争”转变为“合作共赢”。比如,我们的纺织服装产业,有近1500家纺织服装企业,年产纱锭500万余锭、各类服装近7亿件,初步形成了集研发、纺纱、织布、染整、面料、服装、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了“一朵棉花进,一套成衣出”。再比如,我们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聚焦“一县一主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了以鹿邑“中国化妆刷之乡”为依托的美妆彩妆特色产业集群、以淮阳“中国塑料制品之城”为依托的塑料制品特色产业集群、以太康锅炉制造为依托的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特色产业集群、以扶沟缸盖缸体等铸造为依托的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等十大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总之,我们将持续强化创新驱动、科技支持、数字赋能,精准补链、延链、强链,加快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产业生态,积极融入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布局,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弯道超车、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实现换道领跑、未来产业破冰布局实现抢滩占先。

做大做强临港经济,打造多式联运枢纽,不断朝着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迈进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运发展,要求发挥内河航运作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请问,作为内陆城市的周口,这十年是如何发挥沙颍河通江达海优势,打造多式联运枢纽,服务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

吉建军:感谢记者朋友对周口航运事业的关注和支持!周口因水而生,因港而兴,内河航运是我们最大的特色资源,历史上曾有“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的辉煌。十年来,全市航运企业发展到20余家、货运船舶2192艘、从业人员2万多人,周口港发展成为全省最大、靠泊能力最强的现代化综合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12年的415万吨跃升至2021年的2915万吨,增长了7倍多,今年前三季度,货物吞吐量已达2504万吨,同比增长21.4%,占全省总量近八成。

今天的周口正抢抓国家建设“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变边缘思维为前沿意识,发挥沙颍河通江达海独特优势,建港口、兴物流、聚产业、强服务、优生态、造港城。周口已成为河南对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起点、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和豫东南对外开放的新枢纽。工作中,重点做好“顶层设计、多式联运、产业发展”三篇文章。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文章。高规格打造载体,2009年沙颍河常年通航,2013年在全省率先成立以内河港口为依托、区港共建的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2017年,围绕打造“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中原港城,聚焦临港经济发展,不断推动周口由“黄土经济”向“蓝水经济”转型;2022年,我们抢抓全省开发区改革机遇,整合周口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周口经济开发区成立周口临港开发区,明确了内河航运、临港产业、生态城市“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临港经济新模式。高标准编制规划,立足“临港新城、开放前沿”发展定位,以前瞻30年的眼光,编制完成周口港总体规划、多式联运发展总体规划等15项规划,构建以周口中心港为龙头的“1+9”港口体系。周口港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36个内河港口之一。高水平运营管理,周口港指挥中心建成投用,智慧化信息平台正式启用,周口港正向智慧化、国际化、绿色化跃升。颁布实施全省首部港航地方性法规《周口市港口和航道条例》,周口港航管理迈入了法治化时代。

二是做好“多式联运”文章。在河海联运上,沙颍河周口至省界航道“四升三”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三升二”工程正开展前期规划,沙颍河航道将成为亿吨级通江达海“黄金水道”。建成规模性港口7个,加入河海联运港际合作联盟,相继开通上海港等6条国内和直达美国洛杉矶长滩港等5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实现了箱通世界、货运全球。在公水联运上,6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阳新、兰沈高速加快建设,港区互通立交建成通车,实现水陆无缝连接。在水铁联运上,漯阜铁路连贯东西,郑合高铁直达沪杭,平漯周高铁即将开工,直通港口码头的疏港铁路专用线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在港空一体上,西华通用机场通航,周口民用运输机场完成预可研,“公铁水空”四位一体大交通格局最后一块短板即将补齐。

三是做好“产业发展”文章。抢抓建设“豫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机遇,坚持以港定产、以港定城,着力发展临港偏好性产业,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建好平台,加快建设港口保税物流中心(B型),确保年底封关运营,为“豫货出海”“海货入豫”等国际贸易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平台支撑。目前,已有益海粮油等15家企业签订了拟入住协议。开放招商,绘制“四张图谱”,开展精准招商,连续举办4届全国性临港经济论坛,吸引了益海嘉里、安钢集团等相继落户。培育产业,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金丹乳酸、筑友智造等企业迅速集聚。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谋划建设生物经济产业园,总投资145亿元的益海嘉里现代食品产业园8个项目顺利推进。

当前,周口临港经济风生水起,临港新城、开放前沿呼之欲出。站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起点,我们将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全面入局,把发展坐标放到全国全省的大局中去定位,不断朝着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迈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高质量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多措并举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河南日报》记者: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周口通过持续深化医改,高质量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先后两次受到国务院的督查激励,请问,周口作为千万人口大市,是如何通过医改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

岳文华:感谢您的提问。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近年来,周口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定落实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按照“市强、县优、乡稳、村活”的总体改革思路,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以提升服务能力为主线、以筑牢基层网底为重点、以建设信息化平台为支撑,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多措并举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具体来说我们做到了“三动”“三融”。

一是整体推动。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权责清晰”的工作推进机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市县一体化、一盘棋高效协同推进。二是全域联动。发挥市级三级医院龙头带动作用,开展专家、学科、管理资源下沉;组建互联网医院,建设中原名医工作室,成立2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行政、人员、财务、业务、绩效、药械“六统一”管理,推动全域尤其是乡村医疗服务能力实现提升。三是政策驱动。出台了一揽子配套政策,统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政府资金投入、人事薪酬制度、医疗服务价格等领域政策综合改革,用“硬政策”为改革带来“硬支撑”。四是信息融汇。按照“市统建、县对接、信息通、全域用”原则,投入2.3亿元建设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市域内远程业务协同、检查检验结果互通互认和业务数据动态化监管。五是中医融通。将中医药服务融入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通过降低起付线标准、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支付范围等方式,支持中医药在基层推广应用,9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4项中医诊疗技术。六是医防融合。整合妇幼、卫生监督、精神卫生等职能,成立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宣传教育,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017年的8.7%提高到2021年的28.97%;疾控、妇幼、中医专业人员纳入全市3194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将医保资金的5%和一定比例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打包拨付给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统筹使用,引导家庭医生“治未病”“管慢病”,实现疾病预防关口前移。

十年来,周口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压茬推进,蹄疾步稳,医疗卫生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2021年底,全市住院次均费用增幅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同比提高6.48个百分点;市外转诊率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市外医保基金费用占比同比下降1.87个百分点。今年,周口市被国务院表彰为2021年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督查激励地方、获批中央财政支持5亿元的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初步实现了外转病人“回归”、医保资金“回流”、效益指标“回转”和改革形势“回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加快推动周口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为推动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周口作为人口大市,在这方面有采取了哪些举措?

马剑平: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大家都知道,周口是人口大市,也是人力资源大市,劳动适龄人口500多万,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加快推动周口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数量红利向素质红利转变。具体来说,就是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升职教能力,建设职教强市。周口现有职业院校35所,在校生10.4万人,开设涵盖工、农、医、师等4个大类186个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3.2万人,形成了体系完备、专业全面、富有特色、就业良好的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周口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突飞猛进。2019年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河南唯一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2020年周口高级技工学校和周口联营职专分别晋升为周口技师学院和周口交通技师学院。2021年周口文理职业学院正式挂牌。今年,周口智慧能源职业学院、周口农高区职业学院等5所大专院校正在加快筹建。可以说,周口高技能人才培养驶上了“快车道”。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教培质量。立足我市主导产业,坚持训用一致、供需匹配,强化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打造了一大批产教融合基地。河南阿尔本制衣等8家企业成为河南省第二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训单位。周口交通技师学院等院校把企业引入校园,积极推广“厂中校、校中厂”教学模式,实现了“入学即入职、学习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目前,25家大中专院校建立了毕业生技能评价机构,1.4万名在校生获得相应等级证书,新增企业自主评价机构130家,企业职工自主评价21.8万人。今年以来,全市共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8.6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8.38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8.35万人,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24%、153%、146%。

三是发挥品牌效应,打造就业名片。积极推进“一县一人力资源品牌”建设,加强区域间劳务对接,多渠道开拓劳务市场,大力实施标准化培训、规模化输出、全程化服务,推动技能劳动者持证就业,将“劳务品牌”转化为独具特色的“就业名片”,形成了项城防水、西华胡辣汤、鹿邑化妆刷、扶沟菜农、沈丘货运、淮阳电商等全国全省知名人力资源品牌,每年开展相关技能培训6万余人,带动相关从业人员就业和劳务输出20万余人。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本。我们将持续发挥人口资源、教育资源优势,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全力推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加快建设一支规模庞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周口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坚持树立“三个导向”,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在加快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中展现新作为

中国网记者:我们了解到,去年以来,周口市认真落实省委部署,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能否介绍一下周口“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总体成效?

路培果:非常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省委部署“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以来,我市聚焦“10+6”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抓好“五件实事”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读书会上,市委书记张建慧同志作了典型发言,在活动中我们坚持树立“三个导向”。

一、树立目标导向,把牢高质量跨越发展总方向。我们按照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周口调研时的指示,提出了“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周口、高水平实现现代化周口”的总要求,明确了“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确立了建设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的奋斗目标。按照前瞻30年、编细15年、编实“十四五”的要求,规划了“一中心两组团五卫星城百镇千村”的全域空间格局,擘画了周口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标省委“十大战略”,制订并加快实施周口市“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确保省委“十大战略”在周口落地生根。

二、树立问题导向,破除高质量跨越发展“中梗阻”。坚持把解决问题作为“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直面问题、攻坚克难。一是着力破解干部能力不足问题,围绕“十大战略”落实,市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领着学,市县两级培训党员干部8万余人次。二是着力破解经济发展形势不利的问题,强力推进“三个一批”“四个拉动”(投资、消费、出口、物流),实现了经济恢复性增长,前六期“三个一批”活动签约项目共246个,总投资1778.77亿元。三是着力破解产业带动能力不强问题,成立三个招商专班,坚持“五职干部”抓招商,延链补链招大引强,打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百亿级特色优质产业集群。1~8月份,全市新增省外资金项目188个,同比增长27.9%;合同利用省外资金1260.5亿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444.6亿元。四是着力破解体制机制不优问题,出台《关于实施分类考核树立凭实绩用干部鲜明导向的意见(暂行)》,实施工业项目“5个5 ”推进机制,每个县(市、区)重点落实5个扩产能项目,5个新开工项目、5个新签约落地项目、5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和5家培育上市企业。五是着力破解民生改善不够的问题,聚焦“一老一少一青壮”问题,中心城区投资29.3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38所,困扰中心城区多年的“大班额、入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三、树立结果导向,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新突破。坚持以结果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引导激励党员干部在加快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一是在大战大考中检验活动成效,迅速果断扑灭太康、沈丘输入性疫情,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二是在扛牢粮食安全重任上检验活动成效,今年夏粮生产创造了最高亩产1705斤、平均亩产1009斤、总产111.3亿斤、一等麦占比80%以上、种粮收入亩均1600元的“五个历史新高”。4月19日,国务院批复建设河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启了我市农业现代化的新阶段。三是在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上检验活动成效,全力打造新兴临港经济城市,建设河南面向东南沿海的开放桥头堡,已开通周口中心港至美国洛杉矶长滩港、南非加纳港、印度蒙德拉港等5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四是在落实省委重大改革部署上检验活动成效,周口医共体改革项目被评为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五是在打造全省全国最优营商环境上检验活动成效,加快推进行政审批职能重塑、流程再造,周口正在向全省全国最优营商环境城市行列迈进。

能力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持之以恒,抓好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建设,为周口高质量发展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提升周口文化软实力

《光明日报》记者:作为“羲皇故都”“老子故里”,周口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淮阳平粮台城址、时庄遗址更是接连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请问,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厚重的城市,是如何发挥自身文化底蕴优势的?在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岳文华:感谢您对周口的关心关注。周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相传伏羲、炎帝相继在此定都,周口成为农耕文化、中华姓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同时,周口是东方哲学体系的构建地,伏羲氏创立八卦,探索自然规律,开启人类哲学智慧;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以一部《道德经》影响世界2500多年,彰显了东方哲学的深邃奥妙。

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在周口大地上有着充分体现。这里现在有不可移动文物3880多处,淮阳太昊陵庙、鹿邑太清宫遗址、周口关帝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时庄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各类博物馆23家,馆藏珍贵文物2万多件(套);越调、太昊伏羲祭典、西华逍遥胡辣汤等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省级非遗项目52个,市级非遗项目172个。这些文化资源,为我市开展文旅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资源支撑。

近年来,周口市委、市政府立足文化禀赋和旅游资源,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围绕释放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加快构建全域旅游服务体系。主动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塑造,以中华太昊伏羲始祖圣地旅游区、老子故里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全力打造华夏历史文化传承创新区周口高地、陈楚文化研究基地、国学研究基地和道德修养基地;依托周口野生动物世界,打造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标准最高、动物品种最多的综合性文旅项目,推进全链条杂技文化产业园建设;以平粮台古城遗址、时庄遗址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契机,积极推进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推动考古研究成果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发挥沙颍河水运优势和内陆港口优势,整合沿岸关帝庙、袁寨古民居、邓城叶氏庄园、寿圣寺塔等景点资源,打造沙颍河生态经济带全域文旅项目;依托平原农区优势,打造康养旅游示范村,淮阳大连乡大朱村、四通镇时庄村、沈丘白集镇刘楼村等7个村庄已列入省级创建名单;持续提升羲皇故都朝祖会、周口荷花节等旅游节庆活动举办层次,周口荷花节已正式升格为省级节庆活动,影响力日益凸显。“羲皇故都、老子故里、杂技之乡、周口荷花”文化旅游品牌形象不断深入人心,文旅文创正成为带动周口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今年,我们围绕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通过全面系统保护周口历史文化遗产,探索文化带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提升周口的人文魅力、城市活力和文化软实力。为此,我们编制了《周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积极推进《周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创新保护运作模式,开展名城保护宣传工作,力争使周口早日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列。在此,邀请各位到周口领略“临港新城、道德名城”的魅力。谢谢大家!②2

(记者 王艳 李凤霞 整理)

2022-10-10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82198.html 1 “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周口专场答记者问实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