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4日
第04版:淮阳新闻 PDF版

奏响文明乡风时代旋律

本报讯(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程文鹏)“树新风,改陋习。婚丧嫁娶要简易,勤俭持家要牢记……”一段关于移风易俗的快板书,眼下正在淮阳区白楼镇传唱。

淮阳区坚持多措并举,倡树文明新风,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在广大农村奏响文明乡风时代旋律。

加强阵地建设,助推文明实践。淮阳区467个行政村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健全了各类功能设施。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村文化广场为阵地,以志愿服务为主体,开展现身说法、巡回宣讲、文艺会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揭露封建迷信的危害,引导群众自觉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坚定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的决心信心。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淮阳区坚持党建引领,结合“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强力推进移风易俗,413个村争创“文明幸福星”。坚持建章立制,在村委的领导下,贯彻“顺应民心、凝聚民意、造福于民”宗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各村的“一约五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孝善理事会)制度。以“一约五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为抓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看得见、听得懂的“土规定”和“土口号”中,让“小规约”成为群众办理婚丧嫁娶事宜的“硬杠杠”。

创新工作方法,务求工作实效。淮阳区坚持因地制宜,创造性打造接地气、行得通、成效好的移风易俗新平台。刘振屯乡曹李集村利用闲散集体用地,打造乡村大食堂,成为婚丧嫁娶用餐的首选地。该村红白理事会规定婚丧嫁娶彩礼礼金、酒席桌数、菜品标准、烟酒档次等标准。截至目前,帮助村民操办300余场红白喜事,为村民节省花销200多万元,以实际行动倡导“喜事新办、婚事从简、小事不办”的好乡风,用“小餐桌”带动了“大文明”。

2022-11-04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85043.html 1 奏响文明乡风时代旋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