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3日
第03版:2023两会特刊 PDF版

拼出周口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业绩

——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回顾

◆ 记者 王艳 李凤霞 何晴 任富强 李瑞才 杜林波 刘伟 沈铎 整理 ◆ 摄影 刘俊涛 王映 梁照曾 侯国防

时光更迭,步履铿锵。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2年,在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两个确保”,加快实施“十大战略”三年行动计划,以“人一之、我十之”的拼抢劲头,推动周口高质量跨越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揭牌

2022年9月7日,河南周口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揭牌仪式在郸城县举行。

根据国务院的相关批复,作为河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农”字头的高新技术示范区,河南周口国家农高区总面积为118平方公里,其中,15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为农产品精深加工区;103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包括现代农业展示区和科研试验区。

作为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国家农高区落户周口,得益于周口具有几大优势:周口的小麦产量位居河南省首位,建有周麦系列品种繁育推广基地;核心区内规模以上企业65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5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家;围绕小麦、玉米、甘薯已经形成了“研发-基地-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产业链条。

在农高区建设过程中,我市正围绕打造小麦产业创新发展引领区、黄淮平原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典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四区一基地”的发展定位,聚焦粮食生产优势,加快相关项目建设,力争在小麦种质研发转化、田间科学管理、粮食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

引江济淮工程实现试通水试通航

2022年12月30日,豫皖两省共同举行引江济淮工程试通水通航暨二期工程开工仪式。

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是跨流域、跨省重大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和综合利用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供水范围涉及皖豫两省15市55县(市、区),总面积7.06万平方公里,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

河南段工程属于引江济淮工程江水北送的一部分,是我省实施“四水同治”的标志性工程,是全省十大水利工程中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总投资76.5亿元,全长187.98公里,共布置两条输水河道、三条管线、四座水库和五座泵站。

引江济淮工程建成通水,将惠及我市鹿邑县、郸城县、淮阳区和太康县,让更多群众喝上干净清冽的长江水。与此同时,以周口国家农高区建设为牵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将拥有更加稳定可靠的“源头活水”。

该工程建成通水,意味着江淮运河通航指日可待,这将结束沙颍河淮河水系与长江中上游地区水运不畅的历史,缩短周口港接入长江“黄金航道”的距离。

周口2022年粮食总产量稳居全省第一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周口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2066.65万亩,比上年增加1.77万亩;粮食平均亩产902.34斤,比上年增加7.66斤;粮食总产量为186.48亿斤,比上年增加1.74亿斤,增长0.93%,粮食总产量稳居全省第一。

其中,夏粮生产实现最高亩产1705斤、平均亩产1009斤、夏粮总产111.3亿斤、一等麦占比80%以上、种粮收入亩均1500元的“五个历史新高”,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应有贡献。2022年,全市秋粮总产量75.18亿斤,比上年增加1.24亿斤,增长1.65%。

作为河南省第一产粮大市,我市素有“中国粮仓看河南,河南粮仓看周口”之美誉。2018年以来,全市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180亿斤以上。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耕地红线,切实把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到实处。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累计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937.2万亩。依托市农科院,我市持续加强种质研发转化,打造了周口良种品牌,相继推出了周麦、周豆系列品种,形成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周口方阵”。

创新引领发展结硕果

一年来,我市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推进研发活动全覆盖,加快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为主导的重点实验室建设、研发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我市出台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激励政策,激发企业创新主体意识,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由16%提升到80%以上,走在了全省前列。智慧岛一期工程投入使用,“1+21”人才政策成效初显,初步构建起科技项目申报、知识产权认证、科技金融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生态体系。

围绕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建立起引领和支撑发展的研发团队和机构。河南省聚乳酸可降解材料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纺织服装、现代食品、生物医药等10家市级产业研究院加快建设。以中科院为主体的伏羲实验室加快建设,正在围绕生物医药、智慧农业、智能农机等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创新片区和人才公寓一期工程加快推进,一批“双创”园区开放投用。

“1+9”港口体系点亮“临港新城、开放前沿”

瞄准“临港新城、开放前沿”的发展定位,我市加快港口体系和能力建设,构建公铁水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多式联运体系,把周口以航运为特点的多式联运优势转换为支持周口高质量发展的资源优势,朝着建设国家区域中心港口城市的目标阔步前行。

我市以前瞻30年的眼光,编制完成周口港总体规划、周口市港口和航道布局规划、周口港多式联运发展规划等港口航运产业配套规划体系。按照一城一港的原则,我市加快构建以周口中心港为龙头的“1+9”港口体系,推进“一县一特”专业码头建设,明确定位,错位发展。

周口港下设中心港区和西华、商水、淮阳、项城、沈丘、鹿邑、太康、扶沟、郸城10个港区。目前,西华逍遥港、沈丘刘湾新港、周钢专用港建成运营,年港口吞吐能力达到4000万吨、20万标箱,11个临港偏好型项目签约落地,临港贸易、临港制造加速发展,以港兴产、以产兴城的发展态势愈加显现,港口和航运优势进一步彰显。

今天的周口,海上丝绸之路河南新起点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全省的枢纽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河南及周边区域特别是山陕蒙等地区重载货物和大宗货物的出口聚集地、进口集散地。

产业“聚”出新动能

2022年,我市提出打造生物可降解材料、生物医药、智能零部件三大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美妆产品、特种钢材、预制菜等十大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坚持园区化发展方向,坚持“项目为王”,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我市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5家,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41家、制造业头雁企业2家,一大批中小企业走上了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化发展道路。金丹科技、乐普药业、耕德电子、星宇科技等龙头企业项目加快建设,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集群集聚效应日渐显现。去年前11个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6.8%,高于规上工业5.3个百分点,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89个智能化改造引领性项目实施完成,十大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五链”耦合驱动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双汇自动化屠宰线、益海央厨、澄明食品等龙头企业项目建成投产,进一步巩固了农业大市的地位和作用,壮大了率先建成农业强市的产业支撑。

“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综合评价稳居全省前列

我市建立完善重大项目推进会、“三个一批”项目季度观摩等机制,实施工业项目“五个五”工作法,建立“五职”领导干部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制,以机制落实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落地见效。

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前五期“签约一批”项目41个、总投资437亿元,“开工一批”项目86个、总投资561.8亿元,“投产一批”项目163个、总投资1058亿元,综合评价居全省前列,其中“开工一批”项目投产率居全省第一位。

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派驻助企干部1795名,包联企业1550家,收集企业反映问题891条、解决率达99.9%,居全省前列,一批企业走出困境,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强力推进“四个一批”举措,聚焦竣工达产一批、达产满产一批、扩大投资一批、入库纳统一批,清单式推进、台账式落实,70个项目竣工投产,126家达产企业满负荷生产,89个项目扩大投资,稳固了经济平稳发展态势。

第二届周商大会成功举行

2022年11月25日,第二届周商大会在淮阳龙湖广场开幕。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周商代表汇聚一堂,联络乡情,增进友谊,感受现代化周口建设的火热实践,畅想“道德名城、魅力周口”的美好未来。

大会由周口市政协主办,通过搭建周商联谊沟通合作平台,激活周商资源,吸引游子返乡创业,助推周口经济高质量发展。此次大会共签约项目35个,总投资324.5亿元。

在此次签约的35个项目中,中煤能源2×100万千瓦热电厂项目预计投资80亿元,为此次周商大会引资的最大单体项目。锅圈供应链(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寿如松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苏州隆科威特种合金有限公司、上海天环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等竞相投资。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在商水投资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芯生产项目,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淮阳区投资的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生产线项目等,为当前市场热点。

本次大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新运用多媒体,开展云直播,让不能来到现场的异地商会代表、知名周商等众多社会各界人士在线上也能收听收看大会盛况。

“市区县园乡站村点”物流体系基本形成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发展,在体制机制上求突破,在载体平台建设上下功夫,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壮大物流企业,全市现代物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周口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西华机场航运业务不断拓展,平漯周高铁开工在即,黄寨铁路货运专线加快推进,阳新高速周口段加快建设,“三环九放射”市域快速通道和县域路网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为物流业发展构建坚实支撑。

目前已建成9个县级电商物流园、148个乡镇电商物流站、2217个村级电商服务点,京东多式联运国际物流港项目具备开工条件,“市区县园乡站村点”物流体系基本形成。

我市成功创建7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9个,实现了县域全覆盖。推动青网新经济产业园“直播带货”新模式,吸引280家电商企业入驻。一批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青年等在农村办起了“电商+直播”,更多农产品在田间地头通过直播走向市场。

我市因医改成效明显获国务院表彰

2022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对河北省唐山市、上海市崇明区、浙江省台州市、福建省三明市、河南省周口市等十个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明显的地方,按照每个地方1000万元的标准予以激励支持。

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市强、县优、乡稳、村活”的总体改革思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服务能力提升为主线,以筑牢基层网底为重点,全面实施医疗、医保、医药、医养、医改五医联动;改革资金投入、资金分配、激励三项政策;建好互联网医院、医共体健康信息管理两个平台;实施信息化支撑工程;建立以医共体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即“53211”工程。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由“局部探索、点上开花”向“市域一体、全面铺开”转变,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探索形成了“市县一体、五医联动、数字赋能、中医贯通”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新路径,初步取得了人民群众得实惠、卫生事业得发展、医保风险得防控的“三得”效果。据统计,2022年前11个月,县外转诊率、转诊总费用、住院患者费用同比分别下降0.35、1.97、0.2个百分点,更多群众享受到了医改红利。

科学精准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近段时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统筹医疗服务资源,免费向市民群众发放退烧药;全面加强发热门诊、重症救治力量配备,优化救治、转诊流程,强化医护人员培训,持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市域一体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机制作用,有序有效推行分级诊疗,确保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尤其是诊所、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正常开展接诊救治。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防控形势,市委先后召开40次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针对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作出针对性安排部署:从建立快检小分队,迅速锁阳、科学封控,快速斩断病毒传播链条;到建立“外防输入”的卡口体系、“早发现”的常态化核酸检测体系,“动态清零”的快速反应体系,健全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广泛开展“爱家乡、护亲人、保安全、作贡献”活动,持续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再到建立疫情防控数据信息系统,推行“48小时常态化核酸检测+场所码”全覆盖,不断夯实精准防控的数字化支撑;再到坚定落实中央优化防控二十条措施,推动以县为单位的大规模作战,逐步转向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单位的小单元作战,实行“八快”机制,做到快封快解,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再到坚定落实中央十条优化措施,引导群众由被动防疫转向主动防疫,进一步形成人人自我保护、人人自我防控、人人遵守防控的群防群控格局。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适时调整应对疫情的战法打法,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能力作风提升助推“五星”支部创建

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我市锚定“两个确保”重要目标,聚焦10项重点任务和6项突出问题,突出抓好“五件实事”的落实,全市形成了拼抢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十大战略”在周口落地生根提供了重要保证。在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读书会上,市委书记张建慧作了典型发言;我市4个案例入选省典型案例选编,其中《周口市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加快迈向开放前沿》被评为全省正面典型优秀案例,《周口市开办“干部夜校”,为推动“十大战略”充电蓄能》被评为全省实战实训优秀案例。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保障,出台《关于加强“五星”支部创建清单化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加强成建制派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清单化管理的通知》,对标对表创建标准和短板弱项,建立重点任务清单,实行“一村一方案”“一星一清单”,切实拿出真金白银,强力推动“五星”支部创建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取得实效。去年9月28日,我市在全省深化驻村帮扶工作会议上作了“成建制派”工作典型发言。

擦亮“道德名城、魅力周口”文化标识

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擦亮“羲皇故都、老子故里”文化品牌,加快编制全域文化旅游战略规划,让周口杂技叫响全国、走向世界,打造“道德名城、魅力周口”。

我市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面系统梳理周口历史文化遗产,高质量编制《周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加快推进《周口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建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机构和推进机制,持续推进关帝庙片区、淮阳古城的保护活化利用,启动周口“南寨”历史文化片区保护与修复,积极打造以淮阳古城、龙湖、平粮台古城遗址、时庄粮仓遗址为支撑的历史文化核心展示区,引领带动全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作。

我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统领,全市域、全方位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宣传周口好人、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领新风尚;大力弘扬“重义守信、崇德向善,不甘落后、奋勇争先,开拓创新、务实重干”的周口精神,营造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浓厚氛围。

文明新风劲 创建成果丰

三川大地历来重视涵养文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举措连连:2022年,我市持续开展“英模周口·德润三川”典型选树活动,认真做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工作,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积极做好“中国好人”“河南好人”“周口好人”“身边好人”推荐,在全社会形成了“好人文化”;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全面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文明实践中心已成为志愿者的温馨家园、志愿服务组织的孵化基地……

2022年,也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市委、市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把惠民、利民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呼声与关切,紧盯新的测评体系标准,持续开展全民创建提升、老旧小区整治提升、市容市貌整治提升、交通秩序整治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等十大攻坚行动,着眼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根治城市不文明行为“顽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文明城市与文明市民共同成长、共同提升、共创共享。在“创文”工作中,中心城区还创新开展入户大走访、背街小巷大改造、“道德文明使者”大选树、特色文体大创建、城乡接合部和乡镇环境大提升“五项活动”,坚持内外兼修,将文明融入城乡治理底色,与经济发展同频,与民生改善共振。经过持续接力创建,一幅“整洁有序、环境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新图景正在千万三川儿女的不懈奋斗下徐徐展开。

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2022年 8月30日上午,周口市中心城区29所新改扩建中小学校暨幼儿园集中启用仪式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桂园路小学举行。这标志着周口市中心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迎来了崭新篇章。

29所新建学校设施高起点、管理高起点、赢在起跑线,优质学校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广大家长奔走相告,纷纷到新建学校、幼儿园给孩子报名入学。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桂园路小学,整齐划一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智能化的教学设备、标准塑胶跑道的操场,让前来参观校园环境的家长赞不绝口。

市委、市政府将学校、幼儿园项目建设纳入2022年中心城区十大民生实事,成立了“中心城区基础教育振兴工程”领导小组,明确加快周口中心城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制定中心城区学校布局专项规划。

2022年,全市共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6所、新增学位8820个,新建中小学校31所、新增学位5.96万个。①6②15


2023-01-03 ——2022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回顾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190131.html 1 拼出周口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业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