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0日
第01版:要闻 PDF版

丹心育良种

——市农科院专家团队素描

总策划:顾玉杰 王健

□记者 付永奇 王丹

累计培育出国家和河南省审定农作物新品种92个,形成周麦、周豆、周花等农作物新品种“周口方阵”;

荣获科技成果奖22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 

“周字号”系列农作物新品种推广至豫、皖、苏、陕等10多个省,累计推广12亿亩,新增产量600多亿斤,新增社会经济效益600多亿元;

……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周口市农科院因这些辉煌的业绩名扬整个黄淮海粮食主产区,成为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地市级农科院。

入伏之后,雨水不断,天气湿热。市农科院试验田内,茁壮成长的大豆、花生生机勃发。测量株高、细数叶片、查看根系后,杨青春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市农科院是原农业部首批命名的全国重点地市级农科院,设有小麦、大豆等7个专业研究所,承建有国家、省级科研平台16个,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研究生以上学历52人。

热血铸就辉煌。辉煌的背后,是市农科院一代代育种人青丝熬成白发的执着与坚守。

“种子就像我们的孩子”

“种子就像我们的孩子。”这是杨青春的心里话。

衣着朴素、身材清瘦,两鬓斑白、目光坚毅,性格内敛、治学严谨,这是记者对杨青春的第一印象。

杨青春,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市农科院院长,1985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大豆育种、栽培、推广等工作,承担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国家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等项目30余个,主持、参与育成大豆新品种27个,累计推广种植5000多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0多亿元。

“育种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错过一个关键数据至少要再等一年!”为缩短研发周期,杨青春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观察农作物生长,记录抗虫、抗草、抗风等特性。

“一个新的杂交组合,种到地里,从中选出一些较好的单株,经‘南繁加代’后,来年种下,再优选、再试种,如此反复很多次。”杨青春说,“对待种子,我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天天看、天天盼,看到它们向好发展了,就由衷高兴!”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市农科院培育出国家和河南省审定小麦新品种31个,大豆新品种29个,玉米、花生、芝麻、番茄等农作物新品种32个。周麦、周豆、周单、周花等“周字号”新品种推广到安徽、江苏等10多个省,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他们育成的国家小麦骨干新种质周8425B,被全国12个省市200多家育种单位应用,衍生出小麦新品种近700个,推广应用面积近7亿亩,2020年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为我国近30年来应用最广泛的小麦骨干亲本。

让“周口方阵”走向全国

周麦9、周麦18、周麦22、周麦36、周麦49……谈起周麦,市农科院副院长韩玉林如数家珍,满脸自豪。

周麦系列种子是市农科院的王牌,也是周口农业的一张名片,都出自声名远播的市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该所成立于1965年,有科研人员13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全国知名小麦育种专家郑天存、杨光宇等都曾主持过该所工作。

韩玉林1999年大学毕业后从事小麦育种及栽培研究工作。为了尽快掌握小麦的特性,他没有节假日概念,天天早出晚归,一年里,大半年时间在地里,小半年时间在实验室。凭着踏实肯干、勤奋好学,逐渐成长为周麦课题主持人。

与麦为伴,痴情守望。20多年来,韩玉林主持参与培育小麦新品种37个,其中17个通过国家审定,10个通过河南省审定。参加选育的国审周麦16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审周麦18获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金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黄淮麦区主推品种;国审周麦22最高亩产743.4公斤,是目前河南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之一,2018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抗寒小麦新品种国审周麦36目前是黄淮南片麦区主推小麦品种,是国家黄淮小麦试验的对照品种,以1290万元的成交价刷新国内小麦单品种经营权转让的纪录……

这些显赫成绩,使他成为我省杰出、全国知名的小麦育种专家,也让他从一个玉树临风的书生变成了皮肤黝黑的“老农”。

“端牢中国饭碗,良种是关键。作为一名育种人,只有拼搏进取、不断创新,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小麦品种,才能让国家粮食安全得到保障。”作为新一代周麦育种当家人,韩玉林抓起一把具有单产超900公斤潜力的周麦49对记者说。

院士工作站育出好花生

得益于国家粮油作物单产提升工程政策支持,我市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新品种不断出现。这些高产、高油酸新品种大多出自市农科院油料研究所。

油料研究所是市农科院唯一拥有院士工作站的研究所,建设有省优质专用型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5个。

“育种要耐得住寂寞,还要有梦想和担当!”在花生试验田内,市农科院副院长、花生科研课题主持人贾朝阳拔出一棵花生,边查看根系边对记者说。

贾朝阳长期从事油料作物育种、栽培和新技术研究推广工作,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科技攻关和示范推广项目10余项,主持选育花生等油料作物新品种8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持完成地方花生种植标准3项。

“花生选育有运气成分,许多人一辈子也选育不出一个好品种。”贾朝阳介绍说,油料研究所依托院士工作站,在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的指导下,培育新品种5个,其中周花5、周花8分别实现我市高油、高油酸花生品种零的突破。该所获省市科技进步成果奖34项,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1000多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8亿多元。团队成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省农作物区试先进工作者“和”省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

“种好大豆是我工作的全部”

近年来,在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周口方阵”中,周豆系列种子表现亮眼。这些成绩来自市农科院耿臻领衔的大豆研究所。

大豆研究所有科研人员10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建有省大豆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团队领头人耿臻是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豆油料体系首席专家、省大豆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获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种好大豆是我工作的全部!”耿臻经常这样说。

近年来,她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项目等10余项,参与育成大豆新品种27个,其中国审周豆35实现市农科院长江流域审定品种零的突破。“周字号”大豆新品种在河南省年推广面积100多万亩。国审周豆25在商丘永城创造大面积单产323.51公斤的新纪录,被推荐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豆新品种,在黄淮海累计推广种植9000多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50多亿元。

在其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市大豆产量从上世纪90年代的亩产100公斤上下提高到现在的180公斤左右,为全市粮食连年增产、农民增收作出巨大贡献。

国家区域试验站里成果丰

播下好种子,丰收有底气。我市近年来玉米连年丰收,单产从500斤左右提升到1000斤以上,这其中良种贡献功不可没。玉米研究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周文伟是这一变化的见证者、亲历者、推动者。

玉米研究所有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研究员1名,建有国家玉米区域试验站、省现代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周口综合试验站等科研平台。该所主持完成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10余项,培育出玉米新品种16个,通过国家和河南省审定10个,累计推广种植5000多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益40多亿元。

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每年都有一个炎热的夏天,而周文伟的夏天要比别人的更酷热些。玉米人工授粉一般在伏天,骄阳似火,但周文伟和他的团队要全副武装,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脸热得发红,汗水湿透全身。

“玉米亩产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会带来总产量的巨大增加,我们的辛苦很值得。”周文伟时常提醒自己,不怕困难、执着专注、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多年来,他主持选育出国审玉米品种1个,省审玉米品种7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5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主持完成国家、省级项目10多项,被推选为河南省高层次人才(C类)、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育种新人逐浪前行正青春

一粒种子,一仓收获。种业创新,表面上看是产品、技术,背后实则是人才。

近年来,市农科院高学历青年人才不负众望、勇挑重担,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兢兢业业、发光发热,在育种研究道路上跑出“新征程”。

王丽娜,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参加工作以来参与育成国家、省审定的小麦品种19个,获省科技进步奖5项,被评为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高树广,硕士研究生,2011年7月入职后一直从事芝麻研究工作,主持参与培育出芝麻新品种10个,获市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5项。

闻亚美,副研究员,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豫东综合试验站站长,致力于平菇、大球盖菇等技术研究,主持省市项目10余项,获市厅级成果奖3项。

黄玉波,市农科院资源环境与畜牧研究所所长,承担各级项目1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成果奖8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并荣获”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黄浅,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园艺作物育种及新品种推广等工作,育成国审或省审蔬菜品种6个,获市厅级以上成果奖7项,推广蔬菜和大田作物新品种20多个。

“农科院为年轻人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将虚心学习、加倍努力,在广袤的大地上挥洒热血、书写青春,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高树广指着绿油油的宜机收芝麻说。

小小的种子,蕴藏着广大育种人的梦想,也承载着端牢“中国饭碗”的重任。“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我们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培育推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杨青春表示。①6

2023-07-20 ——市农科院专家团队素描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06745.html 1 丹心育良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