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19日
第04版:周口文化 PDF版

非遗文化闹新春(非遗文化)

刘建峰

伴着春风舞动的红灯笼和欢快的鼓点,龙年春节如约而至,中国大地被装点得喜气洋洋。在这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刻,非遗文化的展示与传播成为全民闹新春活动中的一大亮点,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非遗的全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不可触摸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传统的民间艺术、手工艺技能、民俗节庆等。它们承载着人类智慧和历史记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春节期间,各种形式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不仅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视。

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去年,春节更是被联合国定为联合国假日。寓意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已受到众多国家的欢迎和重视。

今年的龙年春节,无论是在城市的璀璨夜景中,还是在乡村的烟火气里,非遗文化的身影随处可见。舞龙、舞狮、剪纸、泥塑、皮影戏、传统戏曲、打铁花……这些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不仅让国内外民众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也让他们了解到非遗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中国力量。

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体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文化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设立“文化遗产日”、编制非遗名录、开展非遗传承人培训等。这些都表明了中国对于本土文化的自豪与自信。通过这些努力,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成为中华民族的鲜明标识,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非遗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节日,目前已超越了国界,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现象。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中国鼓励和支持非遗文化走出国门,通过文化交流、国际展览等形式,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享受这场文化盛宴。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其他国家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也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学习。

非遗文化的创新与融合展示了中国的创造力。在当代,非遗文化并非僵化不变,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许多非遗项目结合现代科技和时尚元素,推出了符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的产品和表演,赢得了年轻一代的喜爱。这种创新不仅使非遗文化更加生动活泼,也证明了中国文化的创造力和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

非遗文化的参与性与教育性反映了中国的社会责任感。春节期间,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举办了各种互动体验活动,让公众亲身参与到非遗文化的实践中去。无论是亲手制作一个窗花,还是尝试一段地方戏曲,人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传承。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传播方式,不仅提升了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和兴趣,也培育了社会的文化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非遗文化闹新春的背后,是中国力量的多维度展现。从文化自信到文化包容,从创造力到社会责任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仅是对传统的保护,更是对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现代表达和世界分享。在这欢乐祥和的节日里,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勃勃生机,感受到了非遗文化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在新时代发扬光大,闪耀更加绚丽的光芒。

2024-02-19 刘建峰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27070.html 1 非遗文化闹新春(非遗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