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千里 王永剑 李艳华
发展水运,是时代需要,市场选择。
河南水运兴,就是中西部内陆向海而生的中原觉醒!
早日让贾鲁河的“经济通道”壮大成为河南的“通道经济”,进而带动陕、晋、甘、冀等内陆省市的“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中原出海新通道,融入全国经济大格局,河南人翘首以盼。
3月4日,记者从周口市港航管理局获悉,贾鲁河通航工程可行性研究和支撑性专题报告编制招标已完成,正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省交通运输厅今年将推进贾鲁河通航工程前期工作,计划2030年建成。
在周口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协同推动贾鲁河通航工程”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这预示着断航百余年的贾鲁河,通航进入实操阶段。
3月1日和2日,记者沿着贾鲁河大堤探访,感悟“惊蛰”到来的喜讯。
柔柳吐黄、桃花渐开,雨水节气过后的贾鲁河两岸生机盎然,万顷碧野散发清香。河畔湿地芦苇丛生,风吹芦花,春晖下风景别致。水面上飞过的白鹭时鸣,似乎想把沉睡的艄公唤醒。
冬眠太久,贾鲁河该醒了。
“打小看到贾鲁河就是一个流水沟,黄河水过后遍地盐碱荒草地,不少村民还挖土熬硝熬碱。”在扶沟北关拦河闸旧址,76岁的何峰说。
他的话,掀开贾鲁河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
贾鲁河曾是楚河汉界的鸿沟,历史上航运繁忙,是中原连接江南的航运大动脉。后因黄河多次泛滥淤塞,于1915年彻底断航。
曾经的黄金水道,百余年来艄公冬眠,河面上再无行船号子回荡。
要让贾鲁河靓起来!
2021年,我省启动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千余个日夜过去,贾鲁河褪去“黑水河”污名。
如今,站在扶沟北关闸远眺,河面碧波荡漾,两岸堤美坡绿,白鹭栖息,居民垂钓。西华县贾鲁河湿地公园已经成为“鸟中大熊猫”中华秋沙鸭的栖息地,川汇区贾鲁河体育公园也在建设中。
从新疆返乡的扶沟吕谭乡龙王庙村村民李洼,在北关拦河闸南岸感叹:“几年没回,变化真大,这河修得板正得很!”
要让贾鲁河动起来!
新年伊始,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浪潮中,贾鲁河复航被赋予“中原出海口”的战略使命。
开年的周口航运大事,如同农历二月初一在扶沟县北关拦河闸旁开唱的大戏,引人注目。
2月5日,周口入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2月6日,我省召开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提出要以提升内外开放能级为支撑,加快打通开放发展的“任督二脉”,主动强化对内开放,北接京津冀,东融长三角,南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西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新亚欧大陆桥。
目前,贾鲁河规划为Ⅳ级航道,省交通运输厅正在进行修编,拟提升至Ⅲ级,配套1000吨级船闸。周口境内规划建设扶沟、闫岗、周口3座船闸。
不要小看千吨级船舶——一艘千吨级船的运量,相当于30辆载重33吨的卡车或20节火车车厢,可运输近50个标准集装箱。
“这样周口就厉害啦!”80岁的赵岩山听闻扶沟、西华将建港口作业区时惊叹。
周口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于海涛表示:“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深入实施,中西部急需联通外界的‘水上高速’。贾鲁河复航将构建‘中原—长江—海外’双向开放通道。”
贾鲁河与沙颍河、淮河水系贯通后,一条长达2000公里,北接郑州、南抵长三角的水上动脉将诞生。豫西铝矾土、豫北装备制造以及陕、晋、甘等地的货物,都能通过这条蓝色走廊直达洋山港。这不是简单的路线更换,而是区域经济地理的重新“编程”。
正如山东小清河重塑济南格局,贾鲁河复航或成中原崛起的“点睛之笔”,带动中原乃至西北内陆奔赴大海。
蓄势而蛰,应时而惊,所有蛰伏已久的惊喜,终将破土而出。
河南向海之心澎湃,通航击鼓催征。
贾鲁河生态重生,世纪觉醒,如画前景正徐徐展开。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