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5日
第03版:社科理论 PDF版

AI时代县史志部门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王亚楠

在当今AI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承担着“存史、资政、育人”重要使命的县史志部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AI技术的兴起,既为县史志工作带来了显著的效率提升机遇,也引发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挑战。

一是可被AI替代或辅助的工作领域。基础文献处理与编纂。对于县史志部门而言,整理和编纂海量的地方文献资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AI在这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利用AI的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能够快速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文本,并进行初步的分类和索引。同时,在古籍标点和校勘方面,AI也能通过对大量古代文献的学习,为县史志工作者提供参考建议,减轻人工标点和校勘的工作量。

标准化内容生成。县史志中包含许多重复性的内容,如每年的经济数据统计分析、行政区划变更记录等。AI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根据预设的模板和输入的数据,快速生成标准化的文本内容。此外,对于一些固定格式的通知、公告等,AI也能根据关键词和要求迅速生成初稿,节省工作人员的写作时间。

数据核查与校对。在县史志资料的整理过程中,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AI可以通过大数据比对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档案中的数据进行快速核查和校对。同时,对于人名、地名、时间等关键信息,AI也能进行标准化处理,确保全县史志资料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二是AI赋能效率提升的核心场景。智能化数据库建设。通过AI技术,将本县的党史资料、地方史志、口述历史等多源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一个互联互通的数据库。此外,AI还能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挖掘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历史脉络和规律,为县史志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沉浸式育人工具开发。利用生成式AI技术,打造具有本县特色的沉浸式育人工具,能够增强党史方志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还可以开发基于AI的智能讲解系统,根据游客的兴趣和提问,提供个性化的讲解服务,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

协同创作平台应用。搭建基于AI的协同创作平台,能够促进县史志部门内部,以及与外部专家、学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这个平台上,工作人员可以利用AI辅助写作工具,提高写作效率。同时,平台还支持多人实时协作,不同地区的专家可以在线对县史志稿件进行审阅和修改,提出意见和建议。AI还能对这些反馈意见进行分析和整理,为作者提供优化建议,确保县史志编纂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县史志部门当前应关注的重点。人才能力模型转型。县史志部门需要培养既懂AI技术又具备深厚史学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的AI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在线学习等方式,让他们掌握基本的AI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在人才引进时,注重选拔具有计算机科学、数据分析等专业背景的人才。同时,鼓励工作人员不断提升史志研究能力,学会运用AI技术进行党史、地方志研究和分析。

数据安全与伦理规范。县史志部门要建立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对涉及本县敏感信息、个人隐私的历史资料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不被泄露。同时,要制定AI应用的伦理规范,防止AI生成的内容出现歪曲历史、误导公众等问题。此外,还要加强对AI系统的监管,定期对其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和伦理风险。

技术适配与制度创新。县史志部门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AI技术和工具,并进行针对性的适配和优化。同时,要创新工作制度和流程,适应AI技术带来的变革。此外,还要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AI在县史志工作中的应用,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

公众参与模式拓展。利用AI技术搭建公众参与平台,鼓励本县居民积极参与县史志的编纂和传承工作。同时,通过AI技术实现对公众贡献内容的分类和索引,方便后续的查阅和利用。此外,还可以利用AI技术开展线上历史文化知识竞赛、主题征文等活动,激发公众对县史志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县史志工作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商水县委党史方志研究室)

2025-03-05 王亚楠 1 1 周口日报 content_268625.html 1 AI时代县史志部门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