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2日
第07版:文化周口

说说周显王墓的事

网络图片

■韩守印 王正琪 口述 吴万金 整理

在鹿邑县赵村乡政府所在地,向南2.5公里的邱楼、宋庄之间有一座古墓,名为宝堌堆,是东周第34位天子——周显王的墓,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周显王姓姬名扁,周安王姬骄之子,周烈王姬午之弟,东周战国时期人,于公元前369年至321年在洛邑(今洛阳)称王,在位48年。

当年,姬扁被立为储君,遭到王室其他成员的忌恨。大约在公元前371年,初秋的一天夜里,有人暗杀姬扁,大将吴震保护他冲出都城,一路向东。突然,前方一条大河挡住去路,河宽水深,波涛滚滚。这时追兵赶到,情况万分危急,只见吴震背起姬扁,跃身跳上河边的一条小船,奋力向东南划去。追兵万箭齐发射向小船,吴震急忙脱下盔甲遮在姬扁身上,一手摇撸划船,一手拔出宝剑拨挡飞箭。轻舟如飞冲出重围,脱离了险境。吴震身中数箭血流如注,一口气划了近两百里,走到现宝堌堆西北约一里多的地方有一浅滩,小船搁浅难行。这时吴震伤势严重,死在船上。姬扁也昏了过去。

村里的渔民姬老汉遇见后,把姬扁救回家中。姬老汉夫妇无儿无女,靠捕鱼为生。姬扁被救后感激不尽,认姬老汉为义父,他隐姓埋名长期住下,不久又娶南村(今宋庄)女子荷花为妻,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公元前369年冬,周烈王访得姬扁后,日益病重不久驾崩,姬扁即位。姬扁因不知回京城是吉凶祸福,所以没有让妻子荷花同行。第二年春,荷花身患急症,病逝家中;姬老汉夫妇也先后去世。噩耗传到洛邑,周显王姬扁无比悲痛,命人把妻子和义父义母厚葬。

随后,周显王召吴震子孙入朝为官,委以重任。把自己遇难得救的这条河赐名为“显王河”,吴坟墓所在地赐名“吴家阜”。

周显王13年(公元前356年),在现宝堌堆,朝庭召集能工巧匠数万人,大兴土木建显王墓,数年后按规划建成。显王墓有4眼井,均深丈余。地下隧道高7尺、宽6尺,往东西南北延伸数十里,传说和黄台寺、田堌堆、陈堌堆、郸城塔相通,并且每条隧道的不远处,都有向左右方向的叉道,如从任意一个门进,可以从其他门出。每个井下面四通八达,井井相连,下去后像是进入地下“迷宫”。井和隧道全是花砖结构,砖花成花鸟龙兽或“周显王”字样。

周显王墓建成后,南北两井上各起一堌堆,且越长越大,不久每个堌堆高三四丈,占地两三亩。

周显王垂暮之年,有念旧之情,便带领亲随到过去埋名避难之地。传说因天气炎热、舟车劳顿,周显王一病不起,死于“吴家阜”。由于当时战乱、天气等原因,周显王的遗体难以送回都城,于是就地发丧,葬礼十分简单。

周显王之墓在宝堌堆也是有可能的,现在的一些传说和遗址或许可以证明。

一、周显王是周朝的第34位天子,并称王多年。《资治通鉴》《左传》《史记》《王孙满对楚子》等书对其都有记载,说明确有其人。

二、显王墓为什么叫宝堌堆?传说墓建成后,突然南北起两个堌堆,并且越来越大,有人说这是“风水宝地”。也有人说因为国宝稀世珍品九鼎埋于此地,将其称为宝堌堆。

三、显王墓里有宝贝。前后堌堆现虽荡然无存,但附近村里仍然流传着关于它的故事。村里有人说,曾经有人从里面挖出铜铁器皿。村民吴万春说:“当时村里兴修水利,大队组织了20多人的专业队,我是其中之一。当修到宝堌堆西边的‘压水桥’时没砖了,领导就让我们挖堌堆里的砖用,我们是从堌堆的西南侧开始挖的。当时,先挖出个直径一米左右的井,往里走,有个一人多高的门。再往里走,有片空地四方都有出口。井和进出口由花砖垒砌而成。附近村民讲,后堌堆的砖被人拉走用于搭鸡窝、垒猪圈、砌墙头、垫宅基等,土也被铲平拉走。”

四、传说宝堌堆里有4眼井“一明三暗”。“一明”是显王庙东南角的一眼井,供历代僧道及驻庙人员吃水用。前后堌堆及大殿内西边的“明柱”偏西一米左右,各有一暗井。据吴振江老人说:“井口两次被封,大约在1938年,日本人封住了井口。上世纪50年代,村里小麦遭灾,村民把井口打开后取水浇地。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机井出现,才又把井口封住。”

五、宝堌堆西北有赵村乡轮窑场,西南轩庄,东南大韩庄,均有汉墓群,都是鹿邑县文物保护重点,这三个地方都距周显王墓地不足千米。

至于“显王河”,现在从地图上仍能找到“显王河”的身影,它往北通至涡河。

在宝堌堆西北约500米有个桑桥村。有人说1958年本村北200米的显王河故道,村民挖塘时挖出了船桅杆和船锚。

现在宝堌堆附近的村民在宝堌堆附近垒了围墙,修路建房,又对院内进行绿化。

2018-01-12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4163.html 1 说说周显王墓的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