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17日
第05版:视点 PDF版

57年的大孝坚守

李从兰(左)与婶娘在一起

朱吴氏与侄媳李从兰及重孙子重孙女合影

□记者 侯国防 通讯员 李现理 文/图

1月13日,第八届周口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组委会在《周口日报》公示了12名周口市道德模范候选人、9名周口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候选人的先进事迹。鹿邑县高集乡香施堂村74岁农妇李从兰,名居“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之列。

1月14日上午,记者把这一喜讯告诉香施堂村原党支部书记皇甫雅琳时,他心情沉重地说:“107岁的跨世纪老人朱吴氏已于1月11日辞世,1月12日上午火化后简单下葬。”

百岁婶娘辞世 孝老爱亲至终

6年前,记者曾对李从兰几十年来孝老爱亲的事迹进行采访报道,多家新闻媒体先后对其事迹进行刊发,其中《河南日报》以《百岁“婶娘”有福气 侄媳孝敬半世纪》为题进行报道。

1月15日上午,记者冒着严寒再次采访李从兰,由于前几日婶娘的溘然长逝,李从兰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她的表情里没有了往日的愉悦和欢笑,那种悲恸心情估计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调整过来。

陪同采访的村干部说,朱吴氏老人能平平安安活到107岁,是其侄媳李从兰57年如一日精心伺候和百般孝敬的结果。村里受李从兰孝老爱亲典型的影响,人人竞相学习和效仿,全村婆媳关系都非常和睦、和谐。

村干部还介绍,朱吴氏老人生于1915年农历7月,其丈夫已经辞世28年,她平时身体健康,面色红润,步履稳健,眼不花,耳不聋,每天在孙辈们绕膝的大家庭里健康、快乐地生活着。

听说记者要采访李从兰孝老爱亲的事迹,闻讯而来的党员干部和村民们动情地讲述李从兰57年来历经的磨难艰辛、孝敬老人和培养哺育子女成才的故事。

公爹公婆早亡 两救叔叔生命

1965年2月,商丘地区柘城县安平镇李楼村18岁的女青年李从兰,经人介绍与距村4公里处的周口地区鹿邑县高集乡香施堂村21岁村民朱凤山结婚。

朱凤山出生于贫苦家庭,从小就饱受苦难。父亲朱友章和母亲朱张氏生养了三个孩子,朱凤山是老大,下有一弟一妹。其父亲弟兄两个,叔叔朱友德和婶娘朱吴氏,膝下无子女。就是这样一个七口之家,在那个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的年月,过日子用“煎熬”来形容再恰当不过。更为不幸的是,1958年,朱凤山的母亲因疾病和饥饿而死,20多天后,父亲也撒手人寰。

1965年2月李从兰嫁进了朱家。当时的朱家只有一间被木棍顶着、随时都可能倒塌下来的土坯房,屋内陈设简陋,唯一醒目的是正堂悬挂着的毛主席像,一家人就挤在这样的屋子里。这样的家境,却屡屡遭遇磨难,叔叔朱友德在一个大雨天,被塌方的窑土砸在下面,李从兰和丈夫连同几位好心村民冒着大雨,用板床抬着朱友德及时医治后才幸免于难。

屋漏偏遇连阴雨。1979年叔叔朱友德和10岁的大女儿朱秀琴同时患上了痢疾,在那个年月,得个痢疾就可能送命。当时朱友德严重脱水,处于昏厥状态,情况危急,到处求医不见好转,医生嘱咐李从兰和朱凤山回去准备后事。就在他们把朱友德放进棺材准备下葬时,一位邻居给李从兰说,“6公里外的玄武公社卫生院有位部队转业的军医医术高明”,于是就去医治,通过那位军医治疗,再次把叔叔从死神那里夺了回来。叔叔和女儿的疾病在这位军医的救治下康复了,李从兰也因担惊受怕以及没日没夜的伺候、操劳,人瘦了一圈。

精心孝敬叔婶 子女耳濡目染

1988年,灾难再次降临李从兰家,叔叔朱友德病倒,被确诊为偏瘫。光花钱不说,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伺候病人,再加上7个未成年的孩子,眼前的事实不能不让人发怵。面对这样残酷的现实,李从兰夫妇决定共渡这个难关。她每天不但忙于照看年仅1周岁的双胞胎儿女,还端茶送饭伺候叔叔,并天天洗洗涮涮,丈夫则忙完地里忙家里,给老人擦身换衣。

时年19岁的大女儿朱秀琴和二女儿朱美玲,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放学后也帮着给爷爷端汤送饭、收拾家务,给她减少了很多负担。朱友德在侄媳及其家人的精心护理下,直到6年后的1994年才去世。叔叔去世后,李从兰怕婶娘朱吴氏老人生活孤单,常抽空陪老人说话,并嘱咐儿女们多去陪陪奶奶,给老人梳头洗脚、打扫卫生,让老人快乐过好每一天。家里有老是一宝。受母亲李从兰几十年如一日的孝顺事迹感染,7个子女只要一回到家,就会争着孝敬老人。

子女不负众望 相继成才成家

1987年,育有5个子女的李从兰又生了一对龙凤胎,这给几经磨难的家庭带来了些许欢乐。李从兰夫妇沐浴着党的恩泽,精心经营着十几亩土地,并盖起了六间瓦房,日子也一年年好起来。李从兰知道,子女多、负担重,孩子们只有好好念书才可能有出息。几十年来,她和丈夫平日里省吃俭用,供养7个孩子上学,并不厌其烦地教育他们,铭记昔日的贫寒家境,不忘历经的磨难和灾难,体谅父辈们的艰辛,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做一名孝敬长辈和报效国家的有用人才。

李从兰夫妇的心血没有白费,如今子女们全都学有所成,相继成家立业,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绩斐然。大女儿朱秀琴,河南教育学院毕业后在某县高级中学任教;二女儿朱美玲,农业院校毕业后在政府部门工作;三女儿朱莉,河南省财经学院毕业后在北京工作;长子朱振亚,郑州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四女儿朱冰冰,周口卫校毕业后在县城一家医院工作;五女儿朱海慧,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在北京一家企业工作;次子朱海洋,郑大医学院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医院工作。

组织亲邻祝寿 庆祝百岁生日

2015年9月3日(农历7月21日)这天,李从兰夫妇组织子女、亲属和朱姓亲邻共计52人,为朱吴氏老人举办了百岁生日宴,亲属们和自发而来的13名同村异性晚辈,按照最传统的方式,齐刷刷地跪地磕头,为老人送去祝福。

当天,丰盛的饭菜,亲邻跪地磕头的热闹场面,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让老人格外开心。李从兰夫妇为老人举办百岁生日宴的举动,得到全村及邻村村民群众的称赞。

朱吴氏在世的日子里,心地善良的李从兰总是把婶娘当作母亲般孝敬,精心安排饮食起居。每天早晨起床后,坚持给婶娘梳头,做可口的饭菜,把婶娘照顾得妥妥当当。朱吴氏是个喜欢热闹的人,闲暇时,李从兰就用三轮车带着老人到村里人多的地方散心。

记者问李从兰为啥能57年如一日地孝敬婶娘,她说:“俺啥也不图,因为娘家爹娘去世早,到了婆家,公爹公婆去世也早,剩下叔叔婶子无依无靠,俺就拿他俩当爹娘养活!”

孝敬老人,以孝治家。“57年,20800多天,俺村淳朴善良的农村普通妇女李从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对儿女言传身教,用最淳朴真挚的行动为孩子和乡邻们做出了榜样。”皇甫雅琳赞叹说。

采访结束时,记者电话联系李从兰的大女儿朱秀琴,她说出了一个这样的秘密:“我和大妹妹朱美玲两人在大学毕业后,才知道爷爷奶奶不是亲爷爷亲奶奶,而是二爷爷二奶奶。”

李从兰坚持57年孝顺照顾婶娘朱吴氏的事迹经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后,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关注。2016年5月,李从兰被鹿邑县委宣传部、县妇联评选为“孝顺媳妇”;2019年1月,她荣获周口市“乡村好媳妇”提名奖,并入选2019年度“周口好人”。③6

2022-01-17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57849.html 1 57年的大孝坚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