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22日
第04版:抗疫群英会 PDF版

离病毒最近的人

——周口核酸检测队支援吉林长春“疫”线的背后

队员们坐着就睡着了(周口队员供图)

□记者 何晴

“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南医疗队的张少博,来长春支援已经24天了,今天收到一个特别好的消息,九台区社会面已经动态清零,我真的特别开心,也为我们河南医疗队感到自豪!”4月9日,这条由中国吉林网推送的视频在某平台点赞量突破12万次,吉林人民纷纷在后台留言——“河南老铁,辛苦了!”“谢谢你们能来,千万要保护好自己!”“河南,就一个字,中!”……视频里的“女主角”名叫张少博,是商水县人民医院的一名检验师,截至4月21日,她和队友已经在长春连续奋战了36个日日夜夜。

3月17日下午,一支由262人组成,携带着1个气膜实验室、7个方舱实验室和3辆移动检测车的河南省核酸检测队顶风冒雪、不远千里前往吉林省此次疫情的“暴风眼”长春市九台区开展支援工作。其中,周口各县(市、区)派出临床人员和流调人员160多人、检验师25名、后勤人员5名,同时调派一辆移动检测车及部分医疗物资。周口各县(市、区)临床人员及流调人员已于4月18日陆续返周,检验师及后勤人员继续支援工作,归期未定。

“我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

“现在是凌晨4点,一区的老师在配试剂;二区的老师在给标本加样及提取;三区的老师正在扩增及出核酸检测结果;前期处理区的老师正在进行扫码和进仓工作……”在张少博的镜头里,详细记录了周口核酸检测队检验师在九台区的日常工作。

检验师在医疗队伍里,是个“特别”的存在。

一份完整的核酸检测报告需要经历“九曲十八弯”,才能发放到个人手中,而检验师便是这“十八弯”中的“最后一道弯”。当医护人员采集到核酸标本后,标本会在严密包装下被护送到实验室,标本信息录入后,开始对样本进行核酸提取。检验师身穿防护服、佩戴N95口罩及双层手套,在生物安全柜内一管一管地拧开螺旋盖加样、点样、再进行扩增。有多少份样本就有多少次的重复操作,且操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溶胶,因此这个过程是整个检测中最危险与繁杂的。

作为核酸检测流程的最后一道“守门员”,在吉林疫情暴发期,检验师每天会接触到大量标本。“说实话,我们是离病毒最近的人,每天接触大量的阳性标本,不管是谁心里都会怵得慌。但我们是专业人员,有信心有勇气完成工作。”来自周口市中心医院的孙天文说。

“熬夜佼佼者”“离病毒最近的人”是这一职业的“标签”。

“核酸采集工作都是在白天进行,轮到我们‘上场’时基本都是凌晨了。”孙天文说。据了解,检验师的工作时间通常在下午3点到第二天上午9点,视情况而定。在援吉初期,因为设备有限,2个气膜实验室满足不了既定检测量,经过整合,队员们采取了循环工作模式,即机器不停,180名检测人员分成9队,每队20人轮班制工作,随时待命。

核酸检测就是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

来不及熟悉环境,更来不及适应天气,在室温30多℃的核酸检测实验室里,检验人员不分昼夜,全副武装,每天持续工作10余个小时。“咚!”有队员体力不支晕倒了,立马就有队员顶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截至目前,河南省援吉核酸检测队共计完成超过230万管单采标本的核酸检测任务,并创造了单日检测核酸12万管的纪录。

“既然来了,就一定坚持到底”

3月16日中午,周口市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万东文在科室工作群中发布了一条“选派25名持‘双证’人员援助吉林省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的紧急通知。“万老师,我报名!”“我也可以去”……看着一条条对话框,今年52岁的万东文脑海中浮现出了这群年轻人稚嫩的脸庞,一股使命感再次涌上心头。

“院长,你就让我去吧,我是主任,我要带头!”

“你年龄大了别去了,让年轻人去吧。”

“你就再让我去一次吧,我有经验,周口中心城区、扶沟、沈丘、安阳的全民核酸检测都经历过,这是我们检验人的责任和担当。”

3月17日,年龄最大、资历最深的万东文作为领队,同来自全市13家公立医院的骨干精英赶赴吉林!

这趟近2000公里路程的跨省支援,注定使命不凡。

记不清这是多少次了,西华第一医院检验科张腾飞浑身湿透从实验室出来。3月15日晚上,张腾飞的妈妈突发脑梗,送医治疗后病情稳定。次日,张腾飞接到支援吉林长春的通知后,在妈妈的支持下果断报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张腾飞边说边哭。

像张腾飞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西华第一医院的王芳趁着刚满一周岁的孩子熟睡时,悄悄出发;周口市人民医院的安泽铭放弃了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的宝贵机会,前来支援;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吕平,凌晨时在实验室摔倒,忍痛继续工作,直到现在,腿部还是疼得无法弯曲……

“既然来了,就一定坚持到底,完成任务,帮助长春人民早日解封。”河南援助吉林周口队的副队长吕平骄傲地说,“我们没有给周口人丢脸!120板的核酸标本我们5个小时就完成了,河南队的孔队长都夸咱25名核酸检测人员配合默契。”

“河南省核酸检测医疗队是最早来长春九台的队伍,这次支援时间紧、任务重,紧迫的形势和陌生的环境对大家来说是严峻的考验,但是大家凭借多次进入疫情高风险地区积累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与当地检测部门良好的沟通,取长补短、相互协作,高质量完成一轮又一轮的检测任务。”万东文说。

“最想吃的就是我妈做的手擀面”

前些天,发生了一件让张腾飞感动不已的事情:其所在医院的院长和科室主任“偷偷”到他家中探望了刚出院不久的张妈妈。“在这儿有队友们的照顾,在家里有父母和领导关心我,再苦再累也值了。”张腾飞在电话那头笑着说,“一个月没有吃过面条了,最想吃的就是我妈做的手擀面。”

来自周口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朱婷婷则提前吃到了专属于她的“美食”。桶装泡面做“蛋糕胚”,苹果用来“花边点缀”,火腿肠充当“蜡烛”,废纸壳写上“生日祝福”,同寝室的队员利用仅有的物资,在朱婷婷28岁生日当天,为她制作了一个“生日蛋糕”,陪她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在众人的祝福中,朱婷婷许下了希望父母健康平安的愿望。“这次回到家,我一定要多抱抱爸爸妈妈。”朱婷婷说。

当万东文谈到回家最想做什么时,不禁哽咽:“父母都80多岁了,我工作太忙,从过年到现在还没有见过面,对父母、对家庭,我亏欠太多了。”扶沟县人民医院的卢俊华也期待着回家能陪陪她1岁零3个月的小孙子。张少博回家后则想和朋友们去吃各种美食……

“今天是河南队到长春的第36天,从前日下午到昨日下午,河南队26小时完成191528管检测,今日气膜队任务暂定4万管……河南、湖北、湖南、山西、北京核酸检测队均未接到撤离通知,今日坚持核酸+抗原、加测体温。”4月21日早上6点40分,新的一天工作安排在群里发布了,万东文和队友们再次投身到新的“战斗”中……②10

2022-04-22 ——周口核酸检测队支援吉林长春“疫”线的背后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65335.html 1 离病毒最近的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