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7日
第06版:文明家庭 PDF版

用爱筑起幸福之家

——记河南省文明家庭之王梅荣家庭

王梅荣为婆婆擦脸

王梅荣为婆婆喂饭

□记者 普淑娟 文/图

她身材柔弱却内心坚强,她把自己的疾苦深藏心底,承担着十余人的家庭重担;

她34岁守寡,独自一人养育子女和5个未成年的婆弟妹,她伺候卧床不起的公公7年,如今还在伺候95岁高龄的婆婆;

她没有高大的身材,却是家里的顶梁柱,没有宽厚的肩膀,却仍然撑起了一片天。她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孝老爱亲,无私奉献。

她就是淮阳县刘振屯乡白庄梁墓村75岁的村民王梅荣。

2016年,王梅荣先后获得了“淮阳县乡村好媳妇标兵”“淮阳县最美家庭”“周口市孝顺媳妇”“周口好人”“河南好人”“河南乡村好媳妇”“中国好人”等荣誉,2017年3月被推荐为“全国最美家庭”,她的事迹影响了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品行道德榜样。

面对诸多荣誉,王梅荣说:“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却获得到了那么多荣誉,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家庭的关心。”

她是多重身份的

“弱女子”

1942年,王梅荣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农民家庭,18岁嫁入刘振屯白庄梁墓村,与白登山结为夫妇。她性格朴实,与人为善,和蔼可亲,与公婆关系十分融洽,是村里村外都知晓的好媳妇。丈夫白登山是淮阳县纺织厂干部,夫妻二人为人正直,深受好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76年白登山因为心肌梗塞病逝,留下5个年幼的儿女,最大的14岁,最小的仅有半岁。这个突然的晴天霹雳几乎打垮了这个家庭,王梅荣忍住悲痛操办丈夫丧事,一边安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公婆,一边还要照顾年幼的子女,家里连带着还有5个未成年的小叔子和小姑子。她既是媳妇,又是母亲,还是一群弟妹的大嫂。

年仅34岁的王梅荣,面对一家老小,媳妇、母亲、大嫂,这三个称谓突然变成了压在身上的重担。一个女人的肩膀能扛起多少责任,除了家庭,她还要照料11亩田地,那是一家人的口粮和赖以生存的基础。有人曾劝她趁着年轻改嫁,被她一口回绝,全家十几口人的未来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她虽没读过书,却也明白孝道与感恩。她不能辜负弟妹,也无法不管老人,更不能让孩子们面对生活的重压。

一人扛起一个家

5个子女和5个弟妹被王梅荣拉扯长大,原以为上天会眷顾这个家庭,2002年,王梅荣的公公脑中风卧床不起,这一躺,就是7年。

王梅荣与婆婆齐玉兰一起,悉心照顾公公。每天给他翻身、喂饭,甚至老人大小便不能自理,王梅荣也亲力亲为将他打理得干干净净,不曾有过半句怨言。婆婆齐玉兰常常看着儿子的坟头落泪,一方面思念儿子,一方面觉得老人拖累了她。她却反过来相劝:“5个孩子我都伺候长大了,伺候你和俺爹算啥。”

2004年,王梅荣的小叔子,白银山也因为心肌梗塞猝死,年仅34岁。婆婆接连送走两个儿子,心理承受不住打击,一度卧床不起,整日以泪洗面。王梅荣协助家里料理后事,伺候婆婆更加尽心尽力,她说:“妈,我是你闺女,也是你儿子,我给你们养老,伺候你们一辈子。”

村子里的“热心人”

卧床7年的公公去世后,子女相继离开家庭,她和婆婆相依为命。生活中的王梅荣像是永远都不知道累,为了照顾好孩子们和老人,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几十年没有睡过一个好觉,无论寒冬还是炎夏,日复一日,她知道,她没人可以依靠,而身后,还有一群人在依靠着她。凭着这股劲儿,她成为种庄稼种菜的一把好手,田地里的庄稼总比别家长得好,与此同时,她还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让孩子们吃饱穿暖,照顾老人健康整洁。

她有一副热心肠,跟邻里关系十分和睦。每逢村里村外红白事,她再忙也会主动去帮忙。她常说,谁家没有需要帮忙的时候?邻里乡亲好比一家人,家人的事无论如何也要帮。大家也渐渐养成了习惯,每逢谁家有事,先来找她商量。

如今村子里年轻人少了,碰上有孤寡老人生病,她主动带人去医院。她总说:“我们年纪都大了,让孩子在外面少操点心。”

村里哪家需要照看孩子,哪家有人生病了,哪家的农活没人帮,她总是第一时间去搭把手。

婆婆就是亲妈

王梅荣白天忙着干活,晚上还要回家照顾年迈的婆婆。村里人从未见过两人吵过架、红过脸。如此和睦融洽的婆媳关系,是因为她有着一颗朴实赤诚的心。她说,婆婆就是我妈,没什么好争吵的。

每天早上先伺候婆婆穿衣服,把人穿得暖暖和和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她才去忙别的。婆婆喜欢吃什么,她就做什么饭,这些年从没有人见她给自己好好做一顿饭,她却将婆婆的口味爱好记得清清楚楚。碰到农忙的时候,她总会先给婆婆做好饭,有汤有菜,放在锅里温着,自己却只带着干馒头和水,下地干活了。这些年她总习惯把最好的留给婆婆,几十年如一日。婆婆行动不便,她亲自给婆婆洗脸、洗脚,仔细修剪指甲,让老人家每天干干净净。冬天乡下冷,她总会打一盆热水给婆婆泡脚。随着婆婆年岁已高,需要照顾的地方越来越多,她从未说过一句怨言。碰上子女送来的好东西,她先给婆婆,给孙子孙女。在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悉心照料中,婆婆齐玉兰现已95岁高龄,而王梅荣也已经75岁了。

75岁,本应该是受人照顾的年纪,她却还在为这个家默默付出。“河南乡村好媳妇”的颁奖典礼上,她是年纪最大的一个。有人感慨,75岁,却还在身体力行孝敬老人。在王梅荣心里,只要婆婆还在,她就永远是晚辈,晚辈孝敬长辈,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她关心子女,却从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自己还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孩子们种菜磨面,逢年过节也会做上一桌好菜。她总说:“我身体好着呢,不用你们操心,你们能过好我就安心了。”她付出了一辈子,先是给子女,又是给婆婆。如今她也步入老年,却仍要所有事亲力亲为。她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婆婆:“俺妈习惯我照顾,换别人她也不习惯,我也不放心。”如今婆婆虽然腿脚不便,但在她的悉心照料下,仍然精神矍铄。

王梅荣的孝心感动了乡里邻里,提起她总是讲不完的夸赞。周围邻居常常以她为榜样,孝敬父母尊老爱幼。

五世同堂乐融融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王梅荣的子女也受到她的影响,从小便懂得以孝为先。3个女儿逢年过节便带着自己的子女回家探望,2个儿子在城里做生意,都秉承了王梅荣的孝心和善心,每年给老人操办生日,一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儿孙满堂。王梅荣的3个小姑子,都以这个大嫂为榜样,虽然人在外地,却时常抽空回家,给大嫂买几件新衣裳,给家里添置些新摆设。如今家里已经是五代同堂,王梅荣的孙子也有了小女儿。家里的晚辈也很争气,一百多口人中,有1名博士生,5名研究生,和9名本科生,家人和睦融洽,让邻里乡亲都羡慕不已。

王梅荣一生勤勤恳恳,养育子女,孝敬老人,待人友善,是孝老爱亲的典范。她一心只为他人着想,再大的困难和打击也摧不垮她的信念。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王梅荣却坚持了一辈子的孝心和感恩,也正是她的坚持,让这个家庭和睦美满,平安喜乐。

王梅荣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荡气回肠的情节,她用最朴实的心,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了几十年来奉行孝道。尊老爱亲,这个最质朴的道理,她用一辈子来实践。

2022-07-27 ——记河南省文明家庭之王梅荣家庭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74408.html 1 用爱筑起幸福之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