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9日
第04版:关注 PDF版

随船札记之一

今非昔比的船民生活

干净整洁的生活舱客厅

策划 顾玉杰 王健

□C组记者 吴继峰 王亚辉 文/图

9月25日傍晚,“船老大”董海军吊装好了36个集装箱,从项城港启航了。他运送的货物是纯碱,生产玻璃的原材料,目的地是安徽凤阳港。这次,记者一行从水路出发,随行采访。

常言道,世间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船民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呢?在一般人的想象里,应该是因陋就简、吃住不便,日复一日、枯燥乏味。因为船下到水中不比岸上的生活,想要啥随时去买,只能待船靠岸时,备水、备菜、备生活用品。一旦启航,只能“有什么用什么、有什么吃什么”。16年前,记者曾跟船采访,当时船上的生活的确如此,但今天已经有了超乎想象的变化。

走进生活舱,记者看到的是和岸上寻常人家相差不大的装修风格。客厅里同样摆着沙发、茶几,同样备有液晶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和热水淋浴,寻常家庭有的设施船上也基本都有,虽说不上奢华,但也算比较讲究。十几年前,记者印象颇深的是船上的用电问题。船停下来的时候,不要说家用电器,基本照明也不过勉强保障。“现在,船顶上有太阳能发电板,机舱里有大容量锂电蓄电池组,生活用电完全不用担心。生活水箱可以蓄六七吨水,完全实现了宽备窄用。”在“船老大”董海军看来,除了漂泊感带来的些许焦虑,现在船上的生活和岸上并无明显差别。

买船,卖船,换船,再卖,再换,这似乎是大多数跑船人差不多的创业轮回。董海军也不例外。十几岁跟着父辈上船,近30年的船上生活,若是一位对生活细节敏感的人,足以写出一部比较耐读的创业史。“最初在船务公司打工,然后买小船拉散货,去年年底换了大船拉集装箱。”他拼命回忆也不过寥寥数语。

董海军是安徽临泉人,但他的这条新船却是在周口中心港附近的一个船厂打造的。“周口人实在,造船用料足,船坚固耐用。”周口开行的有集装箱航线,船一下水就有货源,能挣到钱才是王道,这是董海军一个外省人选择在周口买船跑船的重要原因。

周口人的实在,董海军是通过一些小细节观察出来的。去年年底,董海军的新船下水,他把船停泊在周口中心港等待配货。那天下午,几个骑电动车的人过来了,他们到船上谈配货业务。“我以为他们就是没话找话,想看看船民的生活,骑着电动车过来能有什么实力?”但是,正是这几个骑车来的“低调”周口人,给了董海军稳定的业务和收入。有货就运,没货就等,配货由周口长泰集装箱航运有限公司统一调配,公司每月固定支付他近4万元的运费。在疫情防控的压力下,董海军的收入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船的航速不算快,从项城港出发到沈丘船闸上游,走了两个多小时。接近当晚8点,此时,夜色已浓,董海军决定驻船休息。董海军的爱人张大姐,这位勤劳朴实的“船娘”已经备好了晚餐。张大姐尽可能把晚餐做得可口而又丰富,记者一行的造访打扰不由让我们心生惶恐。“你们上船采访我们的生活,了解船民所想所盼,在我们看来,是当地党委政府派你们来的,这是党和政府对船民生活的关心,可不是打扰。”张大姐的这番话,把夫妻俩的热情好客、善解人意展现得淋漓尽致。②16

2022-09-29 随船札记之一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179611.html 1 今非昔比的船民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