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14日
第A05版:视点 PDF版

德孝古村的“文化嬗变”

——西华县艾岗乡半截楼村新时代文化合作社文化现象调查

资料图

□记者 张猛 通讯员 苏韵棠

“学习党的二十大,半截楼明天更辉煌。哪呀咿呀嘿,咿呀哪呀嘿……”西华县艾岗乡半截楼村新时代文化合作社演练厅内,社员李大春、侯连合、刘桂兰正在演唱新编的三弦节目。嘹亮的嗓音、悠扬的琴声频频传出,引来在场听众的阵阵喝彩声。

“这个文化合作社真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呀。”7月6日,前来录制非遗节目的该县文旅局副主任科员童全胜赞不绝口。

正是这个文化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通过整合、盘活各方资源,重塑乡村文化生态、完善乡村文化治理;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从昔日的贫困村变成如今的小康村,并逐步打造成文明幸福村、文化传承村。

德孝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半截楼村有4个自然村,2100多口人。回溯半截楼村历史,不难发现,这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德孝古村,其中流传着一个关于孝道大义的佳话。

相传600年前,村里一王姓人家,儿媳孝顺,知书达理。为感谢亲家,王家老汉决定建一座楼,接亲家来一起养老。楼建到一半时被亲家发现,要求停建,两亲家为此争论不休。最后经过协商,楼建一半不建了,省下的建楼钱用作后代上学的费用。就这样,以“德孝”为主题的“半截楼故事”不胫而走,成了远近群众争相传颂的德孝经典。

“方圆几百里都知道这里有个‘半截楼’,大家对原来的村名都忘了,把‘半截楼’当作了俺村的村名。”80多岁的村民凌安乐介绍。

“文化粮仓”建在村民身边

30年前,半截楼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在乡党委、乡政府和省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该村摘掉了贫困帽子,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

2021年3月,半截楼村文化合作社应运而生。4个自然村都成立了文艺团体,还邀请附近文化基础较好的艾岗村、苏桥村、侯桥村、杨庄村、柳条冯村加入。

社员组合时,采取“一才多用”的方式,按照社员的特长和喜欢的项目,交叉组合了腰鼓、盘鼓、广场舞、扇子舞、曲艺等8个分社,吸收社员230多人。

“一是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参与自我管理。二是省、市有关领导、专家多次前来调研指导。县文旅局和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送政策、帮资金、搞培训、搭平台,促使村文化合作社更快地成长起来。”艾岗乡乡长寇二勇介绍。

社员们通过表决,推选出了社长和副社长。驻村工作队帮助建设了合作社办公室和演练室,为社员配备了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购买了400多套腰鼓、盘鼓、服装。

“活动平台更大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更多了。文化社员也由‘一盘沙’变成了‘一股绳’,由观众变成了主角。”侯桥村文化社员侯国华高兴地说。

打造豫东腰鼓响亮品牌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背起腰鼓就会扭。”半截楼村60多岁的老腰鼓队员苏改自豪地说。

2021年5月,半截楼村“百人金腰鼓团”成立。文化合作社运用村里的大舞台和3000多平方米的广场,先后举办了“金腰鼓杯周冠军”“金腰鼓杯月新星”“金腰鼓杯新作品季度擂台赛”等30多场比赛,参与队员达2000多人次。

“我们正在积极打造豫东腰鼓品牌,利用‘腰鼓走亲’‘腰鼓擂台赛’等多种形式,与外地腰鼓队加强技术交流,力争把我村的腰鼓‘打’出周口,‘打’向全国。”对此,半截楼村党支部书记李校红很有信心。

播撒乡风文明的“播种机”

今年65岁的退休校长盛长套是村文化合作社社长,同时也是村“红白理事会”的成员,在村里很有威望。

“俺村有个惯例,办红事时都邀请腰鼓队前来迎亲、贺喜。但是,我们文化合作社也有规定,婚事大操大办、索要天价彩礼的,高价聘请我们也拒绝服务。”

2023年正月,村民樊建庄给儿子举办婚礼,原计划在酒店大办一场。在“红白理事会”的劝导下,酒席从40多桌减到了10多桌,节省资金1.5万多元。

“3年来,全村已经取消大操大办婚礼10多起,节约资金20多万元,抵制天价彩礼12起,至少节省100多万元。”省委宣传部驻村选调生张家宁一五一十地告诉记者。

如今,该村举办婚礼时,文化合作社为新人赠送的《村规民约》《微家训》《好人好事记录簿》“三件宝”已成为标配;一年一度的精神文明表彰会上,“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好乡贤”已成时尚……

文化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村文化合作社与县有关文化、科技单位联合举办了多种养殖、种植技术讲座,全村兴建养殖基地1500平方米,伊拉肉兔品种现存栏2000多只;发展标准化日光温室大棚13座,总面积30多亩。

“俺村30多人经过培训后,先后进入村扶贫车间就业,人均月收入2600余元;10多人进入村办巧媳妇针织加工厂务工,人均月收入2000元,村集体收入增加6万多元。”半截楼村村干部樊建党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3年来,由村文化合作社牵头,多次举办了采摘达人赛、“辣椒王”产量大赛、“辣不怕”吃辣达人赛、网纹瓜系列产品网上直播等,为本村农副产品找到了“婆家”。

“文化合作社打造了推销平台,大家的胆子都大了。去年俺村种植小辣椒、草莓椒2000多亩,创收1200多万元。网纹瓜也远销广州、厦门、郑州、漯河等地,一季网纹瓜卖了30多万元。”半截楼村种植大户樊二林笑着说。

匠心构筑最美文化空间

“5分钟文化圈”一般是大城市的标志,而半截楼村的村民如今也享受到了城里人的待遇。

由于3个自然村离村委会都较远,村民步行往返文化广场、图书室、演播室需一个多小时,文化合作社便在村里选择了一些常年空置的老房子、空院子,打造为“红色故事讲堂”“乡村美术馆”和“乡愁展示馆”等文创小院,村中的废弃坑塘建设成了“德孝文化苑”,成为村里最美的乡创文化空间。

“闲暇之余,就聚在活动室秀秀才艺,练练书法跳跳舞、打打腰鼓唱唱歌,每天不是唱就是跳,别提多高兴了。”50多岁的文化社员李敏笑着告诉记者。

“5分钟文化圈”还 “圈”出了村民的幸福感,提升了村民的“文艺范儿”,拨动了社员们创作的琴弦。村歌《可爱的家乡半截楼》《英雄的艾岗开新篇》、情景剧《德孝沐浴半截楼》、歌曲《火红的辣椒火红的情》《跟着党咱把大步跨》、坠子小段《夸夸俺们的文化合作社》、舞蹈《百人腰鼓舞》等一大批文艺作品横空出世,也让村民的文化生活更加有滋有味。

百鼓合奏、百人合唱、百扇共舞,在2021年10月“河南省乡村文化合作社现场观摩会”暨“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启动仪式上,半截楼村新时代文化合作社打出了自己的响亮品牌。

文创产品“德孝文创小院”,荣获2022年周口市“改革创新奖”;原创村歌作品《我的家乡半截楼》,摘得省群众文化活动大奖;半截楼村新时代文化合作社还入选2022年“河南省示范性乡村文化合作社”。

“84岁的老队员樊春,代表村文化合作社登上了省‘移动戏曲’的舞台。老太太至今提起来,仍然乐得合不上嘴。”艾岗乡党委委员郭海涛如数家珍。

乘风借势带动乡村旅游

“村里新建了垂钓中心、蟠桃采摘园、音乐喷泉等,目前有20多处景点免费开放,欢迎附近的城乡游客前来游玩、散心……”这是半截楼村旅游观光宣传片中的一段解说词。

2023年新年伊始,“半截楼乡村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同时,投资1.2亿元的乡村文化旅游项目也全面启动。全省最大路亚垂钓基地、全县唯一的大型水上乐园,网红露营野炊基地、儿童乐园、农耕教育基地、家禽农牧认养基地、无公害采摘认领基地、一渠两岸网红打卡地、星级景区、网红民宿、商业美食一条街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预计新的旅游项目全面竣工运营后,每日可接待游客1万余人,并带动1000余人就业。”艾岗乡党委书记姚广峰对未来满怀憧憬。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让游客进得来、留得住,有得看、有得吃、有得住、有得玩、有得购。”针对半截楼村今后的发展,省委宣传部驻村第一书记马本胜信心满满。

2023-07-14 ——西华县艾岗乡半截楼村新时代文化合作社文化现象调查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06386.html 1 德孝古村的“文化嬗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