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2日
第A03版:社长总编看项目 PDF版

烈火青春周钢人

——来自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报告(三)

装满铁矿粉的货船在码头卸货。

生产车间一角。

工作人员了解生产情况。

技术人员监控设备运行状况。

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大门近景。

总策划:顾玉杰 王健

□记者 顾玉杰 王伟宏 王吉城 徐启峰/文 刘俊涛/图

铁水涌流、钢花飞溅、轧机轰鸣……周口钢厂里,员工全身心地投入生产经营、认真巡查设备、密切监控流程,一派繁忙景象。

周口钢厂于2019年10月26日破土动工,2021年5月18日一期工程实现高炉点火,2021年6月底全线投产。

周口钢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走来,鲜花与泪水同在、团聚与离别相伴……一批批建设者奋勇拼搏、砥砺前行。

采访过程中,记者听到了许多关于周口钢厂建设者的励志故事。他们用青春和热血躬身钢铁事业、铸造青春梦想,在一座没有钢铁基础的城市打造“钢铁重镇”。

周口钢厂副总经理李发展2018年告别家乡,来到沈丘这座小城,为周钢建设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他最难忘的场景就是每次从安阳返回周口,年幼的孩子总在后面追着他跑,“爸爸,爸爸……”稚嫩的呼唤声常常在他耳畔萦绕,久久不绝。如今,他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在早晨、中午、晚上的固定时间和家人视频几分钟。通过手机,他能看到孩子的点滴成长,也可以让家人看看周钢厂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小小的手机屏幕里,珍藏着一家人温馨的团聚画面。

吕书刚,周口钢厂采购室主任,是一名参加工作30多年的安钢老职工。周口钢厂成立不久,熟悉采购业务的他就来到沈丘支援钢厂建设。他每天都在关注原材料的价格,确保原材料快进、产品快出,尽量节省每一分钱。“和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通过水运,每吨矿可节省成本100元左右……”在他看来,沙颍河是条“财富河”。

对于家门口的钢厂,沈丘籍职工的感受更深。

轧钢作业部党支部书记兼作业长王小峰,2007年从贵州大学毕业后到安钢工作。结婚后,他在安钢上班,爱人在沈丘上班。2018年的一天,他从领导那里得知要在家乡沈丘县建设钢厂,兴奋得一夜没有睡着。王小峰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会在家门口上班。“我每天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投入工作,因为唯有努力拼搏,才对得起领导的关爱、同事的帮助、家人的期盼……”王小峰说,他愿用自己所学,为周口钢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有“缘”千里来应聘。2021年入职的孟蒙蒙,是从新疆辞职后到周口钢厂工作的。2019年大学毕业后,他到新疆某公司从事医疗器材研发工作。2020年,听说周口钢厂招人,他没有犹豫,决心回乡发展。可是,他对炼钢技术一窍不通,怎么办?忐忑不安中,他还是硬着头皮到周口钢厂应聘。经过层层筛选,他被成功录用。入职一个月后,他心里踏实多了,许多从安钢来的师傅对他关爱有加,手把手教他技术、一对一给他讲解。师傅们告诉他:“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遇到的困难越多,学到的知识越多,成长就越快……”每每讲起往事,孟蒙蒙总爱说:“是师傅们的教诲,使我有了面对困难的勇气,找准了人生的方向。”

李璟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她和丈夫都在安钢工作。科班出身的她,参加工作十余年,现任周口钢厂技术质量处轧钢工艺室主任。“在人们眼里,传统的炼钢工业是个粗活。其实,周口钢厂现在使用的都是高科技操控系统,炼钢不再是力气活,而是技术活。”李璟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为家乡作贡献也是一种幸福……

展望未来,大家充满了信心。周口钢厂二期工程现已开工建设,投产后,钢年产量可达到500万吨;三期工程完工后,钢年产量将达到千万吨。

在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打造一座国内领先,环境、管理、产品、效益一流,极具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的绿色智能钢铁制造基地,周钢人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②18

2023-10-12 ——来自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的报告(三)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15483.html 1 烈火青春周钢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