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2月22日
第07版:文化周口·书香 PDF版

智慧的彼岸

——老子《道德经》解读

◇张君民

(接上期)

第四十七章

【原文】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译文】

不出门户,就能够知晓天下的事;不看窗外,就能够了解自然规律。外出愈远,所知愈少。因此圣人不出行而知情,不眼见而能明了天道,不妄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解读】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在学界是颇有争议的一章,毕竟我们一直相信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掌握了“道”,就可以认识、洞察一切,就可以“不出户”“不窥牖”,达到“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的结果。中国有句老话,“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这里的秀才就是掌握了“道”的人。但是如何才能掌握“道”呢?我们就从这里展开论述,看似有点跑题,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本章内容。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章中就给我们指出了掌握“道”的方法:守护灵魂和坚持大道,不能相互分离;聚合精气归于柔顺,像婴儿一样纯朴;洗涤玄妙的心境,没有瑕疵;爱民治国,顺应自然;感官活动,坚守宁静;通达四方,大彻大悟。

只有这样,才能内心纯净,心无杂念,质朴敦厚,心无旁骛。如果“其出弥远”,反而会触及欲望、污染灵魂,使耳目蒙蔽、视听混淆,不辨真伪和是非。

《庄子·人间世》中,有孔子与弟子颜回的一段对话,也强调了心灵纯净能彻悟天道的道理。

颜回说:“我家贫穷,不饮酒浆、不吃荤食已经好几个月了,像这样是不是斋戒?”孔子说:“这是祭祀前的所谓斋戒,并不是‘心斋’。”颜回说:“什么是‘心斋’?”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寂虚无的心境才是虚弱柔顺而能应对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将凝寂虚无汇集于心。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作‘心斋’。”颜回说:“我不曾受过‘心斋’的教诲,所以存在一个真实的颜回;我受了您‘心斋’的教诲,顿时感到不曾有过真实的颜回。这就是虚无空明的境界吗?”孔子说:“你对‘心斋’的理解十分透彻。我再告诉你原因何在……且看那空虚的地方:因为室内空虚,所以才有光明;因为心神静止,所以吉祥才能汇聚。如果心神不能静止,则虽身体静坐,精神仍是奔驰于外的。你还是摒弃心智,让耳目向内集中吧!”

人身是一个小宇宙,来自宇宙本源,与万物同其母,与天地同其心,息息相通,相感而应,此即“天人合一”。天下虽大,不离我之一身;天道虽幽微,不离我之一心。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杜牧诗《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云:“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人心被物所蔽,故舍近而求远。我们普通人功利心太强,不能心如止水、无为清静,常常局限于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所携带的一点灵光长期损耗,不知返观内照,陷于愚钝,失去天机,难知万物的本质,所以达不到神而通之的境界。

宋朝夏元鼎有诗云:“崆峒访道至湘湖,万卷诗书看转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德本于心,向外求之者昧。若能养己之德,修至识心灭而性心活,则道德之体用全成,大道之至理全备,所以能识古今,能通万物之造化。虽万变现于面前,明之而不失毫厘。事之成败始终,知其细微,见其本末;阴阳吉凶消长,莫不天人相应,莫不显隐同观。此皆是不出户即可知可见之大义。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在未显达之时,隐居隆中,潜心学习,培养能力,审时度势,静观天下之变。他“不出户,知天下”,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后来与刘备君臣相遇,以“隆中对”折服刘备,被委以重任。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助刘备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未完待续)

2024-02-22 ——老子《道德经》解读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27522.html 1 智慧的彼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