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5日
第04版:文化周口·连载 PDF版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本期撰稿人: 陈大明 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秘书长,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四十七章。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这一章说明善于学道、悟道、体道的圣人能够顺应道的规律去做事,不做无用功,不用出门跑远路就能够认知天下、推知天道,介绍了圣人认识世界、把握天道的方法。

老子以不出门远行、不隔着窗户远望为例,回答怎样才能够“知天下”“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弥,更加;知,认识、了解。意思是走得越远,反而知道的东西越少。“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意思是圣人修德悟道达到一定程度,具备了自我反省的功夫,虽然不外出、不事事亲力亲为,也能够凭借已有的知识积累、人生阅历透过表面现象,推知事物内在的奥妙。到了这种程度,尽管不刻意作为也能够成就一切。

老子善于从人们最熟悉的身边小事入手说明大道理。这一章就是从不出门游历、不透过窗户观察天空来说明怎么样才能够知道天下事,以至于推知把握天道的,其实谈的是老子意义上的认识论。

对于老子在这一章表达的观点,历来就有不同的评价,有说老子否定认识来源于实践,有说老子割裂知行合一,也有说老子抹杀实践经验在理性认识中地位与作用,更有说老子是主观唯心主义,是先验论。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评价,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读懂老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只就这一章而论这一章,没有联系相关章的内容和老子的一贯思想作一个全面的解读。大家都知道,《道德经》是一个自洽的系统,老子所提出的观点,在相关章节里都可以找到答案。比如,第十六章就直接与这一章相照应,明确提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要在“虚”“静”的状态下观察万物,当然不可能出门远游、隔窗观望,不仅不出门,连同内心深处的各种杂念也要清除干净,以便排除干扰,集中精力“观复”。在老子看来,只有致虚守静,并在这种状态下通过观察万事万物达到“知常”,也就是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与道融为一体的程度,才能够“没身不殆”,也就是终生都没有任何危险。这实际上是对这一章“不出户”“不窥牗”“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主张的进一步说明与引伸,回答了如何在“不出户”“不窥牗”条件下“知天下”“见天道”的问题,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再如,第十章开始的6个问句,提出的“无离”“如婴儿”“无疵”“无为”“为雌”“无知”要求;第十二章摒除“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要求去除外界诱惑,潜心体道悟德,内敛自省,也与这一章“不出户”“不窥牗”的精神相一致。又如,第十九章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第二十章的“我独泊兮”“我独若遗”“我独昏昏”“我独闷闷”“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6个“独”字,道出了“我”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定立场,既然入不了滚滚红尘,“不出户”“不窥牗”就是不错的选择,符合“独”的要求,便于在“虚”“静”状态下“知天下”“见天道”,与这一章又照应上了。所以,把这一章放在老子整个思想体系中去思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相关章节实际上已经解释和充实了老子认识论的观点,这一章只是从另一个角度谈如何“知天下”“见天道”,与知行合一并不矛盾,也没有否定实践出真知,更不是先验论。

其次,忽略了老子言说的对象是“不出户”“不窥牗”而“知天下”“见天道”行为的发出者。发出者是谁?不是普通的士子百姓,而是“圣人”。“圣人”在《道德经》中多次出现,专指能够学道、悟道、体道、得道之人。圣人品德高尚,学识渊博,有独到的人生体悟和丰富的社会治理管理经验;圣人谦下贵柔,为而不争,以百姓心为心,深得百姓拥戴。在这样的基础上,完全可以“不出户”“不窥牗”而“知天下”“见天道”。

再次,忽视了间接知识所起的作用。通过直接体验获得知识、探求真理固然重要,但人生苦短,人们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只有经过不断学习间接知识,才能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当然,对今人是间接知识,对前人则是从实践中得来的直接知识,说到底,仍然是“实践出真知”。

最后,对人类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把握出现了偏差。老子那个时代尚没有这种哲学概念,但他用“观复”强调了感性认识的重要,并在第十六章作了系统阐释。而这一章正是在“观复”基础上进一步说明理性认识的重要,主张要远离世俗红尘,独居一室,“不出户”“不窥牗”,在心绪宁静,“涤除玄鉴”的状况下,经过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判断推理后,把“观复”得来的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获得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与把握。经过理性认识阶段的逻辑推理过程,完全可以“知天下”“见天道”。老子最让人钦佩的是,在春秋末年,凭着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就完成了这一认识过程。东方大圣哲老子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一出场,就来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风格独特的“亮相”。而后来者们,又接过老子认识论的旗帜,以自己的发明创造、治国成就,证明着老子论断的精准独到。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这一章老子着重阐述知和行的关系,强调知强于行。提出这一见解,与老子所一贯强调的道的功用是分不开的。在老子看来,道是万物的本源,掌握了道就可以洞察一切。只要内心纯净,潜心进行自身修养并且认真体悟,就能以内心的明道,进而准确地观照外物。过分强调出远门、走远路,接触形形色色的事物,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就会机心加重,使得心灵污染,视听混淆,分不清真伪,最终远离大道。

在老子看来,圣人与世俗之人有完全不同的认识观和认识路径。世俗之人强调亲见亲行、亲力亲为,以自己的所见所闻为事实、为真理。由于他们无法从繁杂纷乱的事物和信息中分辨现象与本质,不能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因此,走的路越多,看到和听到的事儿越多,所获得的真知反而越少;走的路越远,离真理也反而越远。圣人的认识观,则是注重分清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并善于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掌握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规律。这样不但能获得对事物、对社会的真知灼见,甚至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够推知天下事。

历史与现实中的确有不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牗,见天道”的典型案例。深得老子真传、被人们奉为智慧之神、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诸葛亮,在未显达时,就潜居抱道,隐居隆中,躬耕田园。刘备三顾茅庐,便有了厚积薄发的《隆中对》。之后,诸葛亮出山,刘备委以重任。君臣相遇,上下联手,一步步由弱到强,直到在西南地区建立蜀国,从而演绎出惊天动地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故事。

综上所述,老子在这一章的论述,并非只强调理性思维而忽视甚至否定感性经验,否定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而是提倡追求一种建立在知识积累、丰富阅历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通过学道、悟道、体道途径而达到的“抱朴守静”“被褐怀玉”的人生境界。老子强调知,并未放弃行,而是一种更高层面的、达到“圣人”层次的知和行。

(记者 黄佳 整理)

2024-03-15 本期撰稿人: 陈大明 中国老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秘书长,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30130.html 1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