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18日
第05版:文化周口·连载 PDF版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本期撰稿人: 宋丹丹 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传承优秀文化,解读历史经典,开启智慧之光。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人的成长离不开做加法、成熟离不开做减法,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它们犹如人生之两轮、生命之两翼,均不可或缺。那什么地方需要做加法、什么地方需要做减法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在今天的分享中寻找答案,一起学习《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这一章老子主要讲述“为学”与“为道”的不同,重点强调“无事”“无为”才是治理天下的最好方式。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为学”和“为道”二者之间的关系。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从一出生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学吃饭、学走路、学说话、学知识、学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所以,“为学日益”强调的是向外不断追求学习,通过学习增加对事物的认识,通过这种渐进的认识累积,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会逐渐深入。可见,老子并不反对学习,而且这种对学习的重视,儒家也有着类似的阐述。孔子极其强调“学”的重要性,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最好的状态是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说学习不仅要积极主动,更要持之以恒;“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意思是学习要勤奋,而且不能自满。所以,人的一生不断在用加法获取知识,如此才能增长见识,这是一种有为之法。但是拥有知识不等同于拥有智慧,由知识转化为智慧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善于思考。这点,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给了我们启示:学习不是一味地获取,还要停下来多思考、多体验、多反省、多感悟,经过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深入,才可以增加更多的理性认识,才会更接近智慧。而这里孔子所说的“思”,恰恰就类似于老子所说的“为道日损”。

“损”,减少,体现出做减法的重要性。这不免让我们想起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章曾提到的“绝学无忧”,老子弃绝的是异化之学、是心机智巧之学。因为心机智巧越多,淳朴的天性就丧失得越多,距离“大道”就会越远。“为道”致力于探求事物的本质,倾向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强调的是向内发展,不断减损私心杂念。这个求“道”的过程,是一个反观自我、修炼自我的过程,是一个去杂念而存质朴的过程。庄子曾讲到一个叫“浑沌”的人,他自然纯朴,无智无识,与大道同游,与万物同化。然而当他被日凿一窍,七天凿出七窍后,却导致了生命的终结。庄子用“浑沌”来比喻人的自然纯朴的天性,“七窍”指的是眼、耳、鼻和口,代表着人的欲望。接通了欲望的通道,人就会不断向外追求感官满足,本性自然的需求就变得混乱,内心的纯净持守就会遭到破坏,最终纯朴的天性被七情六欲消耗殆尽。这则寓言故事强调了“减损”的重要性。在前面的第四十二章中,老子曾提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意思是一切事物,减损它有时反而得到增加,增加它有时反而受到减损。这种“损益之道”蕴含着“福祸相依”的理念,进一步体现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平衡。故而本章中,“为道日损”,损的是伪饰,回归的是淳真;损的是浮华,换来的是质朴。当然,老子说的“为道日损”是从统治者的角度来阐述这句话的。在老子看来,君王以道莅天下,重在日日减损,不断减损欲望,不断减少权力干预社会的过程,直到权力不干预百姓之自然,权力无为则事无不成。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减损欲望不是目的,更不是宗教式的禁欲,强调的是个人欲望不影响公共权力的公正性。当然,作为提升境界而言,人的欲望越小,就越能超脱,这种“损”,反倒是生命中真正的“益”。

“为学”和“为道”一个用加法,一个用减法,两者所采用的方法正好相反,但它们其实是一体两面。“为学”是起点,意味着人的蒙昧和无知,需要通过为学追求知识积累,但为学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反着道之动”,需要不断减损、不断放弃;“为道”的终点同样是蒙昧,只不过我们学过大智如愚、大巧若拙,懂得最高的智慧看起来是愚笨的,最灵巧的看起来却是最笨拙的,所以拙和愚是起点,也是终点。可见,我们不仅仅要追求生命的“量”,更要追求生命的“质”,不仅需要做加法,更需要勇于做减法,敢于舍弃,这样,当我们由繁归简、由外向内的时候,就能以一种更淡泊、更清醒、更澄明的眼光来审视我们自己的生命,才能回归单纯与简约,重返质朴与自然,达到内在的虚静无为,这正是老子所说的“损益之道”的深义所在。

老子所言的“损益之道”,最终仍旧回归到他的政治哲学。“损”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要诀,也是治国者驾驭天下的必需。道家认为,一切有为之治皆是“多事”,君主应当以清静无为、无欲无争规正自身。相反,历史上的那些亡国之君,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并非因为这些君王能力差、智商低,更多原因在于他们的欲望太盛、好虚名、恋浮华,热衷于讲排场,极端虚荣。更有甚者,为了彪炳史册,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大抱负,他们驱使人们赴死疆场。故而,老子在本章最后所提到的“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就是在告诉统治者,治理天下应采取“无事”的方式,减少政令、赋税、劳役以及战事等,不去侵扰百姓的正常生活,只有“为道日损”,才能真正实现“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中“取天下”的“取”字,可以理解为“得到”,若解释为“治理”,更符合老子本意。而关于“无为”这个重要命题,在前面的第三十七章已经讲过,这一章再次出现。“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两个看似相反的作为,其实是相互贯通的,因为不管是“有为”还是“无为”,它们都是手段,“治”才是目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并非听天由命,实则是在顺应客观的同时,主动自觉去驾驭解决现实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并制定合理的方针政策,这恰恰是长远有为的一种为政策略。所以,并不是一切的“有为”都要摒弃,都要受到抨击。当然,如果不分主次、轻重、缓急,任何事情都去强“为”,结果必然一事无成。可见,“无为”作为道家思想的主旨核心,隐含着老子对执政者在施政方面的善意告诫和殷切期盼。这种告诫和期盼放到今天,同样适用。生活中,凡事锱铢必较,不仅劳心费神,久而久之,心胸和格局都会随之变得狭窄,最后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尽的麻烦。有道是:“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

总之,本章老子提出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和“取天下常以无事”的思想,再一次证明了老子高超的洞察力和精准的概括力。人的一生,是不断创造、获取、积累和发展的过程,是做加法的过程,但同样也是做减法的过程,减少贪欲、减少妄想、减少不切实际、减少低级趣味……人生原本就是从简单到复杂再回归简单的过程,其真正的意义在于从加法生活里抽身,轻装上阵,奔向减法生活,这加减之间,便成就了我们的智慧人生。③5

(记者 黄佳 整理)

2024-03-18 本期撰稿人: 宋丹丹 老子学院(研究院)研究员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30299.html 1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