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第05版:文化周口·聚焦 PDF版

周口有个“三道沟”(文化溯源)

王羡荣

“三道沟”并非周口街名,而是老周口一个群众居住区的称谓,它同“五间楼”“花井台”和“大椿树”等等一样是群众叫惯了的地方名,位于周口中心城区文化街三中北侧沙颍河堤岸。原来从堤岸直下河边,有三道宽大的滑沟,很像排水沟,但不是用来排水的,人们便把那个地方形象地称为“三道沟”。

明朝初年,周口形成墟集时,陆陈(稻、粱、菽、麦、黍、稷六个粮食品种在商业上的总称)行业便同时兴起,当时,粮食买卖只不过是附近农民的零星交易。明朝嘉靖年间,疏通了河道,开辟了漕运,大批粮船由淮河入沙颍河,再转贾鲁河,经汴水过黄河直抵京都。周口正处运河要冲,商业迅速发展,陆陈市场日趋兴旺。至清朝康熙、乾隆时期,周口已成为河南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之一,经营粮食交易的大型粮店就有28家、小型粮坊110余家,从业人员1300余名,几乎家家每天都有四面八方来的客商,每年粮食成交量两亿多斤,这些粮食多半是通过费用很低的漕运进出。因此,周口的沙颍河、贾鲁河常常船舶如梭、帆樯如林,工人们日夜装卸,繁华如闹市。

粮食下河装船必经渡口(或称埠口),原来周口只有五六个渡口,后来发展到20个。为了存储装卸方便,河南岸的澡塘胡同、康家胡同和关帝庙门等处的许多民房都被租赁,作为储粮的“上房”。在“三道沟”附近还有4个晒麦、装包的麦场。

周口专业从事粮食搬运的有五六个班子,从业人员近千名。装船时,他们用木制独轮车(红车子),每车装4袋,将粮食从“上房”运至堤岸,再抬下河装船。两人抬着1包200斤重的粮食,从堤岸下河装船,需走200多米的路,其中码头阶梯有50多米长,既费力,效率又低。于是,工人们便想出一种省时又省力的办法,即顺着河坡开一宽1米、深0.7米的沟子,用砖砌成滑沟,沟上口是堤岸,下口接近水面。装粮时,船舶停在对着滑沟的岸边,滑沟的下口与船之间再搭一条宽宽的桥板。操作时,工人在堤岸将粮食包从上口放入滑沟,一瞬间粮食包便能滑到船上,再由工人抬入船舱,每包只需一二十秒钟就能装船,这样既省时间又省力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像这样的滑沟先后开发了三条,这就是“三道沟”的来历。“三道沟”越叫越响,久而久之,群众便将它作为一个地名叫开了。辛亥革命后,周口的陆陈市场逐渐萧条,对“三道沟”的利用也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年年防汛,安全起见,在整修堤岸时将“三道沟”废除了,但是它的名字却流传了下来,至今,老周口人仍把那个地方称为“三道沟”。

2024-03-28 王羡荣 2 2 周口晚报 content_231030.html 1 周口有个“三道沟”(文化溯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