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到2020年力争每个家庭拥有1名家庭医生,让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都有获得感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2019-05-20 08:49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5月19日是第九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今年宣传活动主题定为“携手家庭医生,共筑健康生活”。家庭医生作为诊治常见病、管理居民家庭健康的“守门人”,成为推动基层首诊、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的关键。我省自2017年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从疾病诊治到健康管理、从普通大众到贫困人口、从人才培养到操作规范,越来越多居民体会到了身边拥有家庭医生打点健康的便利,65岁以上老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不断提高。相比几年前的初步探索与全面推进,如今签约了家庭医生将会带来哪些新体验?到2020年,我省要实现“力争每个家庭拥有1名家庭医生、每个居民拥有1份电子健康档案”这样的目标,还有哪些工作要做?连日来,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慢性病“长处方”让签约居民“少跑腿”

家住焦作市解放区民北社区的高爱梅今年55岁,是位患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30年的慢性病患者,用药治疗是维持疾病平稳的主要措施。但在以往,“想用的药社区医院没有、大医院开药只够一周用、每周排队挂号跑断腿”的体验,给她看病添了不少烦恼。而如今,自从签约了焦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郭水莲的团队,高爱梅的用药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变。“现在每次都能给开够一个月的药量,社区和大医院药品一样,医保还能给报80%,平常郭大夫她们还经常打电话或上门给我量血压、做饮食营养指导。”高爱梅感叹,签约了家庭医生,少花钱、少跑腿,享受到的是便利贴心的服务。

家庭医生是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有效落地、构建合理有序就医格局的重要一环。“患者能否从医院分流到社区的医院看病、实现‘基层首诊’,关键是看基层的相关配套诊疗服务能否满足百姓的就医需求。面对日益增多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长期用药治疗和健康管理是摆在面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省卫健委基层卫生处调研员戴能光介绍,根据医疗机构处方管理制度规定,对于门诊处方的药量,医生一般不得开出超过7天的用量。“这样一来,多数病情稳定、需要长期用药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就需要反复到医院开药,也带来诸多不便。”

2017年7月,我省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慢性病签约患者在基层就诊时,家庭医生可一次性开具1至2个月药量的长处方;承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基层医疗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合理配置基层医疗机构药品目录,有效衔接基层与二、三级医院医保用药目录;同时,基层可备案采购二、三级医院医保目录内非基本药物。

一个月后,这样的改革举措在我省召开的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动员会上再次强调。省卫健委、省人社厅从医保药品目录中又筛选了180多种慢性病常用药物,增补入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目录,方便了更多高血压、糖尿病和重症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签约患者在“家门口”开药,更提升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便捷与实效。

“大专家”来到“家门口”坐诊

5月19日上午,郑州市管城区北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挤满了人。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王留义正在不厌其烦地与患者沟通交流,坐在对面是该中心两名家庭医生,一边认真记录着患者病情及沟通情况,一边与王主任共同讨论疾病治疗方案,站在侧面认真倾听的还有来自省医本院的规培医生。这样的场景每周都会在同一地点雷打不动地上演。

据王留义介绍,根据医改设想,家庭医生又称为全科医生,是培养综合程度较高的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并为个人和家庭提供连续性和综合性的健康服务。为贯彻落实国家医改政策,河南省人民医院在2015年12月率先成立全科医学科,并纳入首批国家级全科医师规陪基地,也是我省全科医学技术指导中心,目前已在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有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在王留义看来,“综合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是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载体。一方面,通过在基层设立培训基地,大医院专家定期下基层坐诊、查房带教,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动了基层全科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这个学科是基层患者向上转诊的一道有力‘把关’,精准、全面的疾病诊疗,让老百姓就医更有获得感。”

不但有学科的带动,还有医联体的支撑。北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已与省会7家三甲医院组建医联体,建立12个全科诊室、1个家庭医生工作室及健康管理工作室,中心还设有全科病区、家庭病床。大医院、名专家的纷纷加盟,12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有了强大的支撑平台,诊疗水平得到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签约居民拥有了精准化、个性化的签约服务包;率先开展的家庭医生智能化签约更是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头疼脑热等小病可实现“一键呼叫”,疑难重病找大专家也“不做难”,实打实的签约服务做到了百姓的心坎儿上。

外界“加把劲儿” 医生“有干劲儿”

近年来,“家庭医生”已成为医疗改革、卫生健康领域的热词,更是上升至国家层面要大力重点培养。

记者了解到,我省对家庭医生的培养工作从2010年开始,主要通过医学院校学生“5+3”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2”助理全科医生培养项目、基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等途径进行。截至目前,国内全科医生数量约30.9万人,约占国内医师总数的7%,并以每年4万左右的新增规模持续加大培养力度;河南目前完成培训全科医生3万余人,已注册2万余人,人才培养成效初现。

“虽然目前全科事业发展势头迅猛,但客观上讲,全科医生还尚属事业发展培育期,外界对全科概念的认识误解还较多,这也导致了毕业后医学教育全科学员招生难、完成培训后流失率大等问题,一些居民甚至认为全科医生就是‘啥病都会看’,签约家庭医生就等于有了私人医生,看病上门服务、随叫随到,这都是不正确的认识。”省卫健委科技教育处副处长徐宏伟说。

其次,在全科医生使用方面,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疗服务平台不健全、待遇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职业环境差等,这些也让家庭医生工作发展“受阻”。

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但要让签约居民有“获得感”,也要让家庭医生工作“有干劲儿”。为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省卫健委今年从七个方面安排部署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其中就提出要“着力完善签约服务激励机制”,合理确定服务包收费标准,建立可考核的评价指标体系,真正发挥基层机构作为医保控费“守门人”作用;提升全科医生收入水平,原则上应当将不低于70%的签约服务费用于家庭医生团队,提高签约医生主动履约、上级医师参与服务的积极性。相信有这一系列给力的政策支持与帮助以及公众的逐步熟悉与信任,家庭医生这个“小药箱”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助力分级诊疗“大医改”整体实现突破。

推荐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