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手术台上签字:像儿子那样,自愿逝世后捐献器官

来源:新周口客户端 2020-10-17 17:36


周口日报.新周口客户端记者 刘伟通讯员 刘进才刘筱筱

“如果手术出现意外,我要像我儿子那样,自愿在逝世后捐献器官。”10月15日,周口市淮阳区安岭镇郭庄村71岁刘玉芝老人,躺在市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手术台颤巍巍地提起笔,郑重地签字。

刘玉芝老人的病床前放着一个暖瓶,枕头旁放着一件整洁的外套,床头摆放着一本红色的荣誉证书,显得分外“扎眼”。

十月,天气骤然变冷,周口市东新区人民医院骨科病房里略有几分暖意。守在病床前的是刘玉芝老人的小女儿,医生正在与家属详细交谈病情。“腰部疼痛加重,右下肢疼痛、麻木,疼痛从右侧臀部放射到右足。”根据目前情况,需要手术,由于患者年龄偏大,手术有风险,医生关切地说。

守在病床前的女儿一直不主张老母亲进行手术,因为年龄大了,手术中存在很大风险。但是,老人的态度很坚决,眼神很笃定。在手术签字前,刘玉芝老人说:“我必须手术,因为还有一个家离不开我,家中两个年幼的孩子还需要我继续照顾。”和儿子一样,如果手术出现意外,自愿在逝世后捐献器官。

护士长微笑着问儿子怎么没来?两个年幼的孩子可以交给他爸爸照顾。闻听此言,老人流着泪给骨科医护人员讲了这样一个真实而又令人心酸的故事。郭书宝,43岁,淮阳区安岭镇郭庄村民,是刘玉芝老人的儿子,天生腿残疾,平时靠双拐行走,后经人介绍在温州以开三轮车拉客挣钱补贴家用,家里还有一位患精神病的妻子,整天神志不清,丢三落四。家中两个孩子,女儿17岁在周口读大学,儿子12岁在本镇读小学,家里经济状况很差,是镇、村两级经常关照的对象,但郭书宝一直勤勤恳恳,用勤劳的双手拖着残疾的身躯编织着自己美好的梦想,为了这个家拼尽全力,当好家中的“顶梁柱”。

天有不测风云,去年10月份,在拉客时,他突发脑溢血,虽被及时送往医院,但在医院深度昏迷很多天,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按照救治医生的说法,即使病人能苏醒过来,也是植物人,最后,家人因种种原因无奈放弃治疗。按照郭书宝生前的意愿,自愿在逝世后捐献器官。随后,由他71岁的老母亲刘玉芝签字,郭书宝的全部器官捐献,奉献给更有需要的人,去帮助更多的家庭,使生命永续!

孩子的突然离去,给刘玉芝老人留下的唯有悲伤和凄凉。老人清醒地认识到,要面对现实,儿子不在了,为娘也要把这个家撑起来。农忙季节,老人既要收割成熟的庄稼,又要照顾好患精神病的儿媳,还要顾及两个年幼的孩子学习,虽自己也有多年的腰椎疼痛,但是她毅然用病痛的身体来支撑这个家。

每当天黑了奶奶还没有回家,懂事的姐弟俩总会去回家的路上,或田间地头寻找。远处,一个瘦小的身影,一斜一歪走来,姐弟俩一眼就能认出来这就是奶奶,看到奶奶用不足一百斤的体重肩扛着更重的粮食时,姐弟俩急忙用嫩细的小手在两边托扶着。这样,多少能减轻点儿压在奶奶身上的重量。“俺奶真不容易,从爸爸去世后,家里仅有的几亩田地都是她一个人种的,生活也很艰难。那怕逢年过节,她也舍不得包一顿饺子吃。院里养有7只母鸡,她从没舍得煮一个鸡蛋给自己吃。每天,她都把鸡蛋收集在一起,拿到集市上去卖,卖的钱供我和弟弟上学用!”大孙女边哭边说。

“这个问奶奶想吃点啥?那个说,奶奶,等你的病好了,咱就回家。”病房里,看到两个懂事的孩子趴在自己的病床前嘘寒问暖,老人禁不住潸然泪下,她悄悄拂去眼角的泪滴,从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安慰两个孩子:“好好上学,奶奶身体好着呢,无论多么困难,也要供你们两个上大学……”郭书宝遗体捐献是一种高尚人格的体现,让自己的生命光辉照亮别人的生命。如今,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学着儿子的方式来回报社会,这是一种精神,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他人的一种奉献。

时间凝固在那一刻,老人正在接受手术中……祈祷,用最“灵验”的祈祷,祝福老人挺过这个坎,继续为这个将要支离破碎的家,撑起一片天。③6


推荐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