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沙颍文艺
 
 
 
2012年1月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故乡苇窝情
朱国杰

  随着冬日的到来,儿子吵嚷着冻脚。趁着星期天,我便和妻子商量带儿子到商场买棉鞋。在超市里,望着货架上样式新颖、美观暖和的各式棉靴、棉鞋,我不禁想起了曾经让我羡慕良久,给我以温暖的豫东苇窝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豫东农村的经济比较贫困。平日里,人们大都穿着粗布衣服,到了冬天更是清一色粗布:乏筒棉裤、乏筒袄,外加一双黑棉靴,往往两三年还不添一件新棉衣。一般地,人们冬天棉靴仅有一双,没有替换的。因而靴里常常潮乎乎的,寒冬腊月即使穿着棉靴脚也冻得像猫咬似的,揪心地疼。遇到下雪天更不敢出门,家里胶鞋少,即使有,穿着还冻脚,棉靴湿了更没有替换的。下了雪,大人们常常想着法儿穿一双泥屐子,条件好的请人拧一双苇窝子穿在脚上,免除踏泥冻脚之忧。每逢大雪纷飞的日子,看到别人家待得娇的孩子穿着苇窝子出门踏雪,不用担心湿了棉裤腿和棉靴,心里总是痒痒的。因而,每每看到那些穿着苇窝子出门踏雪而崴了脚的,我和其他没有苇窝子的小伙伴心里总要幸灾乐祸一番。能够在滴水成冰的隆冬季节,脚上穿着用芦苇缨子编成的苇窝子出门踏雪,和小伙伴们在雪地里疯狂,拥有那种温暖的惬意,倒成为我儿时冬天里的一种奢望,占据了我年幼的心灵。

  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每到下雪时节,总能看到堂弟穿着他姥爷为他编做的苇窝子。有一次,他让我试穿了一次,脚下垫着麦秸,苇窝子里面的芦苇缨软绵绵的,热乎乎的,比娘做的棉靴暖和多了。心想,如果自己拥有一双苇窝子该多好啊!

  1982年初冬,因娘和父亲忙着翻建新房的事儿,顾不上给我做棉靴。我上学时只好穿张着嘴右脚露着脚指头的棉靴。穿的时间长了,四脚趾指甲根与皮肤结合部磨破了皮,流了血水。后来伤口发了炎,累及大腿根部的淋巴结肿得如鸡蛋黄大小,走路一瘸一拐。父亲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计,带我到大队卫生室看病。由于看的时间太晚,已无法用药将肿块消除,后来医生不得已在脓眼处做了引流。一次换药正赶上下雪,路上我看到别人家小孩子穿着苇窝子出门,真是羡慕极了,这件事更增加了我想拥有一双苇窝子的念头,我便央求父亲给我也弄一双。父亲无奈地说,咱没钱买,家里又没有芦苇缨子,等等再说吧。是啊,能有啥好法子呢,当时村子周围的小河里没有芦苇,更没有芦苇缨子,父亲也不会编。自此,我便把这桩心事儿悄悄埋藏在心底。

  小学毕业那一年春天,我和堂弟去表大爷家借数学参考书。表大爷是教五年级的数学教师,在邻近大队教毕业班。他家村前紧靠白沟河,河边长满了芦苇,当时芦苇才冒出绿绿的嫩芽,因表大爷不在家书没借到,我原本听说芦苇繁育得挺快,便让拥军老表帮着刨了一捆芦苇根,我们带回家栽种。回到家,我们把芦苇根种在了村后小河的水边。没过多久,一片青绿的苇芽冒了出来,令我和堂弟兴奋了好半天,满以为过不了几年我们便可以用自己种的芦苇结的芦苇缨子让大人编苇窝子了。谁知,到了夏天,不知谁家气人的猪在河边洗澡时竟把我们栽种的芦苇全部拱了出来,嫩根被嚼成了碎屑,望着躺在河边横七竖八的嫩苇秆,令我伤心了好几天。

  为了能让我在寒冬里学习不冻脚,在我读初二的那年冬天,母亲让父亲到表姐家要了些芦苇缨子请人赶在放寒假前给我拧了一双样式朴素大方的苇窝子。样子虽没有堂弟穿的精致,但是穿在脚上果真就像围在火炉边,直烧脚,一个寒假没有冻到脚,消除了我往年过冬冻烂脚后跟的痛苦。这双苇窝子一直陪伴我初中毕业。后来,苇窝子外面的苇絮磨掉了,甚至有些地方都磨破了,娘补上了补丁,又让弟弟穿了好几年。

  1992年秋,大哥在白沟河坡里杀了一大捆芦苇缨子,想请人再拧两双苇窝子。这时人们大都外出打工挣钱去了,会拧苇窝子的几个叔叔大爷均不在家,再加上后来人们嫌样式没有买的棉靴美观,也很少穿苇窝子了,因此请人拧苇窝子的事儿就搁浅了。

  现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原来人们穿着引以为荣的奢侈品,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豫东老家很难再看到它们的身影。如果谁再让孩子们在下雪天穿上它出门踏雪,恐怕会被年轻人说成老封建。没有人会喜欢它,毕竟它太笨重、样子太难看,只有被冷落的份儿了。可是,它们那朴素的草黄色的外观,将永远停留在我的脑海深处,温馨着我快乐的童年记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事新闻
   第04版:教育视界
   第05版:社会民生
   第06版:淮阳新闻
   第07版:沙颍文艺
   第08版:西华新闻
寒冬里的思念
小女与小犬可可
中原颂
母亲的粽子
祷牙
释放自己
赞张杰全国京剧票友
大赛再次夺金荣归
故乡苇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