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理论与实践
 
 
 
2014年12月3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齐坡行政村扶贫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调查与思考

  □ 翟炯 高初明

  齐坡行政村位于项城市南顿镇西南部,与商水县魏集乡接壤,全村1500多人,1750多亩耕地。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属典型的平原农区,受传统农业影响,常年是夏季一坡麦,秋季多为玉米、大豆,经济作物稀少,主要经济来源是传统农业和外出打工。群众现代集约农业发展意识淡薄,普遍认为农民就应该把粮食种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这里群众因循守旧,民风朴实,社会秩序良好,不求创新和跨越式经济发展的小农经济思想突出,经济发展跟不上时代要求,人均收入相对较低,是典型的贫困农区。

  一、市人大扶贫工作组对齐坡行政村扶贫工作的探索

  2012年末,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市人大扶贫工作组进驻齐坡行政村。面对齐坡行政村现状,市人大扶贫工作组深入群众,走村串户,召开党员会议和村“两委”会议,同致富能手和困难群众座谈,分析齐坡行政村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探寻带领群众致富途径。市人大扶贫工作组从“打好一个基础,理清一个发展思路,提高一个水平”(打好齐坡行政村农田基础建设这个基础;理清齐坡行政村经济发展思路;提高齐坡行政村群众科学种田、发展现代农村的水平)入手,对齐坡行政村的扶贫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由于齐坡行政村缺乏统一规划,加之群众多年形成的抬高宅基地习惯,使宅基地地面远高于村内道路路面,造成村内道路坑洼不平,遇阴雨天村内道路积水如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群众要求改善村内道路出行条件的呼声日趋强烈。为解决群众迫切需求,市人大扶贫工作组分别与周口市农办、项城市农办联系,争取项目资金,在两级农办的积极协作下,2013年争取并投入资金60万元,为该村整修村内道路两公里,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二)改善齐坡行政村农田基础设施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齐坡行政村有1750多亩耕地、4眼机井,水利设施条件极差,与基本农田灌溉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要求50亩地一眼机井的标准相差甚远。为改善农田灌溉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市人大扶贫工作组与当地政府协调,与项城市水利部门结合,2014年一次为该村新打机井10眼,经过测试,每眼机井均达到设计标准。这10眼机井在2014年的抗旱保秋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作用。2014年秋季遭遇了63年以来的特大旱情,大旱之年,齐坡行政村秋季粮食生产依然获得了丰收,玉米平均亩产近千斤,最高的亩产达到1300多斤。

  为降低群众抗旱浇地成本,市人大扶贫工作组积极与市供电公司协调,在项城市电业局的帮助下,对齐坡行政村用电旧线路进行升级改造,增加用电负荷,拉长供电距离,将低压线路延伸到地头,方便群众用电浇地,降低抗旱浇地成本,有效地减轻了群众的负担。

  (三)拓宽农村经济发展思路,探索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在齐坡行政村根深蒂固,要想改变群众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就必须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先进农业生产典型去引导、去带动,通过发挥典型的引路作用转变其落后的农业生产观念。思路决定出路。为使群众的传统思想观念突破羁绊,市人大扶贫工作组带领齐坡行政村“两委”人员,先后到郸城、扶沟、西华等县的农业先进典型试点参观、学习、考察,使他们认识到农业集约化经营不是深不可测,只要有信心、有决心,认真学习,踏踏实实探索,集约化现代农业在齐坡行政村同样可以生根发芽,同样可以大幅度提高广大群众的经济收入,扩大群众的就业范围。

  思路一变天地宽。齐坡行政村“两委”带头转变观念,借鉴外地有益经验和做法,立足本村实际,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收到明显成效。目前,齐坡行政村建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流转土地120多亩,有3户农民对现代集约农业进行了尝试。

  (四)深入贫困户调查摸底,区分情况,开展帮扶

  市人大扶贫工作组认真走访了村内党员干部和部分群众,确定了16户贫困农户和4个特困少儿家庭,并对其逐一进行调查摸底,分析原因,研究帮扶对策,制订切实可行的扶贫工作方案,并采取“一户一策”、责任到人的方法,明确扶贫人和帮扶对象,结成帮扶对子。市人大机关党委还组织机关工作人员捐资扶贫,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2013年、2014年春节前,市人大对齐坡行政村的所有贫困户和特困少儿进行了慰问,发放慰问金4000多元、米面4000多斤、食用油48壶、棉衣30余件。市人大扶贫工作组除进行慰问外,还动员社会力量和村致富能手回村献爱心。齐心营是齐坡行政村的致富能手,他致富不忘乡亲。2014年春节,齐心营回村慰问贫困户,给贫困户送米、送油,给贫困学生送书包等学习用具,并表示2015年春节他还会回村慰问贫困群众。

  二、市人大扶贫工作组对齐坡行政村扶贫工作的思考

  齐坡行政村基础差,底子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市人大扶贫工作组进行了认真思考。

  1.行政村领导缺乏超前发展思维,经济发展思路不明确,定位不准,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办法和开拓精神。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丰富行政村干部的知识,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学习和走出去学习的方法,提高行政村干部发展市场经济的水平。

  2.农民群众小农意识强,传统农业观念根深蒂固,现代集约农业生产意识较差,缺乏科学种田技术和农技人才。为此,要加强对农民科学种田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组织群众到农业发展先进地区学习,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努力培养知识丰、技能强的新型农民。

  3.农田基础设施薄弱,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抵御能力较差。为保证农业生产,要尽早着手争取资金,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变落后生产条件,如继续打井配套、挖通排水渠、架设低压线到田间地头等。

  4.村内卫生条件较差,群众美化环境和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不够。美丽乡村建设靠大家,要改变村容村貌,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清洁家园行动,让村民都行动起来,共同美化美丽家园。

  5.村内外出务工人员基本上都是靠劳动力挣钱,知识型、技术型务工人员较少,打工经济后劲不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努力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知识水平,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开展技能培训,使外出务工人员向知识型、技术型转变。

  6.外出务工致富人员对家乡创业政策和条件有忧虑,不愿回乡创业。对此,各级政府要鼓励和呼吁外出致富人员回到家乡创业,在创业资金、土地、环境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并给予帮助,为其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共同发展家乡经济,改变落后面貌。

  7.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齐坡行政村外出打工者、体弱多病者、鳏寡孤独者较多,基本无自耕自种的欲望和能力,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等前期对集约化农业的尝试,群众看到了流转土地后在本地做工的希望,对土地流转的要求愈加强烈,土地流转在农村改革进程中具有巨大潜力。

  8.村内老有所养基础较差。各级政府应在财政宽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在农村实行养老保险的力度,强化社会保障职能,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养老院、福利院,在公办养老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民办养老,完善居家养老,解决空巢老人、鳏寡老人和残疾老人的养老问题。

  9.大病致贫已成为该村困难群众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村医疗保险应提高农民大病医疗报销比例,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以扭转目前农村“大病必贫”的局面。

  10.留守儿童的上学和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农民工子女的就学问题。

  (作者单位:周口市人大)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理论与实践
   第05版:教育视界
   第06版:公益广告
   第07版:公 告
   第08版:要闻·广告
对齐坡行政村扶贫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大力创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示范点
王义桅:中国的安全文明观实现了对西方的超越
党员干部要做依法治国的积极推动者
吸引读者是党报理论宣传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