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淮阳新闻
 
 
 
2016年6月3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根深叶茂不老松
——记“陈州妙笔”张云生
刘伟

  古陈淮阳,人们尊何仰羲为“陈州秀笔”,称张云生为“陈州妙笔”,这两位老书法家同为淮阳人心目中的书坛名师。如今,何仰羲已离开我们20周年,而90多岁的张云生仍像一棵长青树,活跃在各种书画活动中。

  在雄伟壮观的太昊陵内,统天殿、显仁殿、岳飞观和伏羲碑林处处可见张云生先生书写或题字的楹联、匾额、石碑;在风景秀丽的龙湖岸边,画卦台、弦歌台、陈胡公墓、森林公园等旅游景点,都可看到张云生先生的书法作品。

  张云生,名进卿,字采长,以号行世。1923年,他出生于淮阳城关一个书香家庭,从小勤奋好学,加之天姿聪慧,10余岁时就以书画名满乡里。青年时期投身教育事业,在5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书画一直伴随着他,日臻完美。他的书法,既有传统底蕴,又具创新内涵。书作融晋人神韵、魏人灵透、唐人法度、宋人意趣、今人时风于一身,形成典雅独特、汲古出新的个人风格。他敏锐的艺术思维,扎实的书法功力,使书法作品幅幅皆新颖,字字具珠玑,紧扣时代脉搏,让人赏心悦目,精神振奋。

  古往今来,许多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以“转移多师”,“博采众长”不断滋养丰富自己,以众家之长,补已之短。

  张云生先生是位全方位的书法家,真、草、隶、篆、行诸体无所不能,尤精隶、魏和行草。其行草书,初从王羲之、赵孟頫、董其昌入手,待到几可乱真后,进而攻习米芾、王铎二体,以弥补笔力及意态之不足。为求用笔枯涩稚拙之趣,又直取籀篆、汉魏诸碑。

  进入人书俱老之际,仍在不断寻求进取,再度临习张旭、怀素大草及《平复贴》、《出师颂》以及《散氏盘》铭文,以求圆转断连妙道和苍朴浑厚之笔意。八旬之后,先生又爱上“板桥体”,很多作品与何仰羲先生似有同工之妙,又各显“英雄本色”。他的唐楷、魏碑高古雄浑,独具风韵;篆、隶书法笔力劲健,方圆灵动,重造境,巧取韵,重自我,展新容。行草书则“刚健含婀娜,端庄杂流丽”,遒劲中见精神,雅逸里显风韵。

  张云生先生近年新作更是文意相通,情理相携,古法巧用,新意无限。他以正、侧、转、斜、粗、细、涩、枯等多种笔法曲直使转的灵活运用,浓、淡、干、湿、化、破、冲、染墨法的虚实兼施以及章法布局的起伏断连、呼应衬托,使得每件作品都取得了统一中有变化,对比中得和谐,节奏韵律中出美感的视觉效果,充分展示了老人家高深的综合修养,更体现了他对生活和艺术的理解与追求。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老一辈著名书法家陈叔亮看了张云生书法作品后,曾这样赞誉:“书法功力匪浅,韵味十足,难得也”。80年代中期,著名书法家谢云对张先生书法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个性鲜明,独具风神,乃书法真意所在也。”

  90年代初,张云生客居深圳,已古稀之年欣然受聘于深圳书画艺术学院,任书法部主任,为特区文化建设呕心沥血。“煮字疗饥已忘年,自得其乐不崇仙。教坛泼墨超三斗,喜看群青胜过蓝。”他的书法教学随感录,正是一位老书法家的人生乐趣和思想境界。

  10年后,年近八旬的张云生又回到了故乡淮阳。他为感恩乡亲、报答社会,书写了一大批赞美家乡,热爱故土的诗篇。《伏羲赞》《女娲赞》《神农赞》《龙湖颂》等,一幅幅精美的张氏书法,在古陈淮阳多个场所频频亮相。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 闻
   第03版:社会民生
   第04版:淮阳新闻
   第05版:商水新闻
   第06版:沙颍文艺
   第07版:国内新闻
   第08版:国际新闻
淮阳县安排部署三夏生产脱贫攻坚工作
马明超王毅督查“两城一区”创建工作
“新农宝”电子商务落地淮阳
王毅深入田间地头察看三夏生产
苏中林到黄集乡指导三夏生产
淮阳县推行领导身边工作人员廉洁承诺制
宋志军到大连乡检查秸秆禁烧
一百七十余台风力灭火机配发乡镇
王智华到城关镇检查秸秆禁烧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人文淮阳之陈州寻访谱
刘伟获韩国第二届国际书画节书法大奖
根深叶茂不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