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沙颍文艺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帅兵爷爷
樊朴

  手机响了,屏幕上显示来电人:天下第一帅。我接通电话,说:“爷爷,我马上到。”

  在我的号码簿里,老爸也只是“天下第二帅”。其实我只是沿用了奶奶的判断:在奶奶眼里,爷爷是最帅的,连她自己的儿子也比不上。尤其是说起爷爷曾经是阅兵式上国旗方队的一员,说起爷爷的军功章,奶奶的眼里都会放出光来。多年部队生活的习惯一直在爷爷身上延续,虽然他七十多岁了,但走路依然挺胸抬头,特有范儿!

  爷爷给我打电话的这一天,是2017年7月30日。这一天,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阅兵。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大阅兵,我也是在爷爷家和他一起看现场直播的。

  爷爷曾参加过三次阅兵训练,也许是习惯了军人的走路方式,加上他性格非常内敛,我在大街上挎着他胳膊走,他都有点儿不自在。

  爷爷平时话很少,有关他的经历,也大多是从奶奶口中零星听到的。平常的生活太容易淹没一些东西,这些支离破碎的往事,也被我一次次忽略了。

  仔细想想,爷爷的生活中留下了太多军队生涯的印迹:有一次回去,爷爷说楼顶菜园里种的苦菊可以吃了,要去给我们拔一些。妈妈不想麻烦他上楼,就自己去。她上去好大一会儿也不见下来,我就和爷爷一起上了楼,一看,妈妈竟然才拔了一棵菜。问她咋回事,细腻的妈妈指着菜对我说:“唉,你看这菜排列有序、整齐划一,才动了一棵,就乱了队形,看来看去,拔哪一棵都不忍心,实在下不了手。”我忍不住笑起来。还是爷爷动手,给我们弄了一大兜菜。真是奇怪,经爷爷的手摆弄后,每一行每一列的菜,好像从来没有乱过队形。以后每次提起楼上的菜,我和妈妈都会心一笑。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再一次想起这些,总觉得有点不一样的意味,有一种被庄严感包裹着的感动。感动之余又冒出一个念头:我只是阅兵的一个观众, 在这样的时刻就有这么深切的感动,那爷爷作为身处其中的亲历者,又会怎样?猛然意识到,所谓“精神传承”,并不是一个多么宏大的词语,于我们这个家庭而言,就是我应该了解自己的爷爷、了解爷爷的经历。

  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打破爷爷的沉默,让他多说几句。

  我很快就到了文明路南段的一个家属院。爷爷1985年从部队转业,就从首都回到了家乡——河南周口,退休后一直住在这个小院里。

  进了屋,爷爷、奶奶正在看电视。电视新闻里的话题是阅兵,我们很自然地就说到阅兵。交流很融洽,开始,怕爷爷不自在,我不敢拿出纸笔记录。话匣子一打开,爷爷沉浸在往事里,有时为了一个具体的年份,会扳着指头算上半天。趁着这个机会,我拿出纸笔说,我算算,看多少年了。就这样,记下了一些内容,也算理出了一点儿眉目。

  爷爷1963年入伍,参加了1969年,也就是国庆二十周年的庆典。当时,国庆游行队伍的前面是受阅部队,受阅部队的排列顺序是:国旗方队、国徽方队、陆军方队、海军方队、空军方队。他是受阅部队国旗方队中的一员,第七小队小队长,站在第三排第七个人的位置上。国旗方队要求尤其严格,训练时间也最长,还曾给其他方队做过示范表演。

  “哇,爷爷,国旗方队,能进去得有多难啊!您有照片吗?让我看看!”

  爷爷笑了:“哪儿有哇,那时候全团就一个相机,旧得不行,也宝贝得不行。”

  “爷爷,您那时多大呀?”

  “我1943年出生,那年26岁。”

  “应该是爷爷正帅的时候。”

  爷爷不知道该接什么话好了,伸手去端桌上的杯子。即使他现在头发已然花白,岁月的沧桑写在脸上,但面部分明的轮廓,还是透着一股逼人的英气。他身材挺拔,多年保持不变,更加不变的是他走路时硬朗的姿态。

  我接着问:“那又一次参加阅兵,是什么时候?”

  爷爷放下茶杯又一次陷入回忆。他说,1971年时,也参加了几个月的阅兵训练,只是因为政治形势突变,后来国庆庆祝活动取消了。再一次参加阅兵训练,在他转业的前一年,1984年。

  1984年,也就是北大学生打出了“小平您好”横幅的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刚开始,他做步兵第一方队政委,后来被派去组织游行队伍中的“年号方队”,做这个新方队的政委。年号方队就是抬着“1949~1984”大牌子的那个方队,有三百多人,参加庆典时,他就行走在这个牌子的中间位置。

  “在这之前,你们得训练多长时间?肯定很苦吧?”我问。

  “就拿1984年那次来说,1月初,就从全师开始挑选参加阅兵的人了,在严格的政审之后,身高、体型、军姿,都严格把关。15日开始,集中在营房训练。当时,是北京最冷的时候,训练时不能戴手套,手冻得都是口子。从5月1日开始,进入京城北郊的沙河机场阅兵村。夏天这几个月,训练地的机场跑道上没有任何遮阳,除了暴晒还是暴晒。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汗不停地流,停下来时,鞋里都能倒出水来。机场跑道上都是大粒砂子,轮胎底的皮鞋不到一个月就磨出大口子,鞋底磨得没法穿。要说累,是真累,但比起1969年的训练来说,中午还算多了两个小时的午休。1969年那次,早上5点半开始训练,到晚上11点,除了吃饭,就连吃饭时来回的路上,大喇叭都放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按要求走路要踩着曲子的节奏,按照路上画的线,迈着标准的75公分的步子。练完一天后,两条腿常常打弯都难。”

  “爷爷,这么苦,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就没有打过退堂鼓?”

  “参加阅兵训练时不知道什么是苦。那时觉得参加受阅是一生中莫大的光荣,心里就一个目标,一定要训练合格,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那就是最高荣誉。怎么可能打退堂鼓呢?这中间,不叫谁参加,谁还会哭鼻子呢。再说,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在家时饭都吃不饱,到部队参加训练,苦都变成一种习惯了。只要当过兵,这一段历史就永远不会忘记。”爷爷感慨着,他的目光很深远,沿着他的目光,我和他一起走进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1964年春天,新兵训练后下到连队。当时,为了让士兵能够多吃点粮食,营里种了一些水稻。为了给庄稼积肥,有一天,管生活的副连长领着从各班挑出的十个人到营里的厕所淘粪。厕所后是一个大池子,要从这个池子里把粪一盆一盆地舀出来,装到一个大桶里,再放到车上拉回去。当时,副连长毫不犹豫地跳进大池子里,从没膝深的粪池里舀出一盆,利落地递给上面的战士。接着副连长指着爷爷说:“你也下来!”爷爷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我不由地皱了皱鼻子:“爷爷,您不怕熏晕啊!”

  “那时什么也没想,因为受的教育就是遵守纪律,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和平年代,就是能吃苦;战争岁月,就是不怕死,明知道冲上去是死,也要往上冲。这是一种信仰:为了祖国。部队这个环境,就是这么能改变人、教育人。”爷爷说得清清淡淡、自自然然,而一种深深的感动,从我心底涌上来。原来,“祖国”“信仰”这样高大上的词汇,离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退休老头儿这样近,不,不是近,是已刻在他的骨子里。有着这样坚定信仰的人,又怎么会觉得阅兵训练中的苦还算得上是苦?

  爷爷越说越激动,说,他当兵以后,最激动的事是看到毛主席:“记得是国庆节,在观礼台前与天安门城楼的五个门洞相对应不是有五座桥吗?每座桥上都站着两个卫兵,路边也是十米一个。当时,我就在中间那座桥上执勤。”

  “爷爷,您能在那么重要的地方站岗,也是经过千挑万选的吧?”我忍不住插话。

  “那当然啦。”“能想象有多不容易,爷爷,您是不是可骄傲啊?”

  “那倒没想那么多,就是觉得离毛主席那么近,挺幸福、挺激动的。那时,我们每四十分钟会换一次岗,临时休息的地方就在观礼台下面,离天安门城楼的直线距离不到十米。仰起头,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毛主席对着人群抬起手,挥着帽子。真的,那个年代能够亲眼见到毛主席的巨大幸福,你们年轻人是不能想象的。”爷爷眼睛发亮,已有些沙哑的声音里也透出兴奋。

  “我要说比我们现在‘追星族’看到自己喜欢的天王巨星还高兴,您是不是该生气了,爷爷?”我问得小心翼翼。

  “那不能放到一起比较。”爷爷答得斩钉截铁,“因为根本没有可比性。”爷爷努力在克制着自己的情绪,我在爷爷的语气里感到一种严肃和庄严。

  2015年大阅兵之后的那年,我上了大学。进大学的第一个选择是进了学校的国旗护卫队。在训练中,我深深理解了爷爷走路为什么那么有范儿:在训练中,一个动作一天要重复多少遍?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加起来又是多长时间?由此,形成了一种肌肉记忆。当然,这种记忆的速度非常缓慢,需要年深日久的渗透,可一旦形成,想忘记、想改变,也难。这就是坚持的力量吧!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举动,只要天天坚持下来,就像肌肉会形成记忆,精神上是不是也会产生一种类似观念的东西?应该是,只是我还说不清是什么,但有一点很明确:原来觉得离自己很远,现在就在眼前,就在身边。

  听爷爷讲那过去的事情之后,我在电脑上查找历年的阅兵式和爷爷曾说到的地点。我看到了那座他曾经站岗的桥,如果不看到图片,我想象不到一个年轻的士兵站在桥拱的至高点上,以天安门为背景,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再见到爷爷,我拿出手机,让他看手机里的一张照片,告诉他:“这是1969年国庆时的国旗方队,只不过没有查到照片,查到的所有视频都有些模糊不清,所以我拍下的视频截图也有些模糊。”爷爷接过手机,手有些微微颤抖。

  隔着几十年的光阴去回望,他还能在模糊的光影中找到当年那个年轻帅气的樊连臣——我的爷爷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淮阳新闻
   第05版:商水新闻
   第06版:文昌教育
   第07版:沙颍文艺
   第08版:时事新闻
感谢有你
诗三首
图片新闻
淮阳颂
我的帅兵爷爷
初冬即景
山路上偶遇一株野薄荷(外一首)
七律·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