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2012年5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志海 做平凡的事 助身边的人
吴志海向村民讲解国家政策
吴志海制作的展板

  今年70岁的吴志海是鹿邑县马铺镇段庄行政村的会计,这位老党员在会计这个位置上已经默默干了几十年。他平时从点滴小事做起,坚持为身边群众服务,在十里八村留下了好口碑,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身边的活雷锋”。近日,记者来到段庄行政村采访时,当地一位群众笑着说:“吴志海做的好人好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村委大院里办起“展览馆”

  采访当天,热心群众先把记者领到了段庄行政村村委会办公室,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4块“党史国情”宣传展板。

  “这几个展板是老吴自费整理的,并不是天天放在这儿不动,而是经常流动的,有时放到院外供行人阅读,有时抬到庙会现场和集市街头让群众学习。”村民高峰对记者说。

  据吴志海介绍,他平时非常喜欢读书看报,并注意搜集和存放有价值的资料。2005年,为了庆祝建党84周年和建国56周年,他萌发了在村委大院里布置宣传展板的想法。于是,他把当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平时从《人民日报》《河南日报》《党的生活》《周口日报》《党史博览》《老年春秋》等报刊杂志上搜集的涉及党建、党史和历次党代会后的决议、领导人简介、社论等内容资料,认真筛选、整理、归纳……然后张贴在4块长2.4米、宽1.2米的展板上。

  据了解,吴志海制作这样的展板不光是要让群众走马观花地看一看,而是主动向阅览者详细地讲解,目的是让基层群众了解党史和新的国家政策及新形势,经常忆苦思甜,积极向上,共创和谐社会。从2005年起,他坚持在建党节和国庆节两个重大节日里,义务举办以“党史国情”为内容的流动性宣传展板至今已7年,来这里观看的群众达万人次。

  家中常设“便民点”

  在吴志海家中,记者看到,堂屋内靠近西墙正中间放着一张旧桌子,上面放满报刊杂志、报表、剪下的资料、算盘、计算器、档案袋等,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破旧的黑色手提包,打开一看,里面有村委会公章、水芯笔、稿纸、印泥等。

  吴志海的儿子吴风光说:“这张桌子是我家祖辈传下来的,有100多年了,它是父亲几十年来的专用办公桌。家中的堂屋也是父亲一年四季为前来的村民办手续、开证明和调解民间纠纷的办公室。那个黑色手提包是父亲一出门就随身必带的物品,因为几十年来父亲一直拿着行政村的大印,全行政村有1150多户人家,每天找他开证明、写介绍信的人很多。为了方便群众办事,父亲只要一出门口,都是随身带着这个手提包,谁有事情需办理的话,就随即现场办公。仅龙年春节前的农历腊月初十到年后的正月二十40天时间,就为群众开展各种便民服务210多人次。”

  交易市场的“服务员”

  段庄行政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和豫东蔬菜市场销售交易村,群众种植以黄瓜为主导的蔬菜已有15年时间,发展到目前,全村共有日光温室64座,向阳棚780座,种植面积2000多亩,有410名种植能手,360家专业种植户,产品远销到南京、上海、无锡、湖北、合肥等大中城市。群众说,村里的蔬菜种植能有今天的规模和经济效益,吴志海功不可没。

  据了解,1999年春季,段庄村委会为服务村民市场销售,在村委大院外建起了蔬菜交易市场。每年春季的3至6月和秋季的7至10月份,是蔬菜采摘上市和客商前来洽谈购买的高潮季节。交易市场刚建好的前两年,由于买方和卖方在价格方面意见不一,加上有人在中间哄抬物价和扰乱市场,即使从当地派出所请来民警协助维护秩序,客商还是不愿来,菜农辛辛苦苦种植的蔬菜销售形势不好,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经济利益。

  2002年春季的一天,吴志海主动向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建议,村干部要从大局出发,参与其中的管理和服务。吴志海当起了交易市场的“服务员”,他这个“服务员”主要是牵线搭桥、规范市场……据悉,交易市场每交易成功1市斤蔬菜,村集体提成一分钱。在每年的交易高潮季节,有时蔬菜交易市场每天的蔬菜交易量达3万至5万多公斤,交易额数万元。8年来,记账、称量、结算,吴志海和村干部们经常是从早上忙到晚上10点,但从未出现过差错以及打架及纠纷事件。

  对于吴志海多年来的热心服务,经常来段庄村交易市场购销蔬菜的上海客商刘金峰心中是感激不已,他曾多次在众人面前说:“来的都是客,只要他老吴出来说句话,再大的事情都不怕。我就是冲着老吴的服务来的。”

  夫唱妇随同奉献

  在吴志海家中的办公桌上有一块玻璃板,下面压着两张照片,一张拍的是在村委会办公室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用剪刀剪下一张张小照片;另一张拍的是在村委会大院里,还是这名老太太,她吃力地蹬着三轮车,车上放满了成捆的档案袋,后面是吴志海左手掂着手提包、右手向前吃力地推着车出门。吴志海说,剪照片和骑车的老太太就是他的爱人王秀荣,这两张照片是一位群众偷偷用手机拍下后,冲洗出来赠送到他家的。

  原来,在去年全国统一部署的办理农村养老保险期间,因为庄大户多,许多外出务工群众没在家。作为村委会会计,吴志海的工作量和压力很大,于是老伴就主动当起了“助手”。在为期两个多月的入户宣传、调查统计、整理报表和汇总上报期间,二人共入户630多次,为全村符合条件的574名60岁以上的老人全部办理了档案手续。在夫妻俩的携手努力下,段庄行政村在此项工作中,位居全镇25个行政村第一名。

  吴志海说,他们老两口不但夫妻恩爱了几十年,而且近些年每年都会到北京过一次特殊的国庆节。“我的二儿子在北京工作,十多年来,每年的10月1日国庆节前夕,我们老两口都是提前赶到北京,在国庆节这天在天安门广场溜达一圈后再合影留念。每年我们都是这样过的国庆节。”

  对于吴志海的工作,王秀荣笑着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是他的人,吃苦享福俺俩都有份。”

  国家政策“讲解员”

  这些年来,吴志海究竟为群众宣传和讲解了多少次有关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常识?吴志海说,一年四季,他只要一出门,就有人拦住他问这问那的,次数多得说不清。

  他说,这几年,群众向他咨询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非常多。“2005年10月,在党中央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向全国人民群众发出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从那以后,许多群众的心都慌了,都认为党中央的政策变了,是让群众扒掉旧房子,把村庄统一推平,然后让群众各自筹钱,按照上级规划的统一标准,不分你的宅基我的地,建造一排排整齐的小洋楼。当时,最发愁、担心和天天睡觉不香的是那些老年人,因为他们害怕一件事:年轻人有钱有能力盖新房子,俺们这没能力没钱财的老头老婆咋办?于是,我就找到当时刊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报纸,复印了19份,张贴在各个村民组,还向持有怀疑心态的群众宣传生产发展、村容整洁、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20字方针的内涵、意义。”

  “仅这一项,我和群众面对面宣传就有200多次。再比如去年农村实行养老保险的新政策,超过60岁的老人听说不用交钱国家还给钱,都赞成。而有的年轻人说国家在骗人,于是许多人问我是真是假。这一回,我给群众又是面对面地解释和宣传,又有1000多人次。”吴志海说。

  在采访结束之际,吴志海神秘地拿出了一沓发黄的材料让记者看。他说这是他从1956年开始写的村志,一年一记,每年所记录的主要内容是当时的村干部人员名单、职务、分工,年度内发生的大事,经济发展情况等等,备注栏内还有时任乡镇党委书记、县委书记、(地委)市委书记、省委书记的姓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活到老,奉献到老,这是吴志海几十年来的坚持。他最后说,他写村志,目的是让后代们了解以前的历史,见证今日的幸福美好,开创和谐辉煌的未来。      线索提供  李现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观点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县域新闻
   第07版:特别报道
   第08版:国内综览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文娱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财经
   第15版:往事/连载
   第16版:艺苑欣赏
   第17版:时尚消费
   第18版:酒坊/酒韵
   第19版:食尚/美味
   第20版:聚焦
   第21版:家有喜事
   第22版:家电 业界动态
   第23版:家用电器
   第24版:时尚潮流
吴志海 做平凡的事 助身边的人